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笔记:《瑜伽经》和《博伽梵歌》中的“三身五鞘”

【文章来源-豆瓣@温馨】

“三体五鞘”是瑜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瑜伽经》中就有提及。真我不是肉身,而是灵魂的包裹(阿特曼)。* * *有五层,称为五鞘。在学习五鞘之前,我们也要了解“三体”。

三具尸体:

1,粗糙的身体

它包含五种元素:土、水、火、空气和以太。它与中国传统的金木火、水、土相似或对应。其中土含金,火含木,土、水、火、土含金木五行。《瑜伽经》中也提到了两种微妙的元素,气和以太,气是空气,以太代表声音和空间。

人体有三种体质:风、火、水。土在筋骨,火在胃(木亦藏火)。

大多数人练习瑜伽都是这个水平,包括体式和呼吸。

2、精微体

精微的身体包含头脑、智慧和虚假的自我。

心灵是指人的情感。

智力类似于知识、认知、“是非、对错、好坏”等外在现象,也是主观的,就像心智一样。遇到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开心,有的人不一定开心。有些人对同一件事感觉良好,而有些人则不。

假我对应真我(灵魂),比如我是学生,我是领导,我是……这些都是假我。假装我是对真实自我的错误认识,你说你现在是领导,也许两三年后就不是了。在某些人面前你是领导,但在另一些人面前你是下属。你是你妈妈,你妈妈的女儿。这些身份不是真实的、永恒的概念,而是暂时的、容易改变的,也是对自己的错误认识。

3.因果体(业力体)

前世行为——今生业力(灵魂是真我)——来世后果。

更多的是指藏在我们身体里的业力,比精微体更难看到。有时候我们听说有人能看到别人的前世和前生。这种人不是没有,而是很难遇到,而遇到这种说法的人99%都是骗子,因为真正能看清原因的人很少被拿出来,他们说的话往往是为了让人相信他有超能力。

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在意自己的前世,只需要看看今生的“因缘”就可以了。《博伽梵歌》说:好的结果有几种,比如一个人出生在一个富有或道德博学的家庭,英俊或美丽,或受过良好的教育,或品行端正,这些都说明他上辈子积累得很好。

当你说“我的灵魂”时,你实际上可能指的是你的头脑、智力或虚假的自我。因为在瑜伽中,灵魂就是我,就像没有“我的自我”这种东西一样。

三体和我们练瑜伽有很大关系。经常有人问:“我可以练瑜伽吗?”因为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身体素质不够,但是能不能练瑜伽,不仅仅取决于粗糙的身体,更取决于精微的身体,是否有志向,是否有智慧,是否有努力的方向,是否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念和认可。此外,还与因缘有关,也就是说,要看前世或前生是否有足够好的因缘或精神滋养,才能进入瑜伽的世界,也就是俗称的“是否有缘”。

五个护套:

刀鞘像刀鞘。它不是剑本身,而是一个外壳。同理,瑜伽经中提到的五鞘,也不是灵魂本身,而是包裹在外面的五层外壳。灵魂在《瑜伽经》中被定义为“纯意识”。

1,食鞘Annamaya Kosha(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安娜在梵语中是食物的意思,玛雅是幻觉的意思。大部分人生活在食物的层面,可以说更多的是物质享受。Annamaya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所有的身体感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

换句话说,我们在练瑜伽的时候,很在意能不能把身体的美展现出来,这也说明我们练的瑜伽是身体层面的,我们会更在意练完瑜伽之后皮肤是不是更好了,脂肪是不是更少了,身体是不是更热了。

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在练瑜伽的时候,更多的是从食物中吸取能量,比如他必须有什么样的饮食,应该控制多少热量。

其实瑜伽更多的是纠正人对虚假自我和外界食物能量的依赖。现在流行的瑜伽禁食疗法也是这个意思,但大多数人不是想实现,而是想排毒。斋戒并不是一个超越安娜玛雅水平的人,只是适当降低对食物的执念,使人不会“多餐不得不吃,无肉不能活”。如果过分,也是不合适的。

这与“瑜伽八大分支”中的“规范与节制”相对应。

2、气能鞘Pranamaya Kosha(通过呼吸和摆脱食物持久性获得能量)

普拉纳,呼吸,气能量。当一个人摆脱了食鞘的执着和依附,就可以从空气、阳光、水中获得能量,然后就可以进入气能鞘。禁食可以作为一种改善气的能量鞘的方法。

气能量鞘是庞大身体中更细微的部分,包括静脉、脉轮、遍布全身的各种能量流等等。但仍然不是自我。

3.精神鞘Manamaya Kosha(从情感或信仰中获得力量)

?法力,心脏。内心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从中获取能量。当有些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或强烈的斗志,他们可能没有食物或力量,但他们可以做通常很难做的事情。一个孩子在失火的时候带着生病的父母出门,事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力气。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心情是一样的。

信仰和情感既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束缚。普通人被食物束缚,死死抱住那一层。一个正确的修行者可以汲取气的能量,但他也可能被这种能量所束缚。继续练习,他可能会意识到食物没那么重要,身体没那么重要,甚至精力也没那么重要,他会开始培养自己的心智。

《瑜伽经》里的第一句话就是,瑜伽就是控制思想的波动。当思想的波动也能被控制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4、意识鞘Vijnanamaya Kosha

这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只有明师才能做到。现代瑜伽士很难达到这种程度。

迦娜是知识,维那那是意识,对生命和宇宙最高真理的理解。但这只是一个包裹着灵魂的鞘。但是,维诸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人生的支点。

《博伽梵歌》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出生在无知的黑暗中。是精神导师用知识的火炬擦亮了我的眼睛,我向他致敬。”

当一个人得到了Vijnana,就意味着他已经“开悟”了,这需要一个灵性导师的指导。在传统经典中,“灵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词,可以在精神上有所启迪,至少他的个人修行是超越维诸那的。灵性导师也被称为“古鲁”。他是你人生的方向,对你人生的起起落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跟一个“教练”或者“老师”给你上了几节课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5、欢喜鞘Anandamaya Kosha

阿难达玛亚的永恒喜悦是指在修行过程中,基于智慧意识的超越心智和智慧的精神喜悦的体验。这是最接近灵魂的鞘,最后我们应该通过它知道本我阿特曼的存在——永恒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