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养好鲤鱼,这七点需要记住!
养好鲤鱼要做到以下七点:
1,建一个池塘
鲤鱼塘宜建在无污染、水源丰富、远离城镇的地方,或废弃的池塘可以重建。
比如原来养殖螃蟹、青虾、甲鱼遗留下来的池塘可以重建,池塘面积约为1.5亩。如果废弃的池塘面积较小,可以适当扩大,池塘深度在2.5m左右,池塘的水排干后可以晾晒一周左右,撒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
2.繁殖条件
消毒后施肥,施农家肥600斤左右。然后用过滤器把进出口包起来,防止杂物进入池塘。排水口处的闸门前端也要包裹一层过滤网,防止鲤鱼逃跑。
把池塘里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再进行灌溉。灌溉后,约10天沉淀,然后用渔网隔离池塘,防止家禽进入池塘,准备放养鱼苗。
3、选择幼苗
在大型养殖场订购鱼苗时,应购买大小均匀、无病害、游动能力强的鱼苗。
购买的鱼苗要用笼子运输,运输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氧气,有利于减少鱼苗损伤。
鱼苗运到养殖场后,要做好临时饲养。首先,取出约65,438+00尾鱼苗进行试养,并在水中观察鱼苗。如果24小时内没有异常,就可以把鱼苗全部放入养殖场。
4.繁殖密度
一般情况下,池塘最好每亩养殖鲤鱼3000斤左右,可以搭配其他品种300斤左右的鱼。养殖量过大,容易发生病害,增加养殖成本。
鲢鱼和鳙鱼一般是混养,具体养殖密度可以根据地域、环境、气候、水质、养殖技术、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整。
5、定点投料
鱼苗放入池塘约10天时,不需要投喂。池塘里的浮游生物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食物供应。这期间要先准备好饲料,然后才可以对它们进行驯化饲养。驯化初期要把饲料投放到池塘的各个角落,之后当鱼苗适应饲料后,逐渐缩小投喂范围,加大驯化力度。完全驯化成功后,就可以定点喂食了。驯养繁殖有利于后期管理。
6、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主要是通过投喂观察鲤鱼的生长情况。如果鲤鱼胃口不好,每次只要几条鱼来吃,就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如果效果不好,有可能鲤鱼会出现症状,要及时用药治疗。
如果发现鲤鱼长时间停滞不动或浮到池塘水面用嘴呼吸,那就是鲤鱼缺氧,要及时补充氧气。
每天巡视观察隔离网是否异常,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7.越冬处理
冬天鲤鱼很麻烦。如果池塘结冰,就要及时用工具开一个氧气洞。下雨后要清理池塘中心,扫去宽约6m、长约10m的空旷地,有利于提高池底透明度,让鲤鱼正常越冬。
在农村,很多人会特意在池塘里养鱼,其中一般会有鲤鱼。想要养好,还是需要记住以上七点。做好了一般都能养的又大又好吃!
鲤鱼养殖要点到此为止。欢迎阅读Qinggua.com的其他农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