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大水面养殖罗非鱼?

具体操作如下:

1、池塘清理杀虫池塘清理杀虫的作用是杀菌、消除敌害、改善养殖环境,能有效防止大型猛鱼对罗非鱼的伤害,减少野生、杂鱼和放养鱼对饲料和水域空间的争夺。

2.通过养殖水质大、资金周转大的鱼类,辅以肥水养鱼,可以降低成本,抵御风险。在罗非鱼平均体重达到0.25公斤之前,可以通过肥水增加鱼的适口性基础饵料生物,降低养殖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粪便,包括牲畜粪便、绿肥等。,施用于水面前应进行消毒灭菌,并实施无害化处理。特别是禽畜粪便必须经过发酵分解,然后用1% ~ 2%生石灰水消毒,在禽畜饲料、药物、添加剂等源头进行控制,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粪便影响水质。水产养殖后期的水质培育,是指在鱼类捕捞前3个月内,可以不加施有机肥,水源好的大水面可以通过多注水来更换新水,水源不便的大水面可以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去除养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稳定水体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保持水体的新鲜和活力。 同时可以集中资金加强后期投喂,促进鱼类快速生长。饲料最好选择膨化料。由于大水面水深,罗非鱼如果沉到水底,很难正常摄食颗粒饲料。为了保证饲料不浪费,便于观察和饲养管理,建议选用膨化饲料。

3.选育高性比的优质罗非鱼是大规模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如果罗非鱼鱼种雄性率不高,放养4个月后,大量罗非鱼仔鱼自行繁殖,繁殖密度迅速增加,大量仔鱼消耗氧气和物质,抢占空间。因为大水面很难干糖,所以一般都是轮流抓。在实际生产中,一些肉食性鱼类(如生鱼、大鲵、淡水鲳鱼等。)可放归杀清,能很好地控制二代罗非鱼苗的过度繁殖。如果放养100 ~ 300条淡水鲳鱼,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4.合理的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由于大水面面积大,捕鱼困难,好氧设备难以完全配套,一般不建议放养密度过高,密度不宜高于1500条/亩。进行合理放养,大幅度提高产品规格,是水产养殖生产的迫切需要。罗非鱼的放养密度为65,438+0,000 ~ 65,438+0,500条/亩,淡水鲳鱼为65,438+0,000 ~ 300条/亩,鲢、鳙鱼为50 ~ 80条/亩,草鱼为30 ~ 50条/亩。养殖条件差的,主养罗非鱼不超过1000条/亩。实际生产表明,稀植的产量并不低于密植。经过稀植,很多大水面的亩产量都达到了2吨以上,产品规格和养殖利润同步提升,平均每亩利润2000元以上。

5.科学的收获大规模养殖的收获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鱼捕捞1天后3天不进食,1周摄食量异常。即使鱼吃了,材料的消耗也不增加。而且长期用网捕鱼容易造成鱼体损伤甚至死亡,鱼体逐渐变薄,贬值。所以要在时机成熟时快速捕捞,保证养殖收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尽可能一致,均匀投喂,保证大部分个体同时达到理想的商品规格;二是选择合适的捕点,投喂饲料的地方要定在容易抓鱼的地方,保证捕区的鱼比较密集。缩短赶周三是为了关注市场信息,争取在价格较好的期间及时收割。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