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文学学会清明节征文

清明节的起源和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按阳历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是春光明媚,草木葱茏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称踏青)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在古代也被称为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和悼念死去亲人的习俗仍然很流行。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它没有前一天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逐渐融合了他们的习俗。到了隋唐时期(581到907),清明节和寒食节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固定习俗。寒食节——寒食就是不上火,只能吃凉的或者预先做好的食物。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晋国有人想杀长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之推)护送重耳逃走。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他也会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他平安回国,成为君主,勤政爱民。十几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把他流放期间帮助过他的人一一赏赐,却忘了介之推。经别人提醒,他赶紧派人去请杰志过来领赏。然而,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去山里隐居了。晋文公和他的朝臣在山里什么也没找到。有人建议释放火烧山。介之推是个孝子,一定会救妈妈的。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依然没有转诊。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解志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悲伤和后悔,他把它们埋在了柳树下。晋文公把火烧山被释放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们禁止用火和吃冷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第二年,晋文公和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爬上山顶,祭奠介休。他们发现被介休埋葬的老柳树死而复生。晋文公上前将柳枝折成一圈,戴在头上,挂在门外作为纪念,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节习俗。在三月和四月,当春天是明亮的,粉红色和绿色的时候,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清明节。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树枝做的,并用丝带系住。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子,脚踏的秋千。打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勇气,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爱。

Cujuju是一种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内填充羊毛。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流行的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训练武士。

徒步也叫春游。古称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清明节去散步的习惯。

植树前后清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栽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些人甚至称清明节为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上河图扫墓,对先人来说,叫“尊思时”。它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而是在秦以后。直到唐朝才开始流行。

清明节食物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时令食物。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结合,一些地方仍然保持着清明节吃寒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凉糕,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凉高粱米。据说如果不这样,就会下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他的眼睛很亮。晋中地区至今还保留着清明前一天禁火的习惯。

在很多地方,祭祀仪式完成后,会分祭祀食物。晋南人过清明节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馒头,中间夹核桃、枣、豆,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绑一个鸡蛋,取名“子福”。需要蒸一个大大的总“福”来象征家庭团聚和幸福。上坟时,一般“子夫”是献给先人的,扫墓后全家共享。按照上海的旧习俗,祭祀用的蒸糕要用柳条穿起来,晒干存放。当他们在漫长的夏天到来时,他们会被油炸并给孩子们。据说夏天吃了不会生病。

清明节有吃团子的习俗。将无芒雀麦汁和糯米混合在一起,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用豆沙、枣泥等馅料包裹,放入以芦苇叶为底的蒸笼中。清蒸球色泽翠绿,香气四溢,是清明节最具特色的时令食品。上海也有一些人,清明节,扫墓、家宴爱吃桃花粥,爱用刀鱼。

台湾省: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从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台湾省的清明节是从前年冬季至日算起的第105天,清明节,台湾省漳州人,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省清明节的习俗与闽南相似。台湾省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从元宵节后开始,日期由各家自行决定,直到清明。

台湾省人扫墓习俗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扫墓,仪式和祭祀比较简单,大多只为年糕、饼、糕;二是修祖坟,祭祀也挺隆重的。祭祀用的祭品一般包括各种祭品、十二种蔬菜、糕点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周围贴上“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上都压着小石头,墓碑上必须放一摞。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给祖先的钱。如果是修墓,也就是修整祖坟,全家人会聚在坟前吃红鸡蛋,蛋壳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扫墓的同时,也要祭奠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和先人安息的地主(带着小石碑)。一方面是一种安慰,也意味着感恩。台湾省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喜事,扫墓的时候要把坟整修一下,坟前放一盏小红灯(油灯),回家的时候带回家。据说可以招来更多的幸福和吉祥。

以前台湾省农村,每次扫墓完,都有一群孩子来讨钱。来的人越多,将来家里越发达,主人也愿意给那些孩子钱或钱。

后来由于台湾省墓地减少,实行了骨灰塔。很多人把骨灰盒放在骨灰塔上,每到清明节就去骨灰塔祭拜,也起到了祭祖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扫墓的仪式也被省略了。

舟山:扫墓舟山人俗称上坟祭祖。祭奠时,出于对先人的尊重,人们先割除杂草,修整陵木,搬动泥土,以培育坟墓,故称扫墓。然后点上香,点上蜡烛,摆上螺蛳、青饼、条纹饼、碟子等供品。老式的父母领着全家人下跪磕头,新式的行鞠躬行礼。仪式结束后,在坟顶插上竹条,焚烧纸钱和钱,并向看坟的孩子分发“麻钱”(麻钱是绿饼,有圆形和菱形)。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汤饭”。?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定海上坟时的供品中有一个特色。很多菜都是凉菜凉菜,还有清明特色小吃——青饼、条纹饼,可以凉拌着吃。由此可见,寒食节的习俗虽然早已没落,但其精神仍留在清明的饮食习俗中,且经久不衰。?

另外,在老定海的民间还有一个习俗。在清明节的这一天,郊区和渔村的妇女把菜花和青蒿放在头上,柳树放在门里。俗话说:“清明穿花,来世有母;清明戴志清,来世有亲人;清明有柳,来世有婆婆。”?

踏青,又称春游、探春、寻春。清明时节,天高云淡,风平浪静。自古以来,人们喜欢利用美丽的春天去乡下游泳。扫墓人往往会选择苗圃,排队而不是在祭祀仪式结束后返回,这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同时郊游。清末至民国时期,老定海也流行春游的习俗。每当清明节,万物复苏,草木返青,田野光明芬芳。私立学校和市区的学校要放几天春假,让学生跟着父母去郊区扫墓春游。此外,老定海还有春游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舟山人俗称纸鸢。每当春风温暖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在城市的空旷地带,总有许多人愉快地享受着放飞纸猫头鹰的乐趣。那些纸鸮在微风中摇曳,大部分是瓦鸮,其次是蝴蝶鸮和鹰鸮,最显眼的是蜈蚣鸮,五颜六色,错落有致,非常有趣,非常漂亮。都说放飞纸鸢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欣赏美丽的春光。

参考资料:

/view/3148.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