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士应该对中国文学从“五四”到当代作一个概述。看看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值得介绍。

去看看钱理群先生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澄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里面有系统的文学发展和对作家作品的具体介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现当代文学,抓住主要的文学流派或潮流,找出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就能找到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现代新诗派,以戴望舒为代表,新月派,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当然还有小说。鲁迅是杰出的代表,他支持胡风和萧军萧红。当代小说潮是在建国初期百花齐放的政策下出现的。文革的样板戏,当然没什么价值。文革后的新时期主要是伤痕文学,以的《伤痕》和的《班主任》刘为代表。反思文学,代表的中年,改革文学,的《乔厂长上任笔记》,寻根文学,韩少功的《爹地,女儿,女儿》,乡土文学,汪曾祺的《大闹笔记》,新写实小说,池莉的《烦恼人生》,先锋小说,余华的《活着》。

这是我的综合文学史中列出的作者作品。希望对你有用。看到你这么努力的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学,分数不重要。哈哈。

鲁迅的《酒楼》、《铸剑》和《故乡》分别开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大主题,即知识分子主题、历史主题和乡土主题。这些主题延续至今。

茅盾的《子夜》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夕中国的黑暗状况,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压迫下灭亡的主题。

沈从文的《边城》是对解放前湘西农村的诗意描写,展现了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原始生活状态。

老舍的《骆驼祥子》揭示了解放前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萧泓的《呼兰河传》揭示了解放前东北农村的状况和人们执着的生命意识。赵树理的《李佑才板花》是山妖蛋派的代表作,反映了解放后的新人、新事物和不合理现象。王蒙的《春声》是“文革”后新时期尝试运用西方文论中的意识流的代表作。

《阿城棋王》是寻根文学的代表,韩少功的也可以介绍一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是八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余华的也是。

王安忆的纪录片和小说也可以介绍。她是90年代的伟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