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听到很多关于果汁的事情。真的可以减肥排毒吗?

最近“酵素”一词掀起热潮,成为各网络平台的热门话题。网络上宣传的“瘦身”、“美容”、“排毒”等各种功能,使其成为爱美人士追捧的对象。再加上“天然”和“自制”的生产方式,家里不弄几瓶几罐,好像就是出来生产酵素了。

那么,酵素真的有减肥、美容、排毒等神奇功效吗?

1酵素产品网热门。

“世卫组织推荐”、“诺奖得主研发”、“风靡全球的抗衰老革命”;可以减肥,排毒,抗衰老,甚至马上治愈癌症...所有这些神奇的词汇都是用来描述酶的。

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酵素”,找到约1.78万条相关结果。他们有的问哪个牌子好,有的问酵素能不能减肥,有的教自己做酵素,有的宣传酵素的各种功能。仅贴吧就有近1.6万的讨论帖,分享服用各种酵素的减肥成果,并将这款产品标榜为“破解人体健康的密码”。

淘宝网站上卖的酵素产品更是五花八门。记者搜索后发现159200相关产品,其中大部分标榜为日本和台湾省的产品。产品包括粉剂、胶囊、酵素纤维片、酵素原液,以及家庭制作酵素的各种工具,如密封瓶、说明书、食谱单等。

记者找到了几家销量较高的店铺。一家卖综合果蔬酵素的店家声称,他们卖的产品“最受台湾省美女欢迎”,可以有“排肠道垃圾”、“显小蛮腰”的神奇功效。店家告诉记者,“酵素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分解人体内的蛋白质和废物,使其在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有效排毒,净化身体,提高免疫力。”在网页的宣传中,商家还以图文直播的形式进行了一次酶分解猪油的实验。杯壁涂上猪油,然后将酵母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猪油溶解在酵母溶液中,就像肠油溶解和排泄一样."店主说,他们的产品通过了台湾省、美国、日本等地的认证,可以免检出口到全球52个国家。

记者发现,除了减肥这个热词,平衡酸碱度、净化血液、改善便秘等口号也是酵素卖家常用的。有的产品甚至打着“酵素是一种营养,可以让细胞焕发青春,决定寿命长短”的旗号说。

2线下店也有销售。

酵素不仅线上卖得好,线下实体店也卖得好。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酵素产品有乌梅酵素、果蔬酵素、综合果蔬酵素三种,分为粉剂冲剂和液体饮料两种形式。一瓶30 ml× 3的液体乌梅酵素,售价88元;另一款60g综合果蔬酵素(粉)69元卖;50 ml× 3瓶液体果蔬酵素,68元一个卖。记者翻阅了三款产品,没有发现保健品或药品的迹象。外包装上只印了“轻薄”、“轻松顺滑”、“清透纤体”的标语。

记者在南三环附近的一家减肥会所也看到,这里也有酵素李子出售。记者翻阅了一下。产品包装不当,仅用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面没有发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基本成分等产品标签,只看到“排毒美肤,就这么简单”的标语。记者尝了一下后,感觉味道和普通的酸梅没什么区别。

除了商店,酵素饮料也出现在了饮料店里。市民曾女士告诉记者,前两天在一家饮料店看到,两款果酶饮料被列入推荐饮料名单。店员告诉曾女士,这种饮料非常健康,很受欢迎,尤其是年轻女孩。曾女士尝了之后觉得味道没什么特别的。

3中老年人热衷自制酵素。

有些人热衷于在家自制酵素。

市民刘阿姨最近在家里尝试自制水果酵素:她买了不同种类的水果,洗净,切块,用一定比例的糖和水混合,密封在水中发酵,储存2-3个月左右,然后制成据说可以养生、减肥、排毒、美容养颜的酵素。手工DIY,纯天然无添加,这种自制酵素已经在朋友圈流行了一段时间。

据刘阿姨说,酵素要在密封的瓶子里制作,尽量多种水果切片或切块,然后在一层水果和糖里放入瓶子,最后用水盖到差不多的高度。第一个月,因为发酵会产气,所以每天要频繁搅拌放气。放气可以防止瓶身爆裂,搅拌可以保持顶层的原料不变质。按理说一个月就可以喝了,但是发酵时间越长越好,所以要等三个月。

点开购物网站,自制的桶装酵素也卖得不错。很多买家都给出了好评,留言说“喝了会很放松”“有减肥的效果……”但是,刘阿姨不太相信这一点。“我发现一些销量特别大的店铺几百条评论的语气太相似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吹嘘,跟平时网购看到的一般评论不太一样。而且选择新鲜的水果原料比买现成的更放心。”

“4酶”其实就是“酵素”

