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人称草鱼为鲳鱼?
广东人称草鱼为鲳鱼的原因:鲳鱼一词早在汉代就出现了,在古代一直是草鱼的官方称谓。广东人古称草鱼为鲳鱼。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鲤科、草鱼属的鱼类。草鱼的俗称有:鲳鱼、鲳鱼、草鲳鱼、鲳鱼、白鲳鱼、草根(东北)等。体长是体高的3.4 ~ 4.0倍,头长的3.6 ~ 4.3倍,尾柄长的7.3 ~ 9.5倍,尾柄高的6.8 ~ 8.8倍。体型长,吻略钝,2排下咽齿,梳状。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中,一般喜生活在水体的中低层和水生植物较多的沿海地区。性活跃,游泳速度快,经常成群觅食。草鱼吃幼虫、藻类等。在幼鱼阶段,草鱼也吃一些食肉性食物,如蚯蚓和蜻蜓。
草鱼自然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黑龙江水系草鱼从上新世以前嫩江与辽河、渤海相连时的河流平原进入黑龙江水系,下游到达兴凯湖略高于爱辉、齐齐哈尔。
珠江水系的草鱼可能是在海平面比现在低100米的冰河时期和台湾省海峡为低平原时,从长江、钱塘江下游扩散到珠江水系,到达泉州、都安、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