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出现文艺复兴?

小平说,人权首先是生存权。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为了生存和食物而奋斗的历史。大多数时候,中国人都在挨饿。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因为大量的人在造反之前没有饭吃,中国的解放战争也是如此。90年代以前的人见面你吃吗?肚子吃饱了,还有其他需求。这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是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只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尊重尊严、自由、平等和自我实现。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中国虽然地处温带,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但是,和庞大的人口相比,就是沧海一粟。不说别的,单说耕地,中国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适合农耕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狭长地带。自古以来就有三山四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中国人解决好吃饭问题并不容易。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同年份夏季风和冬季风不同势力的对比,导致东部地区每年总是出现这里旱那里涝的现象。不管是旱还是涝,对粮食产量都有负面影响,也让相当一部分人吃不上饭。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众多,威权管理更有效率。所以,中国人崇拜权利,向往权利。集权统治导致一部分人多吃多占,一方面路有冻死骨,一方面朱门酒肉臭。大多数人不会觉得这不可思议。当权者剥夺了大多数人的食物,让他们没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

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大的欧洲处于稳定的西风带,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几乎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历史上很少发生洪水、干旱或火山地震(南欧较多)。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没有大型山脉阻挡。携带大量水蒸气的温和西风可以将水带到欧洲腹地,因此欧洲很少发生饥饿。偶尔人口比较少,没有基本生存的威胁,自然有追求高层次精神的需要,所以他们在政治、哲学、艺术、科学方面都有发展的可能。

五四运动为什么流产?因为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不再卑微的人有多子之福),中国人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独立、科学民主、高品质生活、艺术社会的平等和包容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