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玉雕文章。急需。希望大家能帮帮我,谢谢。

独山玉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当玉文化在中国刚刚萌芽的时候,独山玉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五彩斑斓的古玉园林中脱颖而出。它被誉为“东方之玉”,流传海外,为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史前独山玉文化是中国玉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

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中期,距离独山仅60公里的“南诏猿人”冲破洪水,在中原立足,在南阳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宋代《路史·国名·纪纪》记载“之天下,万,是一沉郁之国”。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今天的南阳有一个万部落。生活在独山周围的原始先民,在漫长的狩猎、食果、采石、制工具过程中,逐渐对独山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了自然采集和有意识采集的原始小规模开采。随着原始手工业的发展和打磨技术的发明,造就了一批兼职的专业玉雕工匠,极大地促进了玉雕业的发展。到6000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独山周围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磨钻技术,能够将玉石从普通的石头中分离出来,挑选出美观润泽的独山玉,进行分类设计加工,研磨成于夫、玉铲、玉凿等生产工具,以及玉镯、玉黄等装饰和礼仪用具,较早进入了中华玉文化的殿堂。

1959 65438+10月,河南省文化局原文物队对独山以南约5公里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石墩、完整的玉铲、玉凿、玉黄玉、玉瓶、未加工的玉料和未成型的玉镯、玉璧、玉环等玉雕工具。独玉铲是青白相间的独山玉,一面呈暗黄色,上部有穿孔,极其圆润。此外,在南阳市南召、淅川、镇平、新野等县及周边地区,发掘发现了杜玉皇、杜玉环、杜玉英等多种器物。根据出土独山玉的位置和状况,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独山玉就地取材,就近加工,广泛地打或磨成玉器,独山周边的玉器作坊已初具规模。黄山遗址很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玉器加工基地,形成了以独山为基础,辐射中原的玉器文化中心。玉器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工艺先进,在中国玉文化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为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更重要的是,独山玉器在中华文明的曙光中大量出现,为探索中华文明和史前文化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一研究领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2.夏商周时期的独山玉文化是中国玉文化传承的先驱。

夏商周是照耀着中国古代的三面旗帜。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文明时代。在夏文化的探索中,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出土的玉器可以反映夏玉的大致面貌,所以迄今为止对夏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二里头玉器。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大部分是礼器和装饰品。多为蓝灰色、灰黄色、灰白色等。质地混杂,深浅不一,多为独山玉。

至夏一代,独山玉开采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原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玉石产地,品种齐全,工艺先进。独山距离偃师二里头遗址不到300公里,道路畅通。由于当时交通的限制,夏朝的统治者很难从更远的地方得到高质量的玉料。独山玉交通便利,质地细腻,应该是首选。

到了商代,独山玉除了原有的地表开矿外,开始在天然洞穴中寻找矿脉,挖掘玉料,挖掘深部玉料,大大增加了开采量。独山脚下形成了专门切玉的手工作坊,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奴玉工。独山玉一部分供当地贵族享用,其余部分进贡商朝,或作为礼品赠送,或作为商品流通。殷墟女娲、好男儿墓中的玉器大多属于四川广汉三里堆独山玉,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人墓中的玉器也有一部分属于独山玉。此外,湖北省黄陂、南阳地区也出土了许多独山玉器。

商朝晚期,政治文化中心在河南安阳。南阳作为商朝的南方乡镇,属于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殷商中期,南阳曾是侯元的属国,是武定进攻荆楚、控制西南少数民族的门户和前哨。丝绸之路开通前和田玉如何输入中原的研究至今仍无新进展。从当时的地理位置和生产力水平分析,商代玉器就地取材的特点依然明显。因此,富豪墓出土的玉器大部分属于独山玉应该是事实。作为一个殷商大国,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影响已经延伸到遥远的边疆和外域。三星堆、大洋洲商墓的玉器,除了就地取材外,必须是选料上乘的独山玉。与和田、岫岩相比,独山地理位置特殊,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水运发达,经白河、汉水直达长江,向西流入四川,向东流入江西。长江也可以从荆襄古道陆路到达。此外,中原与西蜀、东南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是古已有之。所以,独山玉要收而用之,为思怡。

