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具体生产工艺

益生菌的生产技术和技术处理

1,生产流程

目前益生菌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固体表面发酵和大罐液体发酵两种。

固体表面发酵法:将固体表面培养的菌泥与载体按比例混合,干燥制成。这种方法产量低,劳动强度大,易被杂菌污染,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但投资小。

大罐液体发酵法:其工艺流程为:菌种接种培养→种子罐培养→生产罐培养→排出培养液并加入合适的载体→干燥→粉碎→筛选→质检→益生菌产品。这种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便于无菌操作,但成本高。

2.加工技术

不同的菌种,如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对环境因素的耐受力不同,但作为益生菌产品中的活性成分,其功效不同,难以选择。人们研究了一些保护方法,如包埋、微胶囊化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成本增加并且生产过程复杂。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饮食中添加油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酵母不发生肉芽。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将芽孢杆菌中的芽孢移植到无芽孢乳酸菌中,使其成为耐高温的菌株,或者考虑组合筛选替代乳酸菌的菌株,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微生物在制粒过程中被破坏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益生菌,效果良好。即使乳酸菌、酵母等大部分活菌在制粒过程中流失,但培养物中的乳酸、B族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等仍能与芽孢杆菌发挥良好的作用。因此,筛选耐受性更好、功能更强的菌株一直是益生菌使用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 CB % AB % BD % F0/blog/item/89dc 76d 3978 BF 0023 af 3 CFA 3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