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适合新品发布的文案?

之前看过这篇文章,收获颇丰。最近拿到一个新产品的复印件,仔细看了一遍。真的很适合想写好一个新产品文案的人,非常适用。介绍给大家使用。

当你要卖一瓶200元起的洗发水,如何先写产品文案的第一句话??一款很棒的洗发水,具有普通的滋养效果?当你新发布一款超级黑科技充电器时,如何先写产品文案的第一句话??XX超级插座,8项功能改进,颠覆体验?当你开始一件新的定制衬衫时,如何先写产品文案的第一句话??XX定制衬衫,时尚贴身,定制你的专属衬衫?上面的文案,简直贴合了任何文案在写文案时的直观反应——既然要写文案,就应该介绍我的产品,让用户关注我的产品。于是乎,这就符合了很多人对营销和广告的理解:写文案和广告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关注你的产品!?但对于新产品来说,文案的第一步往往不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上,而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在关注你的产品之前,先让用户关注自己。?比如你说“神一般的滋养效果”,用户会问:我用海飞丝很好,为什么要换?洗发水不是30块钱的东西吗?还是那么贵。?

你的产品明显不同于他们过去的习惯(“习惯了普通洗发水”)。如果他们直接关心你的产品(“我的洗发水好很多”),他们没有理由改变习惯。没有人懒得改变他的习惯。是的,用户不想改变自己。所以创新产品文案是最难写的,所以20世纪改进面包机花了15年,所以智能手环火了这么多年,还没几个人用。简而言之,用户习惯了墨守成规,就像被“冷冻”了一样。?而你要想发布新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首先要让他们关注你自己。比如同样是200元的洗发水。先说:你用几千的香水,你却用39元的超市洗发水。?这样写,勾起了用户的痛点,让他们从“无法忍受变化”的冷冻状态,变成了“想寻求新方案”的冷冻状态。此时,让他们开始关注你的产品,这就是胜利。?那么具体怎么冷冻呢?如何让用户关注自己,有改变的动力??无数文案教材说“抓住痛点”、“直指人心”、“让人有购买动力”。这种痛点和动力从何而来?其实很简单。回到心理学最基本的定义,任何动机和需求都源于一个“未完成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人是不想变的。我们习惯使用普通杯子,即使看到智能杯子,第一反应也是不买。但是,当用户感知到自己有一个“未完成的目的”时,他们会想要采取一些行动(比如购买你的产品)来完成这个目的,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如何激发这种“未完成的目的”呢??我们知道,人有两种状态:理想状态(我的理想样子)和理想状态(我的理想样子)。在大多数局部条件下,理想状态和理想状态是重合的。?比如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接受了自己成绩一般(理想状态),同时又认为自己的成绩也就这样了,根本不会更好(理想状态)。?为了刺中冲动机器,使其改变,就要在“理想国”和“理想国”之间制造一个缺口,从而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目的”?一种方法是降低自己的理想状态,让自己意识到“问题”,比如“孩子,不进则退。”?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理想状态,让自己意识到“机遇”。例如,“儿子,余那些年英语学得不好,但他最后还是赢了?你有机会努力。”?简而言之,如果你想“冷冻”并让人们承受一个新产品,你需要在他们的理想和理想之间制造一个缺口,而发明这个缺口的方法只有两种:

给他们出个难题——降低理想状态。

给他们一个机会——理想的进步状态。

01给他们一个问题——降低理想状态?

比如在200元的高端洗发水冷冻文案前,先说“你用几千块的香水”,给用户制造一个“身份”。

这种身份既是用户的理想(很多女性都是),也是她们的理想(她们很喜欢这种身份)。这个时候,理想和理想是没有区别的。

然后马上一个转身,用户的理想状态就被拉低了——“但是用了39元的超市洗发水”,这样就造成了理想和理想的差距。

此时用户处于“冻结状态”,TA的关注点不在产品上,而在自己身上。

感觉自己现在的状态不合理,想紧急处理问题,想改变现状。这样,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了。

然后,你马上推出了“200元一瓶洗发水”,用户变得更实惠了。

总之,如果你是新产品,用户可能没有需求,不想改变自己。这时候让他们关注你的产品往往是无效的。

这时候你需要先“冻结”,让他们先关注自己,意识到我有一个未完成的目标。一种方法是降低他们的理想状态,让他们意识到有?“问题”就是“不合理”。

这个时候,推出你的产品就很容易忍。

以上创造非理性的方法就是“认同非理性”。首先,创建一个身份,然后指出用户的某些行为不符合身份。

此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找到“不合理”,比如事物之间的不合理,人的行为不一致。你要做的就是一步步找到这种不合理,降低用户的理想状态。

这里给大家一个“冷冻复制模板”。举个栗子:360超级插线板面临的挑战是,用户早已习惯普通插线板,我们需要先“冷冻”。那么步骤是什么呢?

