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技术
2.多喂鲜嫩的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容易消化。草鱼食用鲜嫩的饲草,可以使草鱼生长更快,患病更少,减少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草鱼的饲料要尽量鲜嫩。饲草品种应为平行叶脉的长朱莉娅嫩草,不宜饲喂网脉草鱼。最好喂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草和采集的野生长叶嫩草。平时要观察草鱼的吃草情况,多喂些草鱼喜欢吃的草,满足草鱼生长发育的需要。3.适当喂草鱼。每天定时、足量、均匀的喂草鱼,把草料铺好,让鱼吃好。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鱼的活动情况进行调整。禁止饲喂存放时间较长、发霉变质的草料,以免草鱼感染疾病。4.根据鱼的大小用不同的草料喂养草鱼。草鱼在幼鱼阶段,口径较小,不能投喂粗硬的草料。宜饲喂浮萍、莎草等草料,或刈割后饲喂鲜嫩的长叶草。以后随着鱼龄的增长,口径会逐渐增大,可以过渡到饲喂常规鲜嫩饲草。一般传统的草鱼养殖模式是一年一季,人工割草,人工饲养,亩产在260-400公斤之间。这种模式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效益低。聊城市高唐县古河乡刘桥村退休干部刘雨晴,利用门前废弃多年的老湾坑,改建池塘2.5亩,采用人工颗粒饲料,一年养两季草鱼,亩产1.960斤,每亩纯利润3000元。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改造:选择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常年流水的池塘,水深在1.5 ~ 2m之间。
(2)池塘消毒:在鱼苗放流前65,438+05天,用7 ~ 65,438+00公斤/亩漂白粉用水清洗池塘,或趁热将75公斤/亩生石灰水泼满池塘。
(3)鱼塘放养:第一季在春节前后,水温6摄氏度。草鱼每亩600尾,规格350-400克/尾;适宜混养500尾鳊鱼,规格为200 ~ 250g/鱼;100有鳞鱼,规格300-400g/条;鳙鱼20尾,规格为150 ~ 200g/尾;鲤鱼100条,规格为100 ~ 150克/尾,以保证端午节前能全部上市。第二季,端午节后,600尾草鱼鱼种全部投放,规格为150 ~ 200g/尾。放养前用4%盐水溶液消毒0 ~ 15分钟,防止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菌。
(4)饲料选择和投喂方法:应选用蛋白质含量为28% ~ 30%的草鱼专用颗粒饲料。投喂方式在养殖前期为池塘中草、鳙鱼、鳞、鳙鱼总重量的2% ~ 3%,在l养殖后期应改为5% ~ 6%,每天投喂两次。
(5)日常管理:对于高密度集约化池塘,主要是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重点防止缺氧泛滥。
(1)补充新鲜水,坚持小流量昼夜充水,浮头严重时增加充水量。
(2)早巡塘轻佻头从早上5 ~ 6点开始,到早上7 ~ 8点太阳出来睡觉后消失,属于正常现象。沉重的浮头从半夜3点开始。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5 ~ 6点鱼就会死在池塘里。所以半夜三点从L床爬起来巡塘是必须的,尤其是小满和芒种两个季节。如发现浮头较重,应及时采取补充淡水、开启增氧机等措施,防止淹水。
(3)曝气器浮头适时开启,可在早上5 ~ 6点开启,8 ~ 9点浮头消失时停止。小满、芒中季节,如遇雷雨、闷热天气,应于半夜12启动,次日8 ~ 9时停止。
(6)疾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预防重于治疗”的方针。在池塘巡逻时,如果发现草鱼在入水口群集,鱼体发黑,则是该病的征兆。此时在池塘各处撒1 mg/L漂白粉2 ~ 3天,可使病害停止。一般在繁殖第二季不发病。春天
亲鱼养殖
1,及时改善鱼塘水质,合理投喂优质饲料,加强亲鱼培育。越冬后亲鱼塘水质普遍老化,呈弱酸性,当鱼塘水温逐渐上升并稳定到13 ~ 15℃以上时,应对鱼塘水质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用1/3淡水替换整个池塘;
(2)适当降低池塘水位,以利于池塘水温的快速升高;
(3)天气晴朗时,中午打开增氧机1 ~ 2小时爆炸;
(4)必要时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菌剂改善鱼塘水质。
2.提早开始进食,加速亲鱼性腺发育。
3.经常巡视池塘,避免鱼池浮头。育雏亲鱼耗氧量相对较高,需要在鱼塘水质中维持较高的溶解氧(4 ~ 5 mg/L),否则会影响亲鱼的发育和成熟。一旦池水缺氧,亲鱼就会上浮,影响亲鱼的成熟和产卵,甚至导致亲鱼衰竭,严重影响全年生产。
4.加强冲洗,促进亲鱼发育成熟。当水温稳定在65438±05℃以上时,加强水流对亲鱼的刺激,有助于亲鱼的发育成熟和成熟亲鱼的顺利产卵。
5.有效控制鱼病的发生,严格控制亲鱼塘的施用量。部分亲鱼越冬后可能发生冻伤和水霉病,应及时捞出病死鱼,避免水污染,并及时对整个池塘喷洒水磨净(100g/μm)防止水霉病,严格控制亲鱼池塘的施用量。农药的过量使用和过量施用会影响亲鱼的成熟和产卵,甚至影响产卵孵化的鱼苗质量。
成鱼养殖
1,春季经常出现阴雨天气,而且气压低,水体容易缺氧。此时水质管理的重点是:加强池塘巡查,注意鱼塘浮头现象,及时启动增氧机增氧;及时用淡水更换和填充鱼塘;视鱼塘水质恶化情况,全塘喷洒生石灰或微生物菌剂,改善水质,维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
2.春天过后,鱼塘水温逐渐升高,鱼开始进食。此时应尽早开始进食,投喂新鲜优质的饲料,保证鱼能提早开始进食,促进体质恢复,增强抗病能力,及时促进鱼的生长,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3.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越冬后,部分鱼类可能发生冻伤和水霉病,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水霉病:
(1)全塘撒水木净(100g/亩);
(2)宜将五倍子汁洒满池塘,使池塘水浓度达到4ppm。
夏天
1,池塘干净整洁。
一般每1至2年清理一次,清除10-20 cm的泥沙。在清除残渣和污泥的同时,每667平方米用75公斤生石灰消毒,彻底消灭有害细菌。
2、鱼类消毒
放养鱼种时,要坚持药物浸泡和消毒。一般用4% ~ 5%的盐溶液浸泡5 ~ 10分钟,水温10~20℃。
3.合理备货
应该做到:同一个池塘,鱼的品种和规格更多。一般吃鱼占总放养量的60%,多脂鱼占40%。有精耕细作和增氧机的要密植,否则苗要稀植。一般每667平方米水中投放800~1000条鱼。
4.饲养科学
投饵施肥时要坚持四观四定,即投饵要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摄食状况。同时做到定时、定位、定性、定量,保证鱼吃得饱、吃得鲜、吃得匀。
5、及时防治鱼病
必须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生石灰是预防鱼病的良药。既能防病,又能调节水质,促进鱼类生长。一般15~20天可以用一次。每667平方米每米水深可约15公斤。
6、浮头预防
盛夏闷热、雷雨天气,鱼容易漂浮,淹没池塘。晚上要加强对池塘的巡逻。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增氧预防措施。
7.有关注意事项
水池内禁止种植水花生、荸荠,禁止浸泡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