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功效大家都知道吗?

在古代,在冬季风开始的季节,住在洞穴里的人只能烧柴生火。有些关节痛、腰酸腿痛的人,在热身的时候就缓解了,甚至治愈了。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木条和草茎熏烤患处。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艾草的效果最好。由此开启了中医灸疗的历史。艾草主要分布在东亚,如朝鲜半岛、日本和蒙古。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陕西、甘肃都有分布。适应性强,一般生长在路边旷野、草地。只要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它就生长,但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得更好。

艾草的功效和作用

(一)艾草的营养价值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艾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其中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还有α-胭脂树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类。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维生素A、B1、B2、C等。艾叶灸,一般越老越好,所以有“七年病,三年艾”的说法(《孟子》)。艾草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通十二经脉,回阳,调气血,祛湿散寒,止血安胎,也是针灸常用。所以也叫“草药”,台湾省流行的“草药浴”多使用艾草。

(2)艾草的功效

艾草味苦、干、辛,能调气血、温经络、驱寒湿、止寒性疼痛。是妇科的重要药物。用于治疗胃脘痛、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如艾府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于治疗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漏胎,如焦汤艾。本品捣碎制成艾条、艾条。外灸能散寒止痛,温气血。汤剂外洗可治湿疮疥疮,祛湿止痒。关于艾叶的性质,本草上说:“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中说:“艾叶味苦而苦,性温,熟而热,精于阳,能恢复失阳,疏通十二经脉,摄三阴,调理气血,驱寒除湿,温子宫,...用火灸可通经络,除百病。”说明艾叶作为艾灸材料具有疏通经络、祛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的作用。

(3)艾草的作用

几千年来艾叶一直在预防瘟疫,当地也能获得中草药。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艾叶熏蒸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防疫方法。艾草,又名艾草、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香味,能驱赶蚊、蝇、虫,净化空气。在中医中,艾草经常入药,具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灸在中医针灸中,将艾叶加工而成的“艾绒”在穴位上燃烧,达到治病的目的。

(4)艾草的药用特性

艾草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到端午节,人们总会在家里放艾草“辟邪”。枯萎的植物浸泡在水中消毒止痒。妈妈们经常用艾草水洗澡或熏蒸。传统医学理论认为艾叶具有气血、驱寒除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镇静和抗过敏作用;保肝利胆等。艾草可以作为“艾草茶”、“艾草汤”、“艾草粥”等食谱,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艾真好灸贴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刺激月经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现在研究证实,艾灸之所以疗效神奇,是因为热量和艾绒共同作用,可以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通过热的作用,不仅艾条中的有效药物成分没有被破坏,反而被增强,附着在穴位上,通过艾灸热渗透到体内发挥作用。艾灸时产生的红外线可以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可以为病理细胞提供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