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体会
高中语文教学经验1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单调乏味,以至于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渐渐远离语文。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语文老师本身。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主义关上了语文天堂的大门,让学生在这个知识宝库面前只能望而却步。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用教师的语言魅力,牢牢吸引学生
首先,教师在语言上要强调“精确”。为了使课堂语言少而精,必须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前教学语言。我们应该设计这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重点要突出。不要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办法解决,但往往事实证明什么都解决不好。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教学,也要尽量做一些语言的准备。要用到的几个关键词,要经过推敲和筛选,以提高其在解释问题时的命中率。
临时处理课堂上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能用自己“即兴”的语言“一针见血”,从而强烈地刺激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巩固记忆。
其次,教师要注意语言中的“灵感”。教学语言的启蒙是现代教学方法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有许多好处,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孔乙己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几乎没有一个读过鲁迅小说的人不知道孔乙己,几乎所有读过孔乙己的人都在心里留下了旧社会的苦命人形象。鲁迅先生用了怎样的别出心裁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孔乙己的悲剧经历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如果你努力学习,你就能得到答案。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能心中有数。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熟练地背诵相关的诗词和格言警句,并启发学生课后多读书,或有意识地与学生过去背诵的文章联系起来,使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被老师广泛阅读和学习的知识“卡住”,激发学习兴趣,不由自主地迷恋老师,喜欢上这门课。
第二,体验成功,实施激励性评价,激活课堂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方面都有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期待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表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所以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得到鼓励和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让他们准确地写出一个成语,背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一道题等。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在作业点评和作文评价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掌声,说出“你很棒”、“你说得真好”这样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我能行”。
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温和的语气,如“不要紧”、“想想怎么说更好”等来鼓励、开导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不断进步,切不可伤害学生不成熟的心。此外,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式。学生表现好的时候会及时奖励,一节课结束的时候会总结评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适时、因地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等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只有树立自信,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增强学习自信,使他们自觉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吸引学生上语文课,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取各种方法,让语文课更加生动,真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色彩,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爱上语文课。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2。语文在高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的时间越长,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鄙视,表现出各种消极心理。
比如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冷漠,上课经常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有时间就做作业,没时间就不做,甚至想做就不做,不想做就不做。中国人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以学但不能学,因为无论你怎么努力学习,都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像数理化那样高的分数,不努力学习分数也低不了多少。在高考和老师的压力下,有些同学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的更积极,但也只是应付而已。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课,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被老师问到,都有一个“我努力学习过”的回答。问自己的时候,也可以说“我试过了”。
他们对学习中的问题从不积极思考,对所学的知识从不系统总结和归纳,更不要说看一些课外书,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仍然有一些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但由于基本功不好,学习方法不当,虽然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做了一些努力,但考试成绩并没有提高,甚至有所退步。因此,他们对汉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害怕上汉语课,害怕接触汉语书籍,担心自己能否学好汉语。随着考试的临近,我感到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感知范围缩小,思维僵化,心情慌乱,总是担心失败,想象失败后的情形,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周期下来,他们觉得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求可以产生目的,目的可以促进行动,行动可以优化心态。高中生之所以对学习语文产生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学生认为十几年的积累经验就够了,“我不需要学”,如果能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产生“我要学,我要学”的心理,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经在学生高二的时候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上的作文素材。每个班级被分成6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本教科书和一本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任命一名组长。
组长负责把这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发给大家。然后收集整理信息,进行加工,比如修改,装订。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在课堂上组织交流。最后老师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当作学生项目。这样,以前对课本不够重视的人,明白了课本的价值;觉得作文没什么可写的人也收获了不少。因此,他们不再看不起教科书。高三的时候,有同学在有意识的梳理课本上所有的知识资料。他们不再认为教科书是无用的。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爱好在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擅长创造吸引人的情境,但我觉得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复习古典诗词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中“赋”、“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虽然朱对“赋”、“比”、“兴”的定义准确而简洁,但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枯燥乏味。怎样才能把深奥变成简单,把抽象变成形象,把枯燥变成生动?说到“福”和“兴”,我介绍的都是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
