如何评价语文课堂教学
但是,通过这些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看到一系列广受好评的公开课后,老师们认为,要想上好公开课,老师首先要具备演员的素质,最好能精通讲、学、逗、唱。讲台成了老师们一个人的舞台,而舞台上,只有“演员”情绪饱满,嗓音甜美,富有感染力,还能时不时地演唱。其次,多媒体和课件缺一不可,屏幕上的画面制作精美,栩栩如生,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也让听课的老师们感叹不已。当然,这种课堂也少不了“小观众”的“支持”恰到好处——书的声音很大,讨论很多。总之,教学方式不仅多样,而且“时尚”、“亮点”。学生被老师表扬了,还得意忘形,学生也很有个性。人们不仅感叹:这还是“阶级”吗?这些语文教学表面上看似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语文延伸到课外”的思想理论,实则弱化了文本的价值,放弃了对文本的阅读、感受、理解和体验。我也听过很多名师的课,他们的课给人一个普遍的感觉——朴实无华,没有精美的课件和优美的音乐,没有琴棋书画的展示,没有花哨的板书,只有师生之间睿智的对话。一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那么,如何评价我们的课堂呢?我有一些拙见:
第一,看“脸”
就是看老师是否整体掌握了课文。一堂好课就像写一篇文章,要详细恰当,重点明确,中心突出,思路新颖。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点并不容易,作者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长期的准备。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还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必须仔细解读课文以确保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带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第二,看“线”
1.构造线
就是看课堂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材是教师最熟悉、最常用的课程资源。所选文本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或多或少都有亮点、疑点和空白点供我们挖掘、开发和利用。怎样才能既进入课本,又大胆超越?老师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思考,才能去掉皮包骨。
比如老师教西门豹,提示题目时,从“西门”的复姓,联系到“百家姓”的姓氏趣闻;在介绍“叶”地时,还涉及到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最后,要求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这明显是喧宾夺主。他忘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发掘,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和数学目标的导向,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分散学生对课文的注意力,偏离主题。
2.主题行
就是要准确概括文章写作的主题,体会到体现主题的层次,去骨见魂。比如《秋思》这篇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一条明线和另一条暗线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明线是“好好活着”,暗线交织在“好好活着”的背后,浸润着儿子深深的记忆和对母亲的无限敬意。教学时,抓住“活得好”这条亮线,通过对“活得好”的理解、领悟和内化,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母亲的思考和尊重,使文本资源开发的价值得到有效体现。
第三,看“点”
1.教学过程简洁流畅。
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气氛嘈杂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景观,那么如何给课堂“减肥”、“瘦身”,实现教学过程的简洁流畅呢?我们必须学会减少复杂性,简化整个结构。它是根据文本的情感变化,或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行为,或文章的结构,抓住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比如《鸟的天堂》这一课的主线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那个‘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本文通过对大榕树和随处可见的鸟的美的描写,说明鸟和树是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体现了鸟和树的密切关系。如果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文章的整体结构就会显现出来。
2.教学方法简单实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教学方法或教学形式,如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实物展示、时髦的“课件”展示、教材戏剧表演、游戏、绘画,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有的老师为了让班级“丰富多彩”,招孩子换了一个又一个,活动一个又一个。结果把有限的四十分钟挤得满满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这方面,一些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的课只用一些简单的教学方法,却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原因是老师们抓住了风格这个关键,整堂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层次清晰,指令恰到好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好课,不是花里胡哨的游戏和表演塑造出来的,也不是现代媒体用声、色、形包装出来的,而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诞生的。把这个放在一边,就等于放弃了基本。
第四,看“主体”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评价一堂课的最终目的应该放在学生身心的发展变化上,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到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看课堂教学信息留下的疑惑、悬念或闪光的文字是否击中和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完全投入,是否大胆提问,是否专注听讲,是否急于发言。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有心的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反思、修正、总结、提高,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