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舞蹈笔记
1.芭蕾手姿势
在学习手的位置之前,必须先学习手的形状:拇指尖要轻轻接触中指根部,其他手指要微微弯曲并并拢。这种形式只是在学习之初要求这样。因为那时候学生还不能有意识的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动作,所以手指很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状变得更加自然,大拇指不用接触中指,而是面向手掌。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扩展了以下七个手位:
一次发球权
双手自然下垂,手肘和手腕略圆。手臂和手呈椭圆形,放在身体前方,手的中指相对,留出一拳的距离。
两次发球权
双手保持椭圆形,举至横膈膜的高度。(上半身中部,腰部以上,胸部以下)但是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手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只手
在两者的基础上继续提拉,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向后摆动太多。三只手就像把他们的头放在一个椭圆形的框架里。
四只手
左手不动,右手转回两个,形成四个。已经是跳舞了。
五只手
左手保持不动,右手弯曲成椭圆形。从指尖开始,慢慢向侧面张开。过程中,手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双手放在身体前方,不要向后张开太多,起到延续肩部线条的作用。
六手的
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个切回两个,形成六个,形成一个舞蹈。七只手
右手保持不动,左手向侧面张开,双手平均放在身体两侧。结束
用手从第七个位置(掌心向前)开始画小半圈,掌心向下,向两侧拉伸后,手肘先弯曲下垂,再逐渐缩回到一个位置。结束。
简单热身后,开始基础素质训练,从压腿开始。事实上,压腿不仅是为了优美的舞蹈,在健身方面也有很多好处,例如,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疲劳,塑造肌肉线条等等。压腿属于静态拉伸,每次压腿后都要练习动态拉伸(踢腿)。因为踢腿是一个剧烈的动作,所以也有提高力量和减肥的作用。
芭蕾的站姿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要求肩膀下沉,从而突出胸颈的优美线条;要求双腿收紧,腰部直立,这样才能使姿势挺直,端庄...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美观,而且对健康和减肥有直接的帮助。由于不良习惯,一些学生对他们的身体有害。比如很多人喜欢长期使用单肩背包,导致两肩发育不均衡(一高一低);再比如,很多人把“抬头挺胸”这个动作误解成了“塌腰撅臀”。导致你腰部肌肉无力,腹部一天天凸出,很有可能因为用力不当而导致腰部过早衰老。
芭蕾的站姿能让你感觉自己高了几厘米,能让你的身体线条看起来更柔和。教练会在你练习的时候告诉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主,非常清高美丽...通过这种“内外兼修”,你的身材和气质都会得到发展。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
基本动作的要求和练习
1,梅绮和他握手。
规范和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手腕和手肘弯曲,由手腕带动,双手交替在胸前晃动。右手顺时针画圈,左手逆时针画圈。这个动作可以分为大、中、小。比腹部和胸部小;晃的高度比梅绮还高;大于前顶部。
2.摇动盖子
规范和要领:一手摇动,另一手弯曲手腕,用手掌擦拭,通过上弧形成上弧由侧向内的流动。单手皮瓣也常见于腰部和腹部前部。
3.臀部向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由内向外向臀部前侧画圈。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画圆。臀部向前划手和梅绮握手是有规律的。
4.来回挥手
规范和要领:双手垂于体侧,前后摆动45度,手腕主动。
5.水平挥动你的手
规格及要领:两只手垂在身旁,多为单手侧身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伴随。
6.平面波
规范和要领:双手垂于体侧,一手向上至体侧,在手腕的带动下,手臂的伴随下,在胸部水平面上由外向内摆动。
二,藏族舞蹈的下肢动作
踢球课
(一)、颤抖节奏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和练习:
1,断步
规范与要领:双脚双脚交替踏步,双膝颤抖,踏步节奏相等。
能进能退能转。
动作短语:2/4中速
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8:(从右边开始)保持基本姿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2】-8:(从右起)保持基本姿势,“步步为营”退。
【3】-4:(从右边开始)原地踏步左转,面向七个方向。手从外到内“擦”。
5-8:(从右边开始)原地迈一步左转,面向五个方向。双手由内向外展开。
[4]-8:重复[3]-8。身体转向三个方向。
颤抖
规范和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新拍地,伸直双膝。
支撑住腿)同时抬起另一条腿。移动时,脚踏地面并同步抬起另一条腿,颤抖时保持上半身稳定放松。
动作短语:2/4中速
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6:右脚“颤动”(抬起左脚),同时,转左腰,“横波”。
7-8:体对体,原地左右“破步”两步。在“横波”之外。
[2]-8:做[1]-8的反向动作。
[3]-4: Do [1]-8。
5-8:做[2]-8。
[4]-8:重复[3]-8。
3.加紧颤抖(加紧也叫“高达”)
规范和要领:轻敲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新轻敲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着地,同时颤抖。你可以用两只脚或一只脚来做。