周代玉器包括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的玉器。从西周开始,玉的使用被政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完整的礼乐体系,将中华玉文化的成果纳入儒家学术范畴,正式载入国家法规体系,成为中华玉文化的历史性飞跃。从此,在礼乐的神坛上,玉是不可或缺的,它显示着亲属关系和等级,祭祀着神灵和法律法规,象征着伦理道德和社会观,甚至为了一块美丽的玉而发动战争。

西周皇家玉器的地位不明,因为墓葬尚未被挖掘。但在周势力中心陕西、河南出土了数千件西周玉器,使我们对西周玉器有了更完整、更全面的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玉器非常丰富。三门峡虢国墓、淅川楚国墓、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墓、山西长治市高丽墓、桐柏市越河楚墓、湖南衡阳、耒阳、湘乡、资兴等地的任玥墓,都出土了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其中独山玉占了很大一部分。

西周时期,南阳国家众多,周朝一直把南阳作为稳定东南局势的重要之地。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周宣王封其叔沈伯为协帝(今南阳)、王化南。独山脚下的申城,开始设置宫殿,有玉人专门管理玉料的储存、加工和制造。春秋战国时期,南阳是南北进军的战略要地。这里曾是楚国逐鹿中原,饮马黄河的阵地。南阳是著名的手工业和冶铁中心,冶铁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玉器切割工具的改进和南阳玉雕业的发展。特别是南阳首次发明了脚踏锤,取代了落后的手工打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除了政府和“郝敏”经营的大作坊以外,独山周围开始出现家庭作坊和独立的手工业和商业。他们就地取材,精雕细刻。除了朝贡,他们还把玉料和成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以满足其他诸侯国的需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夏商周时期独山玉开采、加工、流通的繁荣,说明夏朝独山玉在玉文化发展(新石器时代)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轮子的发明是中国工艺史上的一次技术革新,使玉雕和石雕完全分离,形成了独立的手工业门类;商代独山玉加速了玉文化的传播,率先发明了圆雕、俏色等技法,使玉雕技术突飞猛进。周代独山玉促进了南北玉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先进的切玉工具和技术,实现了玉文化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和升华,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程。

第三,汉朝以后,独山玉是于敏的首领。

汉代玉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汉帝国的兴盛和疆域的扩大而更加丰富。丝绸之路的开通,为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开辟了道路。和田玉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独山玉作为主要的官方玉器,成为民间玉器的主流。南阳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繁荣的工商业,使杜宇的开采和加工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西汉时期,南阳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富商达贾云集,与京都的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并称为中国六大商业城市,素有“商遍天下”、“富于冠海”之称。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帝业”始于素有“南都”之称的南阳,其工商业达到鼎盛。与京都洛阳并称为中国最大的两个中心城市,南阳是“美丽健康”的音乐之都。独山玉雕作为南阳悠久的手工艺技术,此时也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独山脚下的沙岗店村,是一个加工、雕刻、销售独玉的集散地。精美的独山玉器不仅为王公贵族佩戴,也成为文人雅士的最爱。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独山玉器发展的低潮期。南有荆襄环绕的南阳军事重地,战乱不断,独山脚下的“王杰庙”也被夷为平地。玉雕技艺高超的玉工被屠杀或逃往外地,南阳玉雕从此一蹶不振,独山玉的开采加工进入低谷。再加上“食玉”思想的传播,让本来就低迷的玉器行业雪上加霜;唐代的南阳,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得到恢复。独山玉在沉寂了很久之后,走出了低谷,进入了一个发展的轨道,开创了独山玉的新风格、新工艺,更加贴近生活,适合普通人的需求。宋元时期,玉器已经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普通百姓的最爱。独山玉料大量运往苏杭等玉器制作中心,玉雕作坊遍布独山、宛城、镇平石佛寺,产品销往东南沿海及海外。明清时期,和田玉仍然是宫廷玉器的首选,尤其是乾隆皇帝的宠玉、爱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独山玉一直是民间玉器的主流。到清代中叶,独山地区“玉雕之乡”初具规模,镇平诗佛寺有私人玉雕作坊6543.8万余家。

因此,“丝绸之路”开通后,独山玉的“平民玉”地位凸显,对挖掘和提高传统玉雕技艺,培养和储备高超的玉雕人才,扩大玉石使用范围,弘扬和传播玉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纵观独山玉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奇玉——王玉——平民玉。虽然每个历史时期的开采规模和玉石切割技术不同,但独山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玉文化的中流砥柱,必将在未来玉文化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