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直接年龄11岁?产后衰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怎么处理?
6300字长,有谣言,有方法,值得收藏!
网上有个传言“生了孩子直接变老11岁”。这是真的吗?
这种说法真的存在!
在生物学中,决定一个人年轻还是衰老的真正因素是端粒,但它与人的寿命直接相关,与护肤无关。
专家研究发现:
ZEM科学网也曾发布过类似的科学新闻,称22-44岁的女性中,生育可以明显缩短端粒,加速衰老约11年(并不是说女性在外貌上要老11年)!
结合以上内容,不难看出,生孩子和心理压力会加速人的衰老,而生完孩子后,女性会因为抚养孩子的各种问题而心理压力增大!这不是更糟吗,“双杀”?
看到这个不用担心!还有其他研究数据打脸!有研究表明,生孩子可能会让人变年轻!
研究1:
国外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生2-4个孩子的妈妈衰老最慢(作为二胎妈妈,我眼睛一亮)!生五个以上或者1的女人和不生的女人会衰老的更快!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只能推测,生孩子过多的女性更容易肥胖,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只生一个或者不生一个的女性,除了个人选择,大多是因为身体原因,也就是说身体不好。
但这是国外的研究,我们大多数人在我们国家只有一个孩子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所以emm的结论...似乎对我们的参考意义不大。
研究2:
瑞典一项人口样本为654.38+0.4万的研究证明,生育可以使女性平均寿命增加654.38+0岁。特别是60岁以上的,生育过的女性可以再活24.6年,没有孩子的只能活654.38+08.4年。这个差距比较大。
至于原因,研究人员推测,很可能是因为有孩子的老人晚年更加幸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变得更加健康。
研究3: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家的人口数据分析和2009年荷兰的一项人口数据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女性生育能力越强,寿命越长!
研究4: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生孩子多的母亲染色体末端更长,因此不容易衰老(之前的研究发现,染色体末端缩短与人类衰老有关)。
生过孩子的女性朋友看完这些是不是突然就释然了?
但是不管各种科学或者社会研究怎么说,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生孩子会让女性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些部位真的会更容易衰老!
接下来我就和你一起来,给你建议,帮助你实现产后逆转,让身体保持年轻!
生完宝宝后,妈妈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还想怀孕4个月!通常剖腹产会比顺产更明显。刚生大宝和鲍尔的时候,出门不是穿宽松的衣服就是穿束腹,一度担心肚子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做“腹直肌分离”。
只有肚子大的妈妈,其实才是幸运的,因为腹直肌严重分离会导致女性产后下床,甚至内脏可能移位、下垂,压迫膀胱,导致尿失禁。
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腹直肌分离?
其实通过简单的自测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腹直肌分离是否严重。根据产妇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自测方法如下: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要改进:2 3个手指
需要就医:3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之间的距离超过3指,就是腹直肌严重分离,可能会造成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需要及时就诊!
腹直肌分离怎么改善?
首先,不要做卷腹、仰卧起坐等剧烈运动,这样只会加重腹直肌的分离!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很简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沉。
这是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的第一步。建议每个妈妈先练好这个动作!
修到1指到1指半后,我们会进行以下腹部动作训练:睡前3个动作!很简单,跟着图走就行了!
动作一:拉伸背部肌肉。
功效:拉伸双侧腰背部肌肉,锻炼腹肌,减少腰腹脂肪。
动作要领:
动作二:提臀收腹。
功效:收紧臀部和腰腹部肌肉,防止臀部下垂,收紧小腹。
动作要领:
动作三:放松。
做了以上两个动作后,妈妈会觉得腹部有点酸痛,背部有点紧绷,所以需要做以下放松动作,放松运动后的肌肉,放松身心,促进更好的睡眠!
动作要领:
以上三个有助于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动作,来自安徽卫视《拜托妈妈》育儿节目,由专业医生讲解。虽然动作简单,但是每天坚持做,并不容易。妈妈们要为了自己的健康更加努力!
尿失禁、尿频无尿路感染、夜尿症、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肿胀、性冷淡、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大便失禁、便秘等产后症状。都是“盆底肌肉松弛”引起的!
生完孩子后我有过短暂的尿失禁,连明星也不例外。ella(SHE成员)勇敢地分享了自己之前的尴尬经历:
什么是盆底肌肉松弛?