动作短语:2/4中速
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8:保持基本姿势,“抬脚打颤”四次。
【2】-2:保持基本姿势,右脚“提抖”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重复1-4。
[3]-2:原地,右脚和左脚各“抬抖”一次。
3-8:重复1-2。
【4】-8:“上步抖”左右交替八次。
4.呼吸步骤
规范与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摩擦抖动膝盖一次,然后停止两次。注意保持上半身稳定放松。
动作短语:2/4中速
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2:左“吸步”(吸左脚),右“前后挥动”。
3-4:做1-2反向动作。
5-8:重复1-4。
[2]-8:重复[1]-8后退,左右挥动双手。
5.后退
规范要领:动作腿后退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略离地,大拍支撑腿踏地,然后动作腿踏地颤抖。移动时有后退分离颤,踏地后打滑的特点。
动作短语:2/4中速
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8:向右“后退”四次,“来回挥手”四次。
[2]-8:重复[1]-8,同时左转(方向7、5、3、1)。
\基础运动强化训练
1,抖动组合
音乐2/4中板
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4:保持姿势,双手向上摆动至“斜上方位置”。
5-8:保持手的位置,向前弯曲90度,双脚勾住敬礼。
【2】-4:正步姿势收右脚,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颤抖。
5-8:保持你的姿势,从右开始原地“跺脚”四次。
【3】-3:保持姿势,原地右“颤”(右脚踩地颤膝盖,左脚抬起),内“横手”。
-4:原地“捏脚”,外侧“横挥手”。
5-8:做1-4的反向动作。
【4】-8:保持姿势,(从右)向前“碾压”。
[5]-8:重复[3]-8。
[6]-8:保持姿势,(从右起)“碾压”后退。肘部弯曲过肩,然后向前投掷,双手垂在身体两侧。
【7】-8:保持姿势,(从右起)“碾压”,向四个方向左转(两拍转移)。
手1-2:双手身体前“抹”,3-4:双手外“摊”,5-8:重复1-4的动作。
【8】-2:(从右边开始)“向左水平迈四步”,双手两侧“摊开”。
3-4:右脚踩两下,双手前里外外摊开。
5-8:做1-4的反向动作。
培训提示:
1,抖膝时强调球拍向下,放松,自由,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①东北秧歌——乔乔幽默而热情。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城乡,深受刚达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舞蹈。
它的基本动力学特征是:身体始终保持前倾。当你走出去的时候,踢腿和提腿很有力,当你收回去的时候,又快又稳。常用的步数有:前踢、后踢、侧踢、抖步等。膝盖部分有规律的上提屈曲,分为硬屈伸和软屈伸,与腰臀的扭动相协调。上肢动作主要由左右摆动和绕手腕前后扭转形成,即前后画一个横“8”。
手帕是东北秧歌中常用的舞蹈道具,手帕花的动作技巧可谓五颜六色,难以形容。常用的有:捧花、裹花、胸花、切片花、摇花、倒挂花、顶花、竖花、竖花、荡花等。
①东北秧歌姿势的基本特征是:始终保持身体前倾,踏出时用力踢腿,收回时落地迅速而坚定,将膝盖的规整性与翻手帕花时的流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姿势节奏,称之为“砰砰”,与当地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东北秧歌的姿势特点也与原始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有关。
秧歌的基本节奏表现在“走”、“稳”、“鼓”、“帕花”等主要动作要素上。属于“相走”的步伐有前踢、后踢、侧踢、颤步、突步、自由步等。这些步子大多不是很有力,动作也不大,呈现出稳健、健壮、大方、开朗、简单大方的风格。《走位》中还有小步、前踢等,表现出幽默、滑稽、诙谐的意境,给人以眼神、美感等美的慰藉。“相步舞”中的走步是一种流动的步,与中国古典舞中的圆步不同。其特点是松膝踏步,脚踝微勾,后踢着地稍控膝,形成具有“里子力量”的踏步动态特征;步伐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甚至是奔跑。在舞蹈表演中,各种路线在这种步态中变换,两者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秧歌里叫静态动作。这种动作稳而美,具有瞬间将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节奏的动态效果,给人一种既稳又美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肘、立掌于胸、双手紧握等。
“鼓相”是表现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鼓。鼓相动作多由鼓叫、鼓接、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以“五鼓”动作最为典型。
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征:其节奏特征是身体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节奏间隙,体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方法是:快速有力地踢出,快出快回,空中停留时间短,收回时落地时间长。这种“短”的踢出和“长”的收回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从而形成了金这一民间舞蹈的节奏特征。
(4)东北秧歌的音乐特征是感情丰富,个性多样,节奏变化多样,曲牌丰富,传达的感情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