说到“福”的时候,在解释了“福”的意思其实是直接叙述或者描写之后,我引用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漂亮善良,长着漂亮的大眼睛和长长的辫子?”指出这种从多方面描写的方法,其实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轻松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觉得语文老师真的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压力”变成“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逐渐消除,变得积极起来。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的小船”。自信是人们完成任何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生活中常见的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而失败。我们不妨举办一些小的主题比赛,比如注音、纠正错别字、找反义词、听写名句等。,要及时表扬和奖励高分获得者,因为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语文,最怕写作,最怕读现代文学,最怕欣赏诗歌。在诗歌鉴赏的复习阶段之初,我采用了分解教学法:了解诗歌常识——欣赏诗歌意象——灌输诗歌表达的方式和技巧,训练答题的步骤——品味诗歌的语言——最后,每人交一篇诗歌鉴赏技巧的短文。
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们觉得“诗歌鉴赏也不过如此,没什么好怕的”。但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关注——他们的阅读量有限,欣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的是,要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就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地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如何,通过做这种分解工作,我已经消除了大部分学生的恐惧,还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追求”。
这样,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有了获得感和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大增。
高中语文教学的体会3。美感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因此,不仅要发掘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而且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如用物、绘画、音乐、审美阅读、习题、移情等。,对审美对象进行构建和改造,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启迪,产生强烈的情感,染色作者的情感基调,达到“理解”的美感,这一阶段应称为“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首先,借助物体和图像
对象是记忆的基础。老师可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彩色幻灯片,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挂图,根据诗词的内容进行图片的详细讲解,比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至橘子洲。你看满山遍野,林尽染;河里水满,百苗争流。鹰击长空,鱼浅,各种霜免。寂寞楼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用计算机制作两个课件对象:
一个是《湘江秋景》,突出了秋景的特点:色彩鲜艳,微电脑充满活力;
一部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志存高远。
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依靠感官,想象并相互联系,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这首诗的美,从而感受到“浓红浸蓝”的鲜艳色彩;感受澎湃的激情。产生一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建设祖国的英雄情怀。
第二,借助绘画
苏轼有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部寓情于景、见情于景、发人深省的佳作,就像描绘了一幅有情节、有丰富感情的美丽画卷。诗歌讲究画面感,绘画讲究故事性,将绘画与诗歌的说和写的训练结合起来,往往会事半功倍。诗、画、事完美结合的是唐代的王维,他在一个深山的秋夜里写道:“雨后空山,天气迟来。皎洁的月亮从缝隙中洒下清亮的光线,将喷泉清在岩石上。竹林铿锵,洗衣女归来,荷叶轻摇欲上轻舟。漫不经心的春芳,当你在这里的时候,啊,王子的朋友?. "
这首诗里有明月、清泉、松竹、流石、水莲,描绘了一组宁静美好的画面;但是,在安静的环境里,有人们的活动——欢女笑,也许作者也在看。教师可以根据这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段落或故事画一幅甚至几幅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可以促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具情节性,使“写”与“画”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和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第三,借助音乐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5条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古人云:“声无不发自内心。”人对音乐的体验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但对于普通的文学作品来说,未必能产生精神上的* * *。比如李渔的《幼美》,学生可以通过问你能有多少心事,来理解诗人“亡国之声哀为思”的悲伤,就像一条向东流的河流。再比如李清照的《一枝梅子》,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产生的“闲愁”。但在音乐(配乐)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在心里产生一种* * *声,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会一起振动,让学生在心里获得一种感觉,明白什么叫“贴近我的心”。而且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的内涵,会脱口而出:红莲藕-香残-玉秋。光解——罗尚,独——兰。
第四,借助优美的阅读
所谓“美的阅读”,就是“有节奏、有情感的阅读”(叶圣陶语)。诗歌中情感饱和的意象处于一种格律之中,格律之美主要是通过“节奏感”和情感阅读来实现的。比如琵琶:大弦如风雨,小弦如私语。说错了子弹,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灌进一盘玉里。寂静的冷弦,凝结着永不遥远的休息声。不要担心生活,无声胜有声。银瓶爆裂进水中,跃出装甲马匹和武器的冲突和打击。在歌的结尾看你的脸,所有的四根弦发出一个声音,就像撕裂丝绸一样。……
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节奏和情感大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演奏的韵脚(因为它是一部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琵琶女的“垂老”和作者的“隐居养病”和“我们都不快乐”——到天尽头我们相遇。我们理解。熟人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音乐中接受审美教育。
五、借助作业
这里的练习是指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把诗歌(尤其是古诗词)改写成一篇有环境描写、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玉琳玲》。“寒蝉悲鸣”让学生描述诗人与恋人离别的悲伤场景。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美。
第六,借助同理心
我们常说“云飞春来”“山鸣谷应”。云怎么会飞?弹簧怎么跳?山怎么会唱歌?顾该如何应对?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读外在的东西,把无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有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在《感同身受》中。在“移情”的过程中,客体与我达到高度的同一性,主客体相互对流。就像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说的那样,“当你聚精会神地看着外来的东西时,你会记住自己的存在,很快你就会和外来的东西混在一起。”你看着一棵树,一个扁平的身影在微风中摇曳,但在一瞬间,它在诗人的脑海里只是一个自然的隐喻,在你的心里变成了一个事实:你开始把自己的情感欲望和悲伤借给树,它的摇曳变成了你的摇曳,你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树。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情”来引导学生实现审美感知。让学生通过联想来学习诗歌,联想可以是从物到景,从景到情,也可以直接从物到情。例如,在臧克家的《老马》中,马车必须满载。反正它一句话也不说,背上的压力扣进了肉里,它就沉重地垂着头。不知道下一刻的命运。它只把眼泪吞在心里,眼里飘着一条鞭影。它抬起头向前看。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旧中国苦难农民的象征。他耐心、诚实、善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仅是原始意义上的老马,也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抽的鞭子是抽在贫农和我们的爷爷奶奶身上,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打的痛苦,最终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激发学生对受压迫、无意识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旧社会的愤怒和诅咒。再次,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