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链集体遇冷,零部件巨头迎来新一轮裁员。

刚刚过去的2019对于零部件巨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全球汽车行业集体遇冷,作为Tier?一个个的“巨无霸”终于结束了伯里克利一路高歌的时代。

曾经主导全球零部件清单的Mainland China、博世和ZF也在去年下半年削减了开支和工作岗位,收入预警的消息更是见诸报端。危机感上,大家纷纷下调中短期业绩预期,试图在行业剧变的前一夜艰难转型。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这种焦虑再次被置于放大镜下。就在最近,大陆集团无法应对疫情的影响。据德国媒体报道,该集团即将推出数亿欧元的成本节约计划,未来有可能进一步裁员,以应对疫情病毒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

几乎与此同时,ZF也宣布,由于疫情导致需求下降,公司计划到2025年裁员1.5万人,约占目前员工总数的10%。

这些曾经的强者,常年盈利的大玩家,之前比拼过,谁的刺刀更锋利,谁的拳手更厉害。如今在现金流和业务转型的压力下,大家关注的维度早就变了。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口袋的深度,盾的厚度,在保证基本盘的基础上谁能活的更久。

疫情正处于高峰期,鳄鱼也很焦虑。

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埃尔马?德根哈特在最近的一次内部视频会议中告诉员工,公司计划推出数亿欧元的成本节约计划,不排除进一步裁员的可能。该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决定很痛苦,但管理层别无选择。目前公司无法为部分岗位提供任何就业保障。

尽管大陆集团的发言人拒绝对该报告发表评论,但早在今年3月,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一些高管透露了通过考虑中期市场发展进一步削减成本的计划。

大环境不乐观。

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向欧洲蔓延,作为传统汽车产业强国,整个产业链发展急剧放缓,4月汽车销量甚至暴跌78%。这一方面与政府收紧经济措施密不可分,终端门店的关闭和周边国家的持续封锁也给销售带来了沉重打击。

安吉拉。默克尔)政府在德国推出了一项耗资6543.8+03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相关政策忽视了车企对政府激励和特殊待遇的诉求。

据外媒报道,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对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并不满意,他甚至直接表示一系列政策不会刺激汽车行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放弃了对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预期,不能指望政客们提供任何复苏帮助。”

就在最近,ZF发布了一份战略收缩备忘录。由于疫情对新车产销的影响,公司计划到2025年裁员65,438+05,000人,约占目前员工总数的65,438+00%。

ZF在给员工的邮件中宣布,此轮裁员将覆盖12000至15000人,其中一半将在德国。根据该公司最新的年度财务报告,到2019年底,他们在全球拥有148000名员工,这意味着近10%的员工将受到裁员的影响。

“由于客户需求的冻结,我们将在2020年出现严重的财务亏损。”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尔夫-亨宁?Scheider在一份电子邮件备忘录中写道,这些损失迫使他们在财务上独立,并开始处理现金流的潜在问题。这场危机将持续更长时间。即使在2022年,预计ZF也很难实现既定的销售目标。

这些过去从不缺钱的大玩家,现在因为资金问题,决心缩减业务规模,对一些非核心业务按下“暂停键”,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今年5月初,博世首席执行官沃尔克马尔?邓纳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疫情使汽车行业对自动驾驶和全球化等许多问题的长期预设产生了质疑,疫情的全面影响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全知晓。

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大陆集团原计划在2020年投资的新信息技术项目、扩大工厂产能的计划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部分投资已被暂时搁置。

目前公司无法确认重启这些关键业务的具体时间,但首席财务官沃尔夫冈?舍费尔对自动驾驶业务暂时停止持乐观态度。“如果L4和L5自动驾驶的投资推迟6个月,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市场,因为这个新兴领域的黄金市场要到10年后才会出现。”

黯淡的第一季度业绩

随着疫情的影响,零部件企业的财务数据非常惨淡。

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大陆集团销售额为98.4亿欧元,高于此前的内部预期,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11亿欧元。此外,集团本季度息税前收益降至4.3亿欧元,2019同期为8.2亿欧元,降幅达47%。

大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的环境仍然充满太多不确定性,例如生产中断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仍然难以预测,对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的负面影响超过公司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疫情封锁禁令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核心市场的影响,大陆预计第二季度的表现会更差。在第一季度投资减少26%后,他们将继续寻求20%的投资收缩。

截至今年4月,博世已因疫情被迫关闭全球约65,438+000家工厂。博世发言人曾透露,即使所有工厂恢复正常运营,每天生产3亿个零部件,冠状病毒危机也会在其他方面留下深远影响。

