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的卤水怎么调?

桂林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著名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桂林米粉由三部分组成:卤水、米粉和配菜(牛腩、焖牛肉等)。).粉条爽滑,卤水鲜美,肉菜飘香。三个部分各有特色,整碗粉完全配合和谐才能相得益彰。桂林米粉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干捞”,一种是“加汤”。无论哪种方式,卤水都会发挥其独特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桂林米粉卤水

原料:猪头骨、牛骨各4000克,草果、肉桂、甘草各20克,八角、香茅、砂仁各15克,茴香25克,丁香5克,天竺葵、胡椒各10克,陈皮6克,阳江豆豉400克,干辣椒50克,生姜。

产量:1。猪骨、牛骨洗净,用开水浸泡10分钟,捞出放入不锈钢桶中,加入15公斤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沸5小时,过滤留汤。2.锅内放入色拉油,加入草果、肉桂、甘草、八角、香茅、砂仁、小茴香、丁香、香叶、花椒、陈皮、阳江豆豉、干辣椒,翻炒15分钟,取出香料,用纱布、七成包香料包好,放入汤中煮2分钟。3.锅里留30克油。当它五成热时,加入豆腐,翻炒2分钟。加入盐、味精、鸡粉、冰糖、酱油小火煮开。倒入不锈钢桶中,搅拌均匀。

特点:色泽红艳,味道咸鲜。

用途:是桂林米粉专用卤水,不能用来腌制鸡鸭,但可以腌制牛肉、猪肉、驴肉、马肉、内脏等。

桂林米粉

桂林不仅风景最好,而且它的米粉也很有名,这些米粉又圆又细,光滑,有弹性,风味独特。因为调味品和吃法的不同,桂林米粉各有千秋。

热米线:将热米线滤干,然后加入一锅煮好的猪肉和牛肉片、红烧牛筋、牛肝等。,加入盐水、花生油、脆黄豆或辣椒、大蒜,搅拌入味。这种米线吃起来像微风一样,口感很好。

原汤米线:将猪、牛杂切段调味,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入盛有米线的碗中,加入葱花、味精、胡椒粉、香油。这种米粉味道很好。

醋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素面,只掺了酸醋、酸豆、酸辣椒。既经济又提神,尤其适合女性,夏天最受欢迎。

桂林米粉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是马肉米粉。它采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为配料,肉质细嫩鲜美,壮阳补肾。过去,马肉米粉大多放在特制的调味汁中。米粉只有一筐,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几颗炸花生米,一份桂林辣酱。味道特别好。一个人一口一盘能吃二三十盘粉。现在换成大碗,味道不变。

马肉米线在市内老店汇贤楼最有名。据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开的。原有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很红火。店主限制了每天的销售额,以至于后来的食客不得不等到明天一早。现在不同了。顾客日夜拥挤。此外,桂林的大街小巷都有米粉店和米粉摊。游客游览美景,吃一碗桂林米粉,赏眼赏口,真是一大乐事。

桂林米粉:做红烧肉时用盐、酱油、八角等调料熬制的卤水(这些食材都是绝密配方,每个米线店的配方都不一样)。将红烧肉切片,加入少许红烧肉,加入葱花,炒黄豆或花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放酸豆角,酸菜,辣椒等等。拌匀就可以吃了!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的特色小吃。市民早餐吃这个。

桂林米粉有卤菜粉,汤粉,牛腩粉,生菜粉,马肉米粉。

桂林米粉的制作并不简单。成品白、亮、滑、有弹性,优质米粉往往只有一根。具体制作方法是:用纯漓江使桂林优质大米膨胀,磨成浆滤干,揉成粉球煮沸,再挤出根米粉后在水中揉成球。因为经过反复揉搓,所以面筋极好。

米粉本身无味,关键在于卤水,店家做的卤水有自己的绝活。一般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茴香等香料坐锅,加入猪肉、猪骨、牛肉、水,再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配料。先用猛火精心熬制,再用文火熬制,制成一种香气纯正、营养丰富的卤水,可掺入米粉,辅以油炸花生或黄豆、葱花和。米粉分为米粉(圆)和切粉(平)。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米粉店。和其他地方的米粉店不一样,桂林的米粉店要先买票再拿粉。门票定价两个,一般两个米粉1.7元,三个米粉2.2元。拿着票然后告诉劳动者是买卤粉还是汤粉。大部分人买这两种,偶尔有人买牛腩粉,生菜粉,马肉米粉。

卤菜粉是桂林人的最爱,但最有特色的还是马肉米粉。马肉米粉只有冬天才能吃,热的天马肉很好喝。通常一两米粉盛在五个特制的极小极精的碗里,配上马肉汤和新鲜的马肉,或者十几碗已经吃完,小碗堆成一堆,真的很有意思。

桂林米粉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其制作工艺独特,色、香、味齐全,是桂林特有的地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