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技巧和动作身体的表达?

第一,持有流行唱法的人,要了解和熟悉科学发声方法的* * *通则,努力改变自己自发的发声习惯,把自己习惯的发声方法纳入科学发声的轨道。其次,从* * * *的科学发声规律出发,试图为通俗唱法的声音个性寻找依据。也就是说,你每唱一首歌,都要从发音、唱位、气息流动等方面为流行歌曲的演唱找到合理性。改变单纯模仿或盲目用声的习惯,从感性用声转向理性用声。再次,通俗唱法,无论科学与否,早就形成了一种用声的体裁,被绝大多数业余声乐爱好者所接受。因其知名度、人气和独特的演唱个性,也在各种比赛和专业声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不可否认,这种唱法一定有其独特性,应该引起我们声乐界的重视。下面就流行唱法的声乐特点谈几点个人看法。1.呼吸是根本“气是声之本”“呼吸是歌唱的动力”。通俗唱法作为声乐演唱艺术之一,也离不开气息的支撑。气息在流行唱法中的应用,在与歌曲情感、歌曲风格相结合时,更具独特性。【呼吸表现】不同的歌曲内容包含不同的情绪。通俗唱法非常注重歌曲情感的强化和外化,气息的运用是关键。比如在表达非常悲伤、深沉的情绪时,声带有意不完全闭合,产生一种像漏气一样的嘶哑声音,并将这种嘶哑低沉的声音色彩加以夸张和外化,让听众(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情绪。在歌曲《烛光下的母亲》中,可以用沙哑的声音唱出“口”和“咽”这两个字来表示主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以加强声音的感染力。再比如强烈的抒情性。在表达一种对美好感情的追求和记忆时,气息的运用要轻柔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的协调。这种声音色彩柔和醇厚,对呼吸的控制和运用体现了发声技巧。比如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唱《亲密爱人》《爱的箴言》《我是真的》等歌曲。另外,在表达激烈、粗暴的情绪时,呼吸的深度和力度一定要加强,在腰部横膈膜处形成强烈的紧张状态,这样声音才会有爆发力,发出几乎像哭一样的嗓音颜色。比如电影《红高粱》里有两集:妹子,大胆往前走,好酒歌等。在这两首歌中,旋律已经退居次要地位,情感的表达近乎自然,也就是人在体力劳动时紧张而兴奋的第二种呼吸状态。至于欢快轻松的情绪,要求气息的流动要轻快流畅,不要太深,不需要更强的力度,比如《射雕归来》、《茶山情歌》。【关于“气声唱法”】流行唱法中呼吸的另一个特点是“气声唱法”的运用,它不仅丰富了流行唱法的表现力,也为声乐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段,“气声唱法”是一种不遵循发声规律,将空气与声音相结合的风格。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当气息振动声带时,两个声带要闭合才能发出声音,声音比较强,声音比较大,而“空气声乐演唱”就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空气流过没有充分振动的声带。在这种声音中,由于气流声明显,声音的色彩略显暗淡、虚幻甚至嘶哑。这种声音比较自然亲切,特别有感染力。李谷一在“空中唱法”的运用上成绩斐然,她演唱的《乡恋》(电视剧《三峡传奇》插曲)和电影《小花》插曲《荣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声带】在通俗唱法中,声带的主要作用是发声,即当气流振动两条声带时,它们闭合而发声。但为了表达歌曲的某种特殊感受,或者表达歌曲的某种特殊风格魅力,当空气振动声带时,两条声带可以闭合一部分,让另一部分不闭合,造成漏气。这时候声带的作用不仅仅是发音,还有表达情感或风格魅力的作用。如前一节“气声唱法”所述。【喉咽软腭】在歌唱腔中,喉咽腔为优势腔。喉咽腔在流行歌曲的发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喉咽腔的声音自然质朴,可塑性强,流行唱法的声音应用更注重自然或半自然的声音特征。换句话说,通俗唱法中,喉腔比女声大。感情深的歌,有些内容也比感情欢快的歌声音大。前者如红旗飘飘,掌声雷动。后者,比如《告诉我》和《童话》。此外,喉咽腔的开闭状态随着演唱风格和音乐流派的不同而不同。软腭的状态与喉和咽的开合密切相关。只有咽喉腔打开,才能要求软腭的状态。流行唱法不需要有意抬高软腭来制造高位振动。任何学过声乐的人,都会灵活而熟练地运用软腭,表现声音素养,保护声带和喉咙,同时增强歌曲的表现力。软腭的灵活运用有以下几种情况:用强音演唱时,软腭可以随着喉咙的打开而自然上扬;唱高音时,软腭也可以适当抬高。这样可以分解一些强气流对声带和喉头的冲击,扩大振动范围,减少喉头的压力。