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牌子的数码相机比较好?

各大品牌数码相机特点评述

1.市场运作最成功的品牌:佳能。

虽然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消费电子的世界里,第一生产力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第一竞争力。看看宾得的情况就知道了,柯美这个技术狂人正沉浸在技术中。佳能推出机器的风格是:从高端到低端,每个DC构建的价格体系都是无缝的,对新技术的推出也不是很热衷。甚至可以说,如果成本、性能、市场表现之间没有很好的平衡,就不会盲目推出新技术、新模具。自A系列诞生以来,已经推出了数十款机器,它遵循以下升级:

A80-A95-A610-A630

A620 A640

A70-A75-A85-A510-A530

A520 A540

A400-A410-A430

看上面的家谱。除了像素升级,CCD和镜头都是不变的(除了A85升级到A510,因为事实证明A85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低端手机的作用)。成本控制得好,就会在价格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很少失手,大部分机型都是经典机。索尼式的失误很少发生。

中庸和稳健是佳能一贯的风格,这使它成为最成熟和最成功的品牌。

2.最具争议的品牌:三星

喜欢的,时尚,性价比高;破坏它的人被视为异端,垃圾,不懂摄影。

无论争议有多大,三星的一步步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时至今日,它的画质还是让人觉得功力不足,但追求时尚的人又有几个真正在乎画质的呢?拍出来就差不多了。看这台机器多漂亮!虽然它在消费DC方面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并不看好三星的单反。我从宾得领养了两个养子,就算是我家的?况且宾得没要?宾得已经放弃了ISTD系列,转而使用K系列。

3.最尴尬的品牌:尼康

我想崛起,但是我的睾丸被索尼抱着。每次在市场上想发火,经常有阳威。在摄影师眼里,最专业的品牌CCD都不是我自己的。全画幅已经哭了很多年,以至于佳能的兔子成了一个孤独的舞者。前几年它的高端消费机很不错。coolpix5400,8400,8700,8800,5700功能强大,让人佩服。然而几个风流人物都死了。现在的消费DC是L和P,S系列一统天下。从最高端的P系列到最低端的单反D50,价格都是几千元!它的整个产品体系根本连不上,可悲~ ~ ~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尼康情结,我也有,所以我更担心它的现状。D80出了,这个贵族能压住A100和400D吗?我觉得是挂了。

4.最倒退的品牌:柯达、奥林巴斯

柯达、奥林巴斯并列此殊荣,DC江湖的变幻莫测让人觉得大自然在骗人!

2004年前,奥林巴斯在DC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直是一个探索鲜花的地方。说到长焦,大家一定要说C7××了

说到时尚,必须要说高端的miu系列,C8080是当年高端机的领头羊。身边很多人都选择了O机。不幸的是,在一系列的诡计之后,奥林巴斯一步步走向深渊,或许是因为奥林巴斯的主要利润并不来自DC,他们80%的利润来自其他领域。虽然从去年开始频频发力,推机速度也挺快,但是你能记住几款?现在它战线很宽,从单反到低端机,一路进攻。其实O-Ji的机器在技术上是有明显进步的,只是被忽略了而已。目前,防水DC的推出仍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O-Ji屡遭挫折。让我们祝福它。

柯达,我之所以要放在后面,是想给它一顶帽子:最让人失望的品牌。在如今的市场上,三星和柯达也顶着非日货的光环,但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很多人把三星看做脑白金,和对待三星像“秋风扫落叶”不一样,但柯达享受的是“春天般的温暖”,简直是万千宠爱。虽然我们“赵云”大力支持我们,柯达却一直朝着“阿斗”的目标前进,吐血!柯达走到这一步,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A.历史包袱太重,又太重视电影,所以一直犹豫要不要发展DC,虽然是DC的先驱;它太注重照片打印了。它似乎更重视客户与柯达DC公司合作的照片打印业务,这导致了柯达DC公司的特殊图像质量。柯达DC机内处理痕迹太明显,画质有争议,也失去了ps的优势,但冲洗出来的效果绝对出彩。但是你为你买的DC洗了多少照片?我想更多的人选择把它放在电脑上。

B.市场运作有问题:柯达推新机的速度肯定不慢,但更糟糕的是自家机器慢慢退市。以经典的长焦DC为例。自从6490大获成功之后,柯达就打算在这个领域挖更多的金子,比如Z7590、Z740、Z612、P850等等,几代人都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C.品牌运营上的问题,再加上最近令人心寒的LS443事件,可以算是柯达让消费者伤透了心。赵云,这个窦会有保障吗?最近,几乎没有DC市场经验的柯达公司不得不把它的销售部门卖给一家新加坡公司,这真是越来越弱了!