(1)你的产品——360超级插线板(2)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普通插线板之前是什么状态?

(3)这种状态怎么了——不安全,落后,不好看,没有USB?

为什么这个“坏”不合理?

比如我们要重点关注“不雅观”,为什么“不雅观的插线板”很重要?什么不合理?可以说和其他家具没有分歧:

你家装修设计师精心装修,却敌不过一个粗糙难看的插线板。

再比如“普通插线板是落后的”,那么“落后”为什么重要呢?什么叫不合理?可以说对与之匹配的手机没有异议:

你的手机是最近三年的新技术,但是配它的插线板是上个世纪创造的。

您可以学习使用这个分析模板来找到痛点并冻结用户:

比如“一件棉”的床上用品四件套(价格600左右)和大多数人的习惯没有区别(他们买的很便宜),所以直接说产品不堪可能会让人难以忍受。

此时,您可以先冻结模板:

为什么用户用普通几十块的四件套不合理?我们发现对今天的行为没有异议—

白天出门,愿意买几千的衣服,四件套还得天天睡觉。为什么买不到好东西?

产品文案因此可以先这样说:

另一个例子是3D定制西装。单纯说“定制自己的套装”是用户难以承受的——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今天的西装很好。

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出过去的不合理之处,比如“人的身体有千百种,但西装的种类却只有10种。”

给他们一个机会——理想的进步状态。

在处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确一点:为什么有时候人不想提高自己的理想?

如果找到了一个人不想提升理想状态,只想安于现状的原因,自然有办法通过文案来激发TA的理想。

还是从“小明”开始,假设有一个学生小明,他为什么会不想提高对成绩的追求呢?一般来说,有三个原因:

也许是动力的问题——我觉得学习好不重要,也许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我觉得我的成绩不会再提高了。

可能是“行为障碍”——感觉要付出太多努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出于三个不同的原因,“进步理想”的文案肯定是不同的:

同样,当你在写“冷冻文案”的时候,也需要让用户先关注自己,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更高理想”的缺失。

比如乐纯的一款酸奶是FIT酸奶,定位是“减肥”(代餐)。原文是这样的:

这有什么不好?

说到减肥,用户的第一反应不是酸奶,而是健身、跑步或者少吃。

而且文案也没有明确为什么要通过酸奶减肥,这样很难改变用户过去的习惯。

怎么冻?可以用另一个专属的冷冻简档模板来搞清楚:用户为什么不想减肥?

为什么大部分用户不提高对减肥的追求?我觉得不是动力的问题(ta们都想减肥)或者“不知道还能不能更好”(大家都知道能瘦)。

更大的原因来自:行为障碍,比如减肥往往意味着挨饿,意味着自制力高。

所以这个产品本身的痛点可能不是“减肥”本身,而是通过高饱腹感低热量的食物来降低体重的障碍——饱腹感和减肥并不矛盾。

所以干脆把文案改了,减少了减肥的障碍(饥饿感)后,人的理想状态提高了——原来,既可以饱腹,又可以减肥!

总之,“冻结”一个用户,激发TA的需求和动力,不仅可以“降低理想,认清一个问题”,还可以提升TA的理想,让TA觉得“原来我还可以这样……”

比如我以前给O2O上一个修电脑的平台写产品文案,其中一个服务就是“换SSD”。如果我想通过“进步理想”的方式把它定格,该怎么分析?

首先,用户换了SSD后,更好的状态是什么?当然是电脑快。

那为什么用户之前不追求这种状态呢?是什么阻止了这个理想?可能有三个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阻塞元素呢?

很多竞争对手居然用“动力问题”,用很多篇幅说“电脑太慢,耽误工作”“电脑快,提高效率”等等。

但我认为大多数用户没有动力问题——任何使用旧电脑的人都会希望更快。

那么关键的阻碍因素是什么呢?

有些人“不知道还能不能更好”。之前他们不明白换SSD固态硬盘可以提高电脑的速度。即使他们知道,他们也不知道能有多快。所以我们可以说,“电脑开机,可以比iPhone还快”。

还有一部分人有“行为障碍”。他们觉得为了提高计算机的速度,他们必须买一台新计算机。这让他们感觉到了“机会”,于是他们可以消除障碍,说:“旧电脑卡慢,但没必要换电脑。”

最后,选择将这两篇文章分开:

总而言之:

为新产品写文案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描述高大上的功能,让人关注产品。

真正应该做的是,先通过文案让用户关注自己,看到我有一个“未完成的目的”。

如何让用户感受到一种“未完成的目的”?

任何需求都来自于理想与理想的落差,要么试图“降低理想状态,让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要么选择“提高理想状态,让他们意识到一个机会”。

这样,用户就可以摆脱“墨守成规”“不想改变”的状态,变成“寻找新的计划”“可能会听你的话”。

想卖新品,先冷冻。

这些内容都是在“魔术课堂”上了解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