骨盆的骨头是一个水盆,但底部是中空的,被肌肉覆盖。这些肌肉是盆底肌肉。换句话说,盆底肌是指封闭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个网兜,把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紧紧网住,从而维持这些器官在正常位置发挥各自的功能。如果这个网的弹性变松,也就是盆底肌肉松弛,肌肉力量不足,这些被困的器官就会脱离原来的位置,出现功能障碍,不能正常工作。
怀孕期间,子宫的重量逐渐增加,子宫在盆底和腹腔内的位置逐渐变得垂直,从而有更多的力直接压向盆底。孕期子宫受到压迫和巨大的劳动力后,盆底的神经、肌肉和韧带受到压迫、拉伸或撕裂,会造成盆底肌肉松弛,肌力下降,从而导致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
所以受损的盆底肌肉如果产后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会有各种后遗症。但如果及时、科学地进行系统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避免手术,减少对生活的影响。
产后如何改善盆底肌肉?
改善盆底肌肉,需要锻炼盆底肌肉,从而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肌肉群收缩。医学上把这种盆底肌肉的运动称为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可以在家里做,操作也不难。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只要掌握了要领,凯格尔运动并不局限于平躺,而是可以在哺乳、平日站立、睡觉时轻松进行,重点在于坚持。另外,这里介绍的只是基础版的训练,还有高级版——Kaigl肌肉牵拉练习。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教程和详细的插图。
生完宝宝后,腰痛相信是很多妈妈的经历!生下鲍尔后,我的背痛很明显。晚上只能平躺。如果我侧卧一会儿,腰就撑不住了,会疼。
首先,我们先来开始一个辟谣!很多人误以为打一针麻药(比如无痛注射或者剖腹产)就会腰疼,其实不会!
由于麻醉针注射在腰部,很多人很容易将“产后腰痛”与“腰部注射”联系起来。腰椎穿刺确实会造成产后穿刺部位暂时的钝痛,但这种疼痛会在产后2周内逐渐消失。而产后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腰部疼痛,则与孕期腰椎受压和分娩时受伤有关。
英国2012的一项调查显示,选择无痛分娩的人和选择正常分娩的人发生腰痛的概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腰痛与分娩镇痛无关。即使没有无痛分娩,也有40%的可能出现慢性产后腰痛。
如果产后注意保护腰部,一般来说,产后半年左右腰痛会逐渐消失,但如果持续,就需要到母亲所在医院的骨科做一次检查。
产后有哪些行为会加重腰痛?
1.抱宝宝:妈妈在抱孩子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托住肚子,这样会比较省力。拍了照片才发现抱宝宝的时候挺有身孕的。之后我试着注意抱宝宝时的姿势。
2.一手抱宝宝:一手干活,一手抱宝宝,或者一手拎东西一手抱宝宝,这种场景对于妈妈们来说并不少见!
3.弯腰帮宝宝走路:宝宝在学走路的时候,很多妈妈会一路弯腰保护宝宝。这种动作伤腰可想而知。
以上动作会让腰椎长期受压受损,还会导致骨盆偏斜变形!
如何拯救自己的老腰?
首先要学会使用工具!0~3个月的宝宝,骨骼还比较柔软,脊柱呈“C”形。这个阶段妈妈用背包抱着宝宝,不仅适合宝宝的脊椎发育,还解放了双手!对于能坐5个月以上的宝宝,妈妈合理使用腰凳可以减轻腰部的压力。但重要的是要选择肩带和腰带足够宽,凳子倾斜30度左右的腰凳,这样才能真正分散重量,减轻妈妈的负担。
其次,宝宝学走路的时候,妈妈不要弯腰背着宝宝走路!其实,宝宝的学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家长的“帮助式”训练。妈妈背着宝宝,不仅损伤自己的腰,对宝宝也不好。孩子容易习惯踮脚走路,影响腿脚发育,还可能造成孩子手臂脱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妈妈在宝宝面前跪下四五步,鼓励宝宝主动来到妈妈身边;宝宝刚学会蹒跚学步时,妈妈也要蹲下保护宝宝,避免经常弯腰。
抱宝宝用力不当也会导致妈妈的手疼痛肿胀,手会逐渐失去力量,可能会患上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长时间抱抱宝宝,用手动吸奶器吸奶等。,容易导致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发红。不仅不能抱宝宝,连拉抱等基本动作都做不了,影响正常生活。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腱鞘炎?
