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分行,撤销ATM银行有什么问题?

连日来,多家银行支行网点被关停,各地银监局官网上也出现了公告。据官网银监局统计,最近4个月,五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含农信社)、外资行营业网点已倒闭326家。截至2018年6月26日,关停数量已达22家。

据介绍,从被关停的网点类别来看,银行社区支行和小微支行只有13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也达到了62家。它们的总数是199,占关闭网点数的一半以上。

从关闭网点的地域分布和关联银行分布来看,29个省(含直辖市)的银行机构宣布关闭网点,14个省或直辖市近4个月关闭网点数量超过10;浙江、云南、北京、天津、四川、上海分别有42、27、27、26、22、265、438+0个关停站点,位居前列。其中,浙江、北京、天津都是因为农商行关闭网点太多而“抬高”了基数。

从关闭网点分布来看,除了各家农商行外,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近4个月分别关闭了49家、365家、438+0家、26家、22家网点。但对这四家银行员工人数变化的统计显示,其用工需求增速在放缓,但员工总数相对稳定,业务稳步发展。

据介绍,员工数量变化最明显的是平安银行。在2011和2012年银行业资产大扩张期间,平安银行员工总数当年增长76.01%,2013年增长16.98%,此后三年增速放缓。分别为5.26%、8.17%和14.20%。到2017,从业人员减少近6600人,减幅为17.87%。过去三年,也是平安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最快的阶段。营业网点和实体柜台减少以提高效率,很多传统人员流向互联网金融业务,或者转向证券、租赁、信托等新兴业务和非银机构。

此外,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逐渐攻城略地,“出门只带手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曾经因为方便和24小时服务而被用户接受的ATM机也面临着尴尬的撤离潮。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ATM市场已经进入平缓期。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部署ATMs万台,比上年增加5.75万台,增长率为6.63%。虽然持续增长,但远低于2012和2013年的25%左右。

10月29日,65438,曾经矗立在北京西单购物中心一楼东北角的一台中国光大银行ATM机被悄然搬走。

“房租太贵了!在西单这样的热门地段,商场的场地租金一年也就一万多元。以前有交易量、手续费等收入。现在机器到不了水,最后银行决定撤。”一位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了撤机的原因。

光大银行的ATM机被取款的情况并不少见。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承认,其所在银行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在很多地方撤掉了ATM机。

一位银行ATM业务员告诉记者,现在对安装新商场没有太大兴趣:

从2017开始,所有银行都在取款,因为现金交易量大不如前,而且现在现金交易受电子支付限制,成本太高,领导决定能压缩就压缩。

随着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20177714亿笔柜台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3.68%;目前,银行业柜台业务率为84.31%,同比上升6.55%。同时,网银交易849.92亿笔,同比增长98.06%;手机银行交易金额140.57万亿元,同比增长98.82%;电商平台交易笔数共计3.28亿笔,交易额1.98万亿元;微信银行交易笔数218万笔,交易金额9.97万亿元,是去年的30多倍。

无现金和数字化的货币是不可逆的。

ATM业务的骤降,背后是非现金业务的剧增。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

2016年,* *全国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51.11亿笔,金额3687.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4%和6.91%。从全球可比性来看,2015年中国非现金支付笔数占全球非现金支付笔数的22.12%,增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多。

某股份制银行行长表示,现金的使用肯定会越来越少。据其分析,十年内完全去除现金是不可能的。毕竟“除了年龄,人们还需要在支付收入的某些领域不留痕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将会减少。可能会有专门提供自动存取款服务的行业。”

“货币的去货币化或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王永利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解释说,ATM的变化不是孤立的,因为现金使用量在下降,银行的物理网点也面临瘦身的问题,甚至印钞公司的业务也可能下降。这个问题需要从客户支付习惯变化导致金融服务变化的角度来看待。

沈良说,银行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改变设备的类型。通过服务的分流和整合,简单的服务在设备上完成,需要去柜台办理的都是耗时或者必须人面对的业务。

“一方面与银行经营状况影响业务条线有关;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都在转型,走向柜台,忽视资产。”一位股份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