第一季度博世销量同比下滑?7.3%,最差的3?6月同比减少17%。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下滑影响,该公司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累计产量将下降至少20%。

法国汽车零部件巨头佛吉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其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65,438+03.5%,至43.3亿欧元。

今年3月,该公司放弃了之前的财务目标,申请了高达8亿欧元的贷款。根据佛吉亚的预测,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第二季度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这种被动局面要到下半年才会有所改善。

法国零部件巨头法雷奥(Valeo)也在4月表示,面对新官肺炎引发的产销危机,公司已采取大幅削减成本等措施。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他们的营收从2019年的48.4亿欧元下降到44.5亿欧元,同比下降8%。

该供应商表示,鉴于第二季度和下半年与疫情相关的不确定性增加,他们暂停发布2020年的任何业绩预测。截至4月,新冠肺炎危机已导致法雷奥主要市场的生产线和展厅关闭,其中亚洲(包括中国市场)、中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销量下降幅度最大。

尽管法雷奥的发言人在公布季度业绩时表示,该公司仍有23亿欧元的未使用信贷额度,有足够的预付流动性来抵御疫情危机。但在4月初,法雷奥获得了6543.8+0亿欧元的额外授信额度,包括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多位高管也已经接受了公司安排的降薪计划。

左手借款,右手收购

财务数据显示,博格华纳第一季度业绩不尽如人意,净销售额22.8亿美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65438+2900万美元,同比下降19%。

由于新冠肺炎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博格华纳还暂时将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的薪酬降低了约20%,并暂时将受薪员工的基本薪酬降低了65,438+00%。为了改善公司的现金流,该公司已于今年3月调整了循环信贷额度,将其提高至654.38美元+0.5亿美元,到4月底,博格华纳又获得了7.5亿美元的延期贷款。

尽管如此,博格华纳仍然表示已经和德尔福(Delphi?Technologies),他们预计将在2020年下半年之前完成对后者的收购。

对德尔福的收购将是博格华纳近10年来最大的一笔交易,旨在加强德尔福在电力电子领域的专业知识,优化博格华纳在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组合。业内普遍认为,收购德尔福巩固了博格华纳未来作为电气化解决方案完整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左手借贷,右手收购,博格华纳只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据汽车公社不完全统计,为了提前抢占电动化、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利益,零部件巨头们今年以来从未停止过并购和资本运作的步伐。

尽管面临着性能瓶颈和现金流问题,ZF在5月底以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商用车零部件供应商Wabco。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虽然两家公司早在2065438+2009年3月就达成了相关协议,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财务数据暗淡之际,ZF的收购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今年2月,法国供应商佛吉亚宣布完成对SAS的收购,以2.25亿欧元从大陆集团回购剩余的50%股份。

4月中旬,米其林宣布与瑞典初创公司Enviro签署长期合作意向书,拟收购该公司20%的股份,总额约300万欧元,成为后者的最大股东。米其林此举意在布局轮胎回收行业,为可持续的产品组合奠定技术和R&D基础。

收购和整合只是自我革命的一部分。

随着行业拐点的到来,零部件巨头开始不断“瘦身”,出售或剥离那些中长期战略规划中不重要的部门,以集中资金。这也催生了韦纳(奥托立夫前电子事业部)、德尔福科技(德尔福前动力总成事业部)、安多图(江森自控前座椅事业部)等新兴公司。

当然,在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下,类似的剥离动作往往不易一帆风顺。以大陆集团为例,他们一直在准备剥离其动力总成部门。他们原本希望在今年上半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但由于利润大幅下滑,他们不得不将相关上市计划推迟至2020年。

不料,新冠肺炎重创整个产业链,公司董事会不得不做出最坏的决定:决定今年暂时不实施分拆计划,待市场和资本环境好转后再另行考虑。

在传统燃油时代,牟取暴利的零部件巨头就像高速行驶的公交车,一直在平稳的轨道上享受着业界羡慕的待遇。

然而,在增长引擎熄火的当下,这些高速客车不得不在“新四化”的转折点上调整轨道,扭转方向,甚至不惜变卖资产轻装前进,以应对转型带来的技术和资金危机。

新冠肺炎的出现让处于转折点的公交车再次陷入泥潭,无法继续保持过去的高速运行。走出泥潭的努力,不仅考验决策者的格局,也关系到企业在技术、战略、资金上的实力。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评论”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访问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