将拇指握在手掌中,四指环绕拇指握拳,手腕最大限度下压。如果肌腱有明显的疼痛,也就是图中红点的位置,小心是腱鞘炎;越往下压,疼痛越明显,说明情况越严重,需要注意。
腱鞘炎怎么缓解?
1.热敷:通过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等促进伤口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2.使用电动吸奶器:不要继续使用低效费力的手动吸奶器!
3.正确抱宝宝,少干活:如上所述,用背包或腰凳抱宝宝,尽量让其他家人抱宝宝。生病期间,母亲做家务少,搬运重物少,休息多。
4.服用止痛药:当你感到非常疼痛,难以忍受时,就应该服用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哺乳期的妈妈服用布洛芬也是安全的!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去医院治疗!
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晚上要醒来几次照顾宝宝,妈妈们黑眼圈严重,面色不好,皮肤差,甚至会导致各种情绪问题:抑郁、烦躁、焦虑、易怒。
妈妈能做的其实就是两件事:
我制作了这个关于如何做情绪调理,如何缓解产后疲劳的视频。有兴趣的可以戳链接观看:
暴躁焦虑?想哭吗?感觉自己不爱孩子?妈妈,你可能真的病了!
妈妈们都有产后脱发的苦恼。看着一大堆掉落的头发和额头两侧的发际线,觉得很心疼。......
为什么产后容易掉头发?
1.激素水平下降。
事实上,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都在掉头发和长出头发。它们之间有一种平衡的关系。但孕期雌激素增加,导致头长时间拉长,脱落减少。但生完宝宝后,因为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到孕前水平,这一批头发脱落,新的头发没有马上长出来,所以“青黄不接”,造成产后脱发。
2.营养没有跟上。
头发的生长需要足够的营养,如蛋白质、铁、维生素、钙和锌。妈妈在产后处于一个相对虚弱的状态,身体处于一个相对虚弱的状态。另外,母乳喂养也会带来消耗,所以容易缺乏营养供给,造成脱发。
3.作息混乱,情绪化。
生完孩子后,妈妈们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经常熬夜,晚上经常醒来,过度劳累,情绪上焦虑紧张,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头发生长代谢。
4.不注意头皮清洁
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个月不能洗头”的陋习。不洗头肯定不利于头皮保养,进而影响头发生长。有了孩子后,妈妈没有足够的时间洗头和护理头皮,不利于头发再生。
一般来说,产后脱发只是暂时的,不是病理性脱发。再过几个月,新头发就长出来了!平时一定要注意勤洗头,每次彻底清洗头皮和泡沫,做好头皮护理!
最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母乳喂养导致的一个问题:乳房下垂!这里肯定有个传言:上睑下垂的罪魁祸首不是母乳喂养!不是母乳喂养!不是母乳喂养!
导致胸廓上睑下垂的三大因素是:体重变化、重力、怀孕,与哺乳无关。
如何改善胸廓上睑下垂?
根据莱拉医生的建议,为了改善胸型,我们应该训练我们的胸肌。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健身内衣。
一款好的运动文胸,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锁胸,保证运动时胸部不晃动,不被压迫。一般运动文胸的商品标签都会注明支持。如果做剧烈运动,比如跑步、健美操、打球等。,你需要买一个支撑性更强的运动文胸。
第二步,加强中胸和下胸肌的锻炼。
中胸和下胸的肌肉靠近乳头线,适当的运动会让胸部变得相当翘。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就是做俯卧撑。如果不能做标准俯卧撑,可以降低难度,做膝盖俯卧撑和上斜俯卧撑。
另外,妈妈产后也要合理控制体重,因为体重的过度增减也会造成乳房韧带的松弛,所以保持体重的稳定也很重要。
虽然产后女性的身体会有一系列的变化,有些地方确实会加速衰老,甚至出现病变,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应对,总会解决这些问题的!妈妈需要的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世界上做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生儿育女”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也必然是一种牺牲。希望妈妈们能勇敢面对现实。生孩子不会让我们变老,而是让我们脱胎换骨。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好,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所以不要怕生孩子,也不要怕变老!成为母亲后,我们自带“母爱”光环,也有孩子对母亲最纯粹的爱。我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