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增加28000家芯片公司!千亿造芯工程停了,为什么烂尾频频发生?
任三天参观四所工科大学;
中科院宣布进入光刻机;
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芯片大学;
2020年上半年,全国约20个地区开展半导体项目,总规划超600亿;
从2014年6月到去年年底,约有50个大型芯片项目立项。按照各自的规模规划,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超过300亿元,总资本超过1.7万亿元。
国内制芯热情不断,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未完工的制芯项目却频频出现。发展之下,是不是“虚假繁荣”?
也许美国没有想到华为要被制裁成为第二个中兴,但是华为没有妥协。相反,中国出现了“造芯”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企业2.8万家,平均每天新增150家。看起来国内的核心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仔细看,这些公司并不是全新的公司,而是一些成立多年的公司。仔细看,他们并不都是建芯,只是业务刚刚发生了变化。
你为什么这么做?在新的Z政策的带动下,他们的市值会上升,很多人想通过将经营范围改为与集成电路相关的范围来发财,这样就可以享受一些Z政策。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这28000人中有的专心做芯片,但和浑水摸鱼的人比起来,就“可怜”了。真正搞科研的得不到投资,浑水摸鱼的却能得到巨额投资,找到了制芯发展缓慢的原因。
除了一些改变了经营范围的企业,国内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制芯项目,而且不止一个。
最震撼的是武汉洪欣项目,14nm起步,随后建立了7nm产业链。项目预计投资128亿,到2019 * *投资153亿,掌门人是姜尚义(曾任台积电CTO),最看重张忠谋。
我以为涨了,结果被网友曝出工程款41万,还抵押了国内唯一的7nm光刻机。文件显示“未开封”和“全新,未使用”。
很多人都知道国内有7nm的光刻机,可能就是从那里得到的。
不过,武汉洪欣项目并不排外,还有南靖德科码、怀德半导体等。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就在最近,盖委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新闻发言人孟玮回应称,我国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人才的“三无”企业加入进来,一些地方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
事实上,核心建设项目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项目,不仅是资金投入,还有人才投入和时间成本,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了那些浑水摸鱼或者资金链断裂之类的问题,中国芯的崛起之路在哪里?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任和国家的一些行动中看出:人才投资。
任多次到国内高校考察,中国芯的未来可能就在这些课桌和实验室里,而中国也在南京成立了第一所芯片上的大学,抛开其他课程,以芯片为中心讲课。这个目的就更明显了。而且今年国家单独把集成电路拿出来作为一级学科。种种事件表明,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核心建设热情,其根源都是人才。也许华为海思在这一点上更有发言权:打造华为王牌麒麟芯片,前后花了16年,2万人才。
老话说得好,骡子出来遛遛,大浪淘沙,优秀的企业必然会沉淀,而这些企业可能就是中国芯发展道路上的主力军!
表面繁荣,浑水摸鱼终将被揭开,扎根坚持的人也会有所成就!
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加油,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