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注意事项3:在痛苦中感受快乐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健身过程就是一个适应疼痛的过程,伴随着疼痛,直到我感觉不到疼痛——请注意,我是用疼痛代替疼痛。以男性为例做减脂增肌训练,痛苦的体验来源于:

首先是跑步。平时会一边在跑步机上喘气,一边看里程数,算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机械的枯燥过程。如果速度再高一点,时间长达一个小时,就能感觉到肺部强烈的挤压感。

然后,增肌训练本身就是骤然撕裂肌纤维的痛苦,让细胞再生,等待新的蛋白质合成填补;

为了得到有效的训练,刚适应一个重量级的时候,就得马上加大负荷,保持在“痛苦”的状态;

最大的痛苦经历是训练后的几天。随着新肌肉的生长,你身体的不同部位轮流疼痛,甚至让你“行动不便”

……

请告诉我,当你看到上面的描述时,有没有什么场景被代入,甚至有一些“痛苦”的感觉伴随着自己?其实我说的都是痛苦的经历——但不一定会变成“痛苦”的经历!什么时候是痛苦的经历,什么时候是痛苦的经历?要看是谁,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在什么阶段。或者以我的经历为例:

健身之初,我确实感受到了更多的“痛苦”,原因如下:

突然想加一个心理上有抵抗力的生活安排;每天都要做很多机械枯燥的动作;

我还在心里嘀咕这个时间和钱花得好不好;

在实际运动过程中,我很少运动,但是刚上跑步机就找不到平衡感,第一次跑一个小时就会呕吐头晕;

刚开始的时候,当我举起器械的时候,我发现我连最低标准都举不起来(我以前从来没有习惯运动),对身体的疼痛和刺激让我想离开器械...

然而,到目前为止,情况是:

如果超过两天不去健身房,你已经有罪恶感,担心自己体能退步;

走在去健身房的路上感觉很迫切,听到健身房里的音乐细胞开始感到舒服和活跃;

15分钟热身跑结束不想下飞机,感觉不够爽;

训练器材还是感觉酸痛,但是绝对可以坚持;

训练的第二天,如果身体没有酸痛的感觉,我怀疑是不是训练不够...

和开始相比,这就像是在享受“虐待”,那么我是怎么改变的呢?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上的痛苦丝毫没有减弱,甚至有所加强,所有的变化都是心理上的,从痛苦到习惯再到“享受”——严格来说,这种享受有说服和催眠自己的成分,因为训练的不适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

那么我的心理调整过程是怎样的呢?首先,在前一个月还没有养成稳定的习惯,每次脑子里闪过懈怠的念头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和自己有两个对话:第一,恐吓。之前还没受够形象问题带来的困扰吗?再画饼,想象一下以后玉树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在女生中。好吧,我承认我这么想的时候真的笑了。我觉得这是一种不需要伪装的本能。

我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描述我的视力来应对训练时大量枯燥的动作和身体上的疼痛以及训练后短暂的身体不适,很快就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仍然必须相信我们对新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

在花钱的问题上——因为私教并没有少花钱,但是纠结只是在咬牙切齿的瞬间,然后你只会督促自己让它带来收益。至于时间的问题,我也做了一些调整,尽量用音频来解决很多我以前专心学习和观看的事情,也增加了一些音频学习的内容,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

但归根结底,以上调整只能管几个月,最重要的是结果带来的回报,最终会让这种自我训练行为长期稳定下来。只有瘦了3kg的脂肪,我才自觉地把健身当成一件“很严肃”“很重要”的事情。现在我整体体重下降了6kg,其中至少增肥了3.5kg,所以实际减脂差不多是10kg。同时,生活中的反馈是,“你真了不起。你是怎么做到的?”并问“你也教教我”——请原谅这个全民都是外貌协会成员的社会!

但是教练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幸运,能有效减肥。有的人在健身房五个月了还没瘦下来,甚至看起来很勤快。我相信对于反复减肥失败的人来说,除了方式、方法、精力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状态,不过以后我会用我的心理学知识来阐述。

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我在标题、开头和前面的陈述中,故意用了“痛”和“痛苦”两个字。不是我爱嚼字,而是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因为我以前听过)字差背后的玄机。之所以值得一说,是因为它不仅关乎健身,还关乎“健脑”、“强心”以及一切与成长有关的事情。

那么痛和不痛有什么区别呢?“痛”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感受,“痛”是一种主观的情绪反应。很多时候——或者简单地说是生物进化中的一种保护机制——让我们的情绪感受直接对“疼痛”这种生理感受做出反应,作为一种负面感受来警告身体有危险,需要做出改变。因为这种从神经到意识的反应循环几乎发生在不到0.1的美妙时间里,我们往往来不及分辨,就会以逃避行为迅速做出反应。

在今天的人类活动中,即使不再是原始的社会状态,即使疼痛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遭受了来自身体的真实威胁,我们体内古老的反馈系统仍然习惯性地做出“苦涩”的反应,企图迫使我们改变现状。如果一个人真的按照从神经到意识的反应,那么TA几乎很难成长。

毕竟我们是不同于普通生物的人类,只有完全放弃自由意志,才会陷入这种原始的反馈系统。其实,无论我们想做什么来提升自己,都是对现有舒适区的打破,打破这种状态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但只要不让意识认同,就不会变成“痛苦”。

当然,生活中,无论是生活在舒适区不改变的人,还是完全敞开心扉带着“痛苦”快乐成长的人,都是少数。大部分人的情况其实都是被动适应,因为完全无力反抗,被各种生活情境强行“强奸”。比如上学的时候,因为老师和家长的逼迫,带着“痛苦”的感觉学习;毕业后,我不得不顶着生存的压力去适应工作和职场,一步一步被逼着走。甚至结婚成家后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应付生活,一点幸福感都没有...

其实几年前,我也是这样一个带着“痛苦”被动成长的人。要在痛苦中快乐成长,就必须将意识与本能反应隔离开来,着眼于我们更长远的未来——你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看到什么?你现在所做的会导致那幅画面吗?我能更有效率,做更多的事吗?

只要你问清楚自己,其实事情会变得很简单:首先,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做出选择;其次,选择连续的、改进的重复;第三,默许并习惯付出痛苦的代价。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痛苦,很快就会看到阶段性的成果,最后你其实是快乐的。

我想,所谓成熟的人,TA不仅会主动接受一些痛苦的经历来换取成长,还会在面对人生中大多数痛苦的经历,包括事业受挫、失恋、离婚时,能哭能笑,为自己的下一步寻找指引。

我在健身中体验自己,体验生活,体验成长。我会以此为原点,持续真诚的分享。希望对你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