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大帝》第三节

我们前面说过,普京的克格勃腐败,到处散发着腐朽的气息,但他还在情报部门工作,却对此一无所知。

期间还被老板安排接受了一个跨国的秘密任务。当时,苏联正与美国进行冷战。他的老板给普京的任务是找到几个外国人,通过诱惑和勒索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苏联工作。说白了,就是让普京找几个比较好的外国人,把他们变成自己的,然后心甘情愿地成为苏联的间谍。

普京不假思索,立即接受了任务,他决定装扮成一名体育工作者。就这样,普京穿着皮衣,手里拿着象征着他地位的运动雕像出发了。幸运的是,雕像很小,可以单手搬运。如果它比较大,他将不得不背着它。当他走到街上,人们可能会把他当成一个装卸工。

普京就这样漫不经心的走上街头,以在街头招募运动员的名义联系了很多来苏联学习交流的外国大学生。对于这些外国大学生来说,普京这样的人真的很普通。他们不高,不壮,不帅,一点特点都没有。

其实这些外国大学生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印象,主要还是普京的刻意作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情报人员,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消息;第二件事是让对方很快忘记你的样子。

就这样,普京给克格勃带了几个外国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外国人并不认识他,尽管他们与普京在同一个办公室。就这样,普京在漫长的工作中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真正成为了“专门与人打交道的专家”。

由于普京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很快被提拔为克格勃第二情报局副局长,并被授予上校军衔。然而,第二情报局的庙宇对普京这个野心勃勃的俄罗斯狼来说太小了。

一年后,普京被送到莫斯科红旗学院受训,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下面给大家科普一点知识。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007这种身手不凡的特工,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工培训机构,尤其是像美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更高。他们有特殊的学校和教科书。随着这些机构的不断完善,很多国家都有了特工可以培训,任何人都可以培训成为真正的高级特工的想法。啧啧,这个学校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着迷。毕竟谁不想当十八般武艺的特工呢?

同样,莫斯科的红旗学院就是这样一个特工训练机构。

既然是秘密培训机构,当然不能用真名。当时的普京改名为普拉托夫,主要学习与德国经济、政党、制度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其实从普京在这所学院专修德语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毕业后会被送到联邦德国或者民主德国。

果然,普京毕业后被派往德累斯顿,就这样,他开始了在德国长达6年的间谍生涯。普京是在二女儿刚出生,大女儿还不到三岁的时候被送来的,他要努力工作为孩子们挣奶粉钱。

当时,普京和他的家人乔庄成为移民并定居在德国。出于安全考虑,他没有把这个秘密任务告诉家人,甚至后来离开德国时,家人也不知道。

很多人整天嚷嚷着要出国,去发达国家生活。你以为你想住就能住在这些国家吗?普京初到德国的那些日子,被德国的天价震惊了。在苏联,他可以买一袋面条,但在德国,他只能吃一顿饭。有了德国的钱,他可以在苏联买一套新衣服。

啧啧,看来大家向往的国外生活也没那么好啊。

很快,普京就花光了从苏联带回来的钱,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刚坐过月子的妻子去找工作。自从他来到德国,他的妻子为全家缝制了所有的衣服,他有六年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这期间打零工赚的钱,用于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用品。

这样,普京白天就扮演了一个普通上班族的角色。晚上他用各种手段暗中搜集情报,周末和妻女一起闲逛,心情好的时候去酒馆喝一杯德国啤酒,和当地人聊天,吐槽德国的物价贵。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在德国的六年里,他从未向妻子和女儿透露过任何关于工作的事情。甚至当他后来成为总统时,他也从不在家谈论工作。在外人眼里,他是俄罗斯总统,但在家人眼里,普京是一个普通的丈夫、父亲和儿子。

这是普京的原则,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两者绝不能混在一起。

所以,无论你在公司受了多大的苦,多少老板骂你,或者你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都不要在家里随意发泄。毕竟谁的努力不是为了你家人更好的生活,作为一个男人,很多时候,我们要顶住这种压力,与其说是担心家人,不如说是放在自己心里。

普京在德国工作生活,随时有被德国政府枪毙的危险。我们承受的压力是什么?

