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是素食者。为什么道士长得瘦,和尚长得胖?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影视剧会迎合观众的审美,电视剧《红楼梦》的编排也符合大家对和尚道士的一贯印象。身为素食者,为什么道士给人的印象是偏瘦,而和尚却常常爱增肥?这得从两种宗教的区别说起。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时,中国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和儒教。儒家思想大家都很熟悉,暂时不讨论,先说佛教。据考证,佛教的一些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象雄文明,后来传到了印度。
印度佛教大约在公元67年(当时中国处于东汉统治之下)传入中国,然后慢慢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所以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有2000年了,但是具体信仰的人数很难统计。
另一方面,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佛教不同,道教属于“多神教”,宗教体系复杂,神仙无数。“道”是无形的,但它能教化万物,与佛教的轮回、因果报应等概念不同。佛教徒注重修心、戒律、安定、智慧;道教是修身养性,追求神仙般的世界。
佛教和道教的理念和做法不同,所以给大家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佛教弟子在日常的课中静坐念经;道家弟子注重体育锻炼,养生,保养容貌。其实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很多人觉得和尚道士天天吃素,但是和尚不注意锻炼,道士经常锻炼,这就是和尚胖道士瘦的原因;其实“所有的和尚道士都是吃素的”是个伪命题。据史料记载,汉地佛教中的素食传统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和梁武帝,他们信佛,讲究不吃肉,并充分发扬了这一戒律。
在它在梁武帝普及之前,僧侣吃肉是很平常的事。即使在今天,世界上仍有和尚不怕吃肉,只怕五香(蒜、葱、葱、韭菜、运河);至于道教,道教对牛、乌鱼、鸿雁、狗肉这四种肉一般都有禁忌,因为它们代表着传统的“忠、孝、节、义”。
至于其他肉制品,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不管是正统道家还是全真道家,都有人不忌肉。既然如此,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只有四个字:包装效应。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比道教要好,影响力和关注度也高。
所以,任何丑闻一旦爆发,人们总会觉得佛寺之大,僧侣之骄纵,养成了一个肥头大耳,一个懒惰的习惯,导致一部分人背离佛教教义;相比之下,有人认为道士一般隐居,不为大众所熟知。他们每天用清水和卷心菜生活...通俗地说,一个像富家子弟,一个像穷家子弟。
大家自然会觉得富孩子胖,穷孩子瘦。这种想象很有道理。但想象再合理,也只是想象。和尚中不乏瘦子,道士中不乏胖子。不要把电视剧里的神仙当真正的道士。为了在镜头前展示她们的“仙女精神”,她们必须很瘦。这种包装不应该被视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