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配送公司的成功案例

蔬菜配送公司的成功案例

创业是创业者和商业伙伴通过努力,优化整合自己拥有或能够拥有的资源,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以下是我为您收集的蔬菜经销公司的成功案例,仅供参考,欢迎您阅读。

14年底开始策划,15元旦后注册公司,15年中期正式上线。目前有1.3万用户,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服务几万个家庭了。当然这只是上海的一个区域,因为人力资源的原因还没有全覆盖。春节过后我会努力的。)

和所有O2O创业者一样,推广、物流、盈利模式、用户体验满意度(包括产品质量、物流速度、售后服务)、融资支持都要考虑进去,每一项都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

推广:线上推广,线下推广,口碑营销。

物流:这是个问题。以前都是商家自己发货,但是因为商家有时候可能会疏忽耽误发货,引起投诉,所以我们会在春节后去公司进货,但是风险和成本也增加了,比如鸡蛋破了,活虾变狮子虾(但是随着实验获得的经验,我们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盈利模式:结算费,单笔提成,可能会被金牌商家效仿。

顾客满意度:商品的质量,因为线上到线下商家都是实体,所以之前对商品的投诉不多,但是还是存在的,所以春节后我们就落地了买家。

我觉得是JD.COM的发货速度让我从来没有用过天猫,落地一个买家后发货速度会大大提高。

关于售后,因为我们是新创业公司,客服除了睡觉就是工作~

融资支持:我们不是第一个试水蔬菜O2O的创业者。之前有一些看似不错的同行在资金链断裂中亏损。烧钱之后死掉不可怜吗?因此,成功的融资是必要的。

延伸阅读:分享从农妇到蔬菜配送公司老板的创业故事

村姑去了湖北最大的蔬菜经销公司老板桂兰娥,东西湖区农妇8年。她不仅自己走出了耕地,还带出了一批剩余劳动力。

在接受桂兰采访时,她说:“农民走出耕地是为了显示他们的人生价值。政府和社会力量只是外力,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成立了郎蔬菜配送公司,目前有16辆大货车送菜,员工30多人,平均每天7次卖菜。五万公斤。最近,她新建了一个几千平方米的蔬菜加工仓库。

兰桂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84年,为了给两个弟弟提供教育,17岁的她高中辍学回家帮妈妈在集市上卖菜。她经常根据前一天的销售情况调整蔬菜的品种,然后在晚上将储存的蔬菜降价出售,以减少损失,实现购买新鲜蔬菜。业务灵活,诚实守信。市场附近的小餐馆都委托兰桂娥送菜,成了常客。

1998,钟白仓库组织唐家墩店。采购部负责人听说兰桂娥有配送蔬菜的经验,邀请他加入蔬菜供应商。

“超市取代农贸市场是大势所趋。给超市送菜比去菜市场卖菜更有前途。”当年6月28日,钟白仓库唐家墩店开业了。凌晨3点,兰桂娥和丈夫把苋菜、黄瓜、西红柿等100斤新鲜蔬菜送到了店里,和超市做了第一笔生意。

从65438到0999,钟白仓储生鲜区提出了“绿色、环保、健康”的经营理念。兰桂娥当即花了十几万买了五台农药残留检测仪,每天早上给蔬菜取样。6年来,有关部门对超市蔬菜进行了无数次突击检查,兰桂娥送来的蔬菜没有一次农药超标的事故。

随着越来越多的仓储分公司在钟白开业,桂兰鹅的交付量也在稳步增长,从最初的每天65,438+000公斤,在几年内增加到数万公斤。蔬菜运送工具逐渐升级:脚踏三轮车-三轮摩托车-迷你面包车-大货车。

2001,兰桂娥购买了东西湖区某5000亩蔬菜基地的销售代理权,主要经营基地生产的“一般”无公害蔬菜。为了保证质量,她投资数万元,自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严格自检。兰桂娥说,有了基地,货源有保障;由于签订了长期合同,蔬菜价格稳定;做品牌蔬菜的代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现在,兰桂娥还建有家乐福、吴尚招商、徐东平价等超市。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菜肴的分发也在增加。下一步,她计划在东西湖区征用20亩土地,建设大型蔬菜配送中心和冷库,购置更多配送车辆,把郎公司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蔬菜配送公司。

离开后,兰桂娥鼓励有志于创业的武汉农村青年:“天高任鸟飞。脚踏实地,苦练内功,看准市场方向就大胆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