1990年,德古柏林墙被拆除,被美苏长期分裂的两德终于实现统一。统一意味着苏联的失败,普京六年的工作都白费了。没办法,他走的时候把所有文件都烧了,带着老婆离开了德国。

回到苏联的普京继续从事间谍活动,因为长期处于情报调查阶段的普京很少接触到一些高度危险的窃取情报甚至暗杀他国领导人的任务。所以这一天太平淡了。

直到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出现。

在一次间谍工作中,苏联派出的14间谍被敌国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因为一旦处理不合理,这14人可能就不能活着回来了。然而,这位本应承担此次任务失败责任的领导人却将责任推给了下属普京。

本来普京可以不理会这种事情,但毕竟是14条人命,没办法只能自己处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普京救出这14人,只有两种结局:

要么手术失败,他和这14人一起阵亡,他的家人除了失去家中唯一的支柱,只能得到一点点政府抚恤金。

要么行动成功,那么老板推卸给他的责任就要落实,他也会被克格勃开除,甚至可能坐牢。

最后,普京凭借其卓越的判断力,在其他国家采取行动之前,将这14人带回了苏联。而这件事,普京从来没有和别人提起过,直到后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在西方记者的追问下,他才说出来。

普京曾在采访中表示,在他从事特工工作的十多年里,他从未杀过一个人。对他来说,任何行动都不如人的生命珍贵,任何事业都比不上一个人的生命。

这是普京对生命的敬畏。

作为一个从事间谍活动十几年的人,他从来没有杀过人,从来没有喝醉过,除了工作需要,从来没有去过任何娱乐场所,甚至连理发都是按照老板的要求。就算做到了这一点,老板对普京简历的评价也只是及格而已。现在看来,这个特工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仅随时面临着丢掉性命的危险,有时候就算是命悬一线,也不能倒在老板面前。

自律是十几年的间谍生涯带给普京的最重要的东西。自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知道自律很重要,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举个例子,你本来计划在年假的时候多看点书,赶去书店买书,但是一放假,早上就是起不来了,晚上想和朋友出去玩。最后你拿起了书,被手机里的八卦吸引住了。几个小时后,书一点也没动。

比如你花了很多钱报了一个健身班,打算每天下班后回家前去健身房锻炼半个小时。但说到执行,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健身房,理由是工作累,下班有事情,经常加班。久而久之,他们就忘了自己已经报了健身班。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都想通过自律变得优秀,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

其实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很简单。首先,做规划的时候,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先从一件小事做起,半途而废也没关系。做得好就奖励自己,做得不好就不要自责。当你养成了习惯,你会发现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坚持下去。

1990年冬天,普京和家人回到列宁格勒,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解体状态,国民经济处于大崩溃状态,农民不能种庄稼,工人因为没有工作而下岗,甚至间谍这种高危行业也处于“失业”状态。甚至后来苏联政府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普京连续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第三个月底,家里没钱了。

好在他三年前买了房,即使没钱,住房问题也暂时解决了。众所周知,苏联于1991年2月解体,距离普京在列宁格勒居住也不过一年时间。那么,作为前苏联的间谍,面对曾经服务过的国家的解体,他在做什么呢?普京的间谍生涯会到此结束吗?

明天,我们将告诉你苏联解体后,普京是如何步入政坛的。

关闭

书籍介绍

他为俄罗斯而生,他是俄罗斯复兴的灵魂,他是个性鲜明的硬汉!他当了八年总统,让俄罗斯经济翻了两番!他堪称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和舵手。当他以64.4%的高得票率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时,甚至热泪盈眶。

事实上,普京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谜。本书作者研究普京多年,他力求为每一位读者呈现一个生动、清晰、有血有肉的普京。该书信息量丰富,史实准确客观,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真相。

目录

所有课程>

学生们仍然在听这些课:

改变它

学习笔记选/14

发布学习笔记

树叶下的阳光

04-25 11:59

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自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做一个自律的人,其实很简单。首先,做规划的时候,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先从一件小事做起。中途停下来也没关系。如果你做得好,你会得到回报。普京,如何做好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112

分享

云上的太阳/p & gt;

04-24 19:01

普京把从苏联带回来的钱都花光了,只好带着刚坐月子的妻子去找工作。自从他来到德国,他的妻子为全家缝制了所有的衣服,他有六年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这期间打零工赚的钱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用品上。吃的又苦又苦!你不可能知道谁在这里!自律的人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