但是,* * *的重点不应该全在凸起的软腭上。这是因为软腭抬起后,高位的* * *曲和喉头的颜色不一样。如果完全在高位演唱,就会失去通俗唱法的嗓音特点。所以即使软腭抬高,也只能巧借,喉咽腔主导唱腔的位置还是要保留。比如《问千遍》(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男高音达到BB2,用真实的声音进行通俗唱法难度相当大,但如果用一点高位* * *和气息的有机配合,男高音会更好。刘欢的演唱达到了最好的效果,既保持了通俗唱法的风格,又表现了高音的色彩和情感,显示了他在运用发声方法上的深厚功底和对通俗唱法高难度技巧的把握。软腭的灵活运用也体现在抒情性很强的流行歌曲中。抒情歌曲讲究声音的柔和、圆润、松弛、流畅,不需要强行收紧喉咙,而应放松形成中空状。此时,如果将软腭抬起,将声音控制在软腭和咽部,使气息均匀流动,声音必然会出现抒情的色彩。这当然要看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情歌更柔和醇厚。歌颂祖国、怀念家乡的歌曲更被深深推崇,那么软腭的状态就可以微调,以表现出声音和色彩的不同。3.语言的特点流行歌曲中的语言是建立在简单的基础上的。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很多歌曲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的人的生活、思想和感受,大多以平实直白的方式出现,一般没有太多的修饰。最近出现了散文式甚至完全口语化的歌词,为流行歌曲的演唱艺术增添了新的风格。不过大部分歌词还是比较规范文艺的。咬字是流行歌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中国的流行歌曲中,普通话是流行唱法的主流,包括大陆创作的歌曲、部分港台歌曲以及用普通话演唱的粤语原创歌曲。演唱中国大陆创作的歌曲时,发音大多规范,强调“发字、回韵、收声”的过程,字正腔圆,不做作。粤语歌应该有很强的南方风格,但语言不通也让内地观众难以接受,所以有人把粤语翻译成普通话来唱,但由于语系不同,发音规律差异很大,所以还是很难达到粤语演唱的效果。可见语言对流行唱法的重要性。咬字清晰、音准准确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还有一些学过美声的歌手,往往不注重咬字的力度,或者不习惯再咬前缀(声母),而过于注重追求声音的效果。所以在唱流行歌曲的时候,感觉风格不强,韵味不足,甚至大大削弱了歌曲的感染力。流行歌曲的歌词一般比较生活化、口语化。即使是富有诗意、寓意深刻的歌曲,也是从歌曲的整体氛围来刻画和追求的,而歌词本身也尽可能口语化、生活化,所以要注意歌词的语言性。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曲都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氛围,但歌词还是非常通俗易懂,没有刻意雕琢。流行歌曲中有很多具有一定艺术技巧的歌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歌词很老实,很平淡,甚至不讲究节奏和押韵。没有音乐的帮助,简直就是在说话。当然,由于流行歌曲创作的不规范和强烈的自我参与意识,各种创作现象都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基于流行歌曲歌词的口语化和生活化特征,我们应该在流行歌曲的演唱中展现歌词的语言特征。比如歌词的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停顿,语气的鲜明和准确,连贯性和整体性都要通过把握语言特点来表现。声音定位训练“声音”在“通俗唱法”中很重要。“声线”,通俗地说就是声音的线条。无论在中音区、低音区还是高音区,演唱都要相对统一,音质和音色(声音的粗细、亮度、宽度等。)和适当的声音张力和声音的振动频率。只有这样,歌曲才能优美动听,“听者”才能感到舒服,才能体会到音乐给人的“享受”。“声线合一”的概念就是完全靠流行唱法来唱同一首歌。绝对不能在容易唱的区域用“通俗唱法”,在一些难唱的区域用“美声”或“民族唱法”,让一首歌“支离破碎,缺乏韵味”。2.咬字和押韵训练与“美声”和“民族唱法”相比,“流行唱法”的咬字和押韵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美声唱法的咬字和用韵是以* * *明为基础的,民族唱法的咬字和用韵总是要求声音的明亮,而通俗唱法的咬字和用韵更接近“自然说话”。可以形象地定义:“唱流行歌曲”就是“美化言论”。人正常说话时,音域(音乐术语叫“音域”)变化不大,而唱歌时音域宽达“两个八度”,甚至“三个八度”,“唱流行歌曲”也可称为“艺术说话”或“在音乐状态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