听起来“高大上”的酶到底是什么?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表示,酵素一词源于日本,先传入台湾省,后传入大陆。在规范的汉语表达中,“酶”其实就是“酵素”。“酵素”只是一个名字很高大上的“酵素”。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高分子催化剂,是大多数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酶可以催化人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以便进入

进行新陈代谢,如食物消化、体内能量代谢等。已经发现的酶有上千种,每种酶只能帮助分解一种大分子。

阮告诉记者,各种酶的缺乏往往会带来或大或小的问题。它对人体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可以帮助将淀粉水解成糖以便吸收,胃蛋白酶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没有这些酶,人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根本无法进行。

5神奇的效果是商家营销的一种手段。

“酵素”其实就是“酵素”,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口服酵素就有效果。因为,大部分酶都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胰岛素。糖尿病人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就是因为胰岛素是酶和蛋白质,口服不能发挥作用。

我们体内都有酶,它的确是所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没有酶,人就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但即使缺乏酶,也很难通过“吃”来补充。因为酶都来自蛋白质,所以它们具有蛋白质的微妙特性。即使你喝了一公斤的“水果酵素”,你得到的总蛋白质也是极少量的。最好吃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另外,由于酶通过消化道时缺乏保护,不能先通过胃酸,会被胃酸消化变性。就算吃了那点酶,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基于“酵素”的养生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阮说,口服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分解,没有机会进入细胞,无法发挥宣传中的减肥降脂等各种功能。商家经常宣传的酵素的神奇功效,基本都是营销手段,不可信。

6减肥效果或“失误”

酵素的减肥排毒功效是商家最推崇的。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比如用于脂肪燃烧的脂肪酶。这就成为了“酵素减肥”的理论基础。

专家表示,通常来说,低热量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肥。因为酵素含有蛋白质成分,用酵素代替膳食本身就是控制饮食,可能会误食导致体重下降。不过这种效果更多的是饮食控制造成的,而不是酵素本身神奇的减肥效果。如果饮食正常,用食用酵素,对减肥没有影响。

“市面上的酵素产品介于食品和保健品之间,肯定不属于药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专家表示。临床上曾有吃过酵素的患者便秘,吃了酵素产品后排便正常,但一旦停用酵素,便秘就会复发。

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李英涛说,不仅是酵素产品,一些打着排毒养颜旗号的产品,都含有一些泻药。这对便秘的人是有害无益的。但正常人如果长期食用含有泻药的食物,也会扰乱肠道菌群,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更严重的便秘等肠道疾病。

7自制酵素有很多健康隐患。

对于自制酵素,阮直言,“不推荐自制酵素”。自制酵素主要是水果发酵,自然发酵不好控制,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产生毒素等有害物质。喝这种“自制酵素”会增加健康风险。

其实这种“自控”过程并不新鲜。如果你把水果换成蔬菜,你会得到泡菜。而且泡菜的制作工艺也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验。与之相比,“果酶”的不确定性更大。

李英涛说,做水果酵素需要加很多糖。网上资料显示,糖、果、水的比例从1比3到10比1比5不等。也就是说,果酶的含糖量在10%以上。这么多的糖让味道变得鲜美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糖分的摄入量。

阮说,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组成非常多样。除了发酵需要的酵母或乳酸菌,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微生物也在蠢蠢欲动。生产过程中一旦稍有不慎,杂菌就会在发酵过程中“称雄山头”,这样生产出来的“果酶”不仅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在杂菌污染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霉菌污染。一些霉菌,包括青霉菌和曲霉菌,会产生一种叫做展青霉素(也称棒曲霉素)的物质。在动物实验中,棒曲霉素表现出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一定的致癌性,并能抑制动物的免疫系统。虽然对人体的危害尚无明确结论,但暂定每日最大摄入量为0.4微克/公斤体重,换句话说,一个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展青霉素不应超过28微克。但对于被霉菌污染的水果制品(尤其是苹果),展青霉素含量可达1微克/克。

同时,亚硝酸盐是自制果酶发酵过程中不可低估的有害物质。由于自然发酵,菌种不易控制,容易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先升后降,峰值浓度在1周左右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如果很多人喝了不到一周,很容易有风险。即使储存时间足够长,亚硝酸盐含量也会降低,但发酵时间的增加会增加其他物质的产生。

此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胶,果胶通过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物是甲醇。在酵母发酵过程中,甲醇含量可达近20 mg/ml,而在酒味不太重的“果酶”中,甲醇含量也可达数mg/ml。

李英涛还提醒,大部分酶需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外施并不能进入细胞。所以靠吃来补充酵素是无效的。如果真的想调整体内的“酶”水平,需要从平衡营养、加强运动、作息规律入手,让身体健康,这样体内的酶水平才会正常。(记者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