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1.欲望驱动习惯行为
科学家说,习惯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在寻找节省劳动力的方法。因为习惯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
习惯在我们大脑中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一旦一个想法或外界信号触发了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我们大脑中就会沿着这个通路释放出一个电荷,然后你就会有强烈的欲望去执行这个习惯。
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三步循环(如图1.5):第一步,有一个提示,可以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有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也可以是情绪上的。第三步是奖励,让你的大脑识别你是否应该把这个电路记下来以备后用。
也就是说,当我们形成一种习惯时,实际上是暗示和奖励让我们渴望这种习惯。当我们把暗示和具体的奖励联系起来时,大脑就会产生潜意识的渴望,让习惯循环发挥作用。比如我们要养成健身锻炼的好习惯。我们建议每周至少去三次健身房,然后找个奖励,比如健身运动带来的好身材(马甲线、胸肌、瘦身……)。想想你的目标,你会感觉到内啡肽从你的身体中喷涌而出,这样你就可以期待回报的出现。最终,这种欲望会让你有意识地走进健身房。
2.压力会促进习惯性行为
现在,我们的生活大多是快节奏的,这使得我们的压力似乎更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杜克大学的实验发现,压力会促使人们更加依赖惯性行为。事实上,无论好坏,压力都会促进习惯性行为。温迪·伍德(Wendy Wood)博士还指出:“当人们处于压力之下时,他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他们的意志力会被削弱,或者会感到不知所措。当你没有经历过做决定的时候,你会经常重复你通常的做法。”而重复的行为会让我们逐渐养成习惯。
同样,压力越大,改变生活越难。如果压力能让我们形成习惯,它也会让我们远离其他一切,比如我们喜欢的新的积极行为,所以我们无法将其他积极行为形成习惯。另外,压力促使我们形成的习惯也可能是坏习惯。比如抽烟。很多人在压力大的时候会抽烟,因为意志力减弱,平时的习惯会反复,而且抽烟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养成抽烟的坏习惯。
总之,习惯养成不一定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