5.最个性化的品牌:富士

如今,有各种风格的消费者DC,但他们有一颗相似的心。毕竟CCD厂商也就那么几家。而富士却另辟蹊径,用自己的超级CCD,人家搞防抖,它搞高ISO,人家搞高像素,它搞大CCD,一切背离潮流却能反复成功。就像刘备跟别人吹牛说:做好正常行事的准备,每次和曹操对着干,事情都能变成风言风语。随着F系列的成功,富士成为了第二集团的领头羊。它很注重计划生育,不像柯达每个系列的款式都很少,但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但是从F10,F11,F30的处理来看,还是没有佳能那么精良,事实证明V10的推出是一个大臭。

在单反领域,富士没那么猛。它采用“寄居蟹战术”,用尼康的壳自己筑巢,既不太慢也不太死。不过以其在人像方面的特点,小奥工作室还是可以的。

6.最低调的品牌:宾得

为了它,我真想流一把英雄的眼泪。技术这么优秀,市场表现这么差。对于直流消费,我们说索尼做的很优秀,佳能画质很优秀,宾得什么都很优秀(不包括代工)。看摇头长焦机IOPT-X,750...单反就不用说了,大中画幅,135画幅单反,消费机都可以用。可惜在前景看好的单反市场,却出了一堆莫名其妙的istD系列,名字晦涩,指标一般(画质肯定不一般!),再加上镜头资源稀缺,市场运作不佳,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臣服。但是自从采用了两台单反到三星,宾得好像什么都懂了,现在好像慢慢找到感觉了,从单反K100到DC A10,可圈可点。可惜留给它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多了。

7.综合实力最强的品牌:索尼

在兼并柯美之前,索尼已经是dc的手机消费者。刚接触dc的时候,周围人都说索尼是DC最专业的...(笑声)虽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索尼还是底气不足。虽然F717大获成功,但是接手的F828却被称为紫边王。虽然它掌握了CCD的制造工艺,虽然被消费了,玩单反,呵呵,你们索尼还年轻~ ~ ~

然而,在接受了柯美之后,索尼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掌握了核心的ccd技术,而且有娴熟的市场操作(看它玩T系列就像佳能玩A系列一样)。就像统一北方的曹操,踌躇满志,一手抓单反,一手抓DC,两手都想硬。A100是曹操同志的战书:“近者放弃伐罪,刘聪放弃。今水利军八百人,方与众将猎于吴……”,但水军先锋A100的战绩如何,还是让我们擦亮眼睛定睛观看吧。

8.简单而狡猾的品牌:理光

写牌子的时候,我犹豫了。相比佳能、索尼、尼康,理光实在是太卑微了。在胶片机时代辉煌过,但也一度迷失在数码大潮中。铅花洗净后,回到田里的老农那里,勤勤恳恳地耕耘着那块小小的自留地。市场不大,种什么瓜,种什么菜,都要仔细组合。索尼家有大事业,有风波的时候就是小案子。其家底薄,勤于计算更重要!

主要经营R和Gx系列。如你所见,R系列一直在研发新机,但Gx一直没有更新。

先便携广角,再循序渐进长焦,防抖,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像素,再悄悄瘦身,循序渐进,一个型号,前面的型号,R1,R2,R3,带着泥土的简约,后面的型号,带着一些现代的味道。推出的机器是成功的吗?不一定,但是可以卖,可以赚钱。你失败了吗?那不会发生的!看它的机器,便携,广角,中长焦,性价比高。它给了每个人想要的一切,除了画质。这是为什么呢?

各种硬件参数都很好看,大家都很清楚,但是画质这种东西,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成本,却未必出彩,这是最主观的部分。我们以佳能的高端A系列和G系列为例。处理引擎,光学变焦,CCD都一样,但是价格差了一倍!可能有老鸟说镜头不一样(最大光圈不一样),什么不一样...,但是普通人在乎这些吗?如果理光坚持高画质,可以做到,但是高端市场已经饱和。它能和别人竞争吗?它输不起吗?另外,如果你能接受三星松下的质量,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凡事都有例外。理光突然推出GR-D,很不起眼,但是很受高端名流的欢迎。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它玩的是品味,不输给别人!

理光,带着一个老农的狡黠,在数码的大潮中,小而广。

然后,我列举了两对很有缘的品牌。

第一对:松下和卡西欧

要说几年前,松下什么都不是,但是它是从长焦开始的,从防抖开始的(不是最早推出防抖的,但是防抖玩的最好,现在看来DC不防抖都丢人)。现在其实是诸侯,长焦,广角,卡,家用,单反,到处出击,很滋养;而且和莱卡合作后,居然扯了虎皮,卖了高价,消费者却出奇的包容。你觉得奇怪吗?无论如何,它的路越走越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要说前几年卡西欧也是出名了一阵子,旋转镜头,变焦。它非常有趣,至少是DC市场的先驱之一。可惜现在是王小二的春节,而且一年比一年糟糕。当年很牛逼,包括专业机,长焦机,家用电脑。哪个离不开它?但自从高端P系列之后,我们的“关羽”去了“麦城”,现在只剩下卡片机了。当初很多专业的卡片机厂商都不屑一顾(比如我们的“阿逗”柯达和尼康)。现在大家都想往这里挤,很危险。卡西欧的路越走越窄——“请不要再伤害我”

第二对:三洋和适马

三洋只玩消费dc,西玛只玩单反。三洋以代工为主,业余爱好者顺便介绍剃须刀。他们打得不好不要紧,但是输得不多。重点在镜头上。为了配合镜头,他们顺便玩单反,卖的不好也没关系。反正他们要的是高低音音乐的效果。

我的评论:

佳能:齐祖,齐达内。佳能的地位就不用说了,就像齐祖在粉丝心中的地位一样。人不帅,步法不华丽。踩自行车就像踩旧车,但技术过硬,总能树敌。

尼康:更像卡洛斯,他一直想成为一名前锋。凭借他的重炮,左脚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索尼:万人迷贝克汉姆就不用说了,他的黄金右脚总能克敌制胜。他长得帅,迷倒了很多mm,一半精力花在球场上,另一半给了市场。

三星:德尼尔森,华丽的脚法,让人眼前一亮,却不能一直带来进球。

富士:更像希丁克。他的想法总是很不一样。别人搞技术,搞体能,他总能成功。

奥里伯斯:蔻驰·穆里尼奥,很有个性,爱指点江山,有很多想法,但结果总是不理想。你想在他手下踢球,标准只有一个:听我的话。

松下:更像是伊布。高中锋可以头球,脚也不差。他对此毫无办法。

柯达:后卫卢西奥,以前打前锋,在巴西强如浮云。只有打后卫,他才能偶尔进球。

爱国者:孙继海。我在英超一提高水平就想到孙继海,但是我不能一直打。太压抑了。

明基:郑智。明基之于中国,正如郑智之于英国。第二联赛很受欢迎,但有多少英国人知道他,或者只是想当然。

理光:米娅姆,美国女足专家,曾经是世界足球小姐。虽然是女的,但是长得不太好看。没办法和男足同台。大家总喜欢看男足,米亚汉的技术也不差,只怪性别歧视。

卡西欧:现在当年风靡一时的c罗是头号得分手,是足球先生,现在也不怎么好了。是旧的吗?

宾得:加斯科因,一个从来不缺乏天赋的球员,会被经验稍长的球迷记住他的右脚,不穿球鞋也能进球。他曾经才华横溢,但脾气古怪,场下反应不好。再加上抽烟喝酒耽误了生意,回头太晚了。他两年前来中国试训,中甲联赛并不看得起他。

司马:是奇拉维特,全职门将,偶尔参与进攻,也能进球,任意球技术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