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芭蕾的基础知识?
芭蕾是一种规范的艺术。
世界上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规则。比如你需要知道什么是角球,越位,点球等等,简单来说就是了解现代足球比赛。看多了,爱看了,就会慢慢从一个业余爱好者变成行家,甚至成为真正的粉丝。
要学会欣赏芭蕾的艺术,你还应该了解一些芭蕾的基本知识,多看一些表演,或者多听一些录音和录像,这样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芭蕾舞迷。那么芭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们概括为八个字:开、紧、直、正、轻、准、稳、美。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每一个芭蕾舞者的基本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我们在欣赏芭蕾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时必须了解和理解的要领。
打开。指的是腿部向外打开,也就是从大腿根部开始将腿向外翻至最大。这不仅是芭蕾的基本美学特征,也是人们从人体结构角度逐渐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人的腿向外翻,可以大大增加空间活动的范围,可以做很多正常情况下根本做不到的动作。比如侧身抬腿,同时保持上身与地面垂直。
一般情况下腿只能抬到90°,芭蕾有五种脚的基本姿势,都是以上面的开口为基础,如图1 ~ 2。
因此,很多芭蕾舞演员“染上”了一种职业病,走路有点像卓别林,脚向外卷,显出大身材。
紧张。就是拉伸脚的意思,最好是让脚面凸出来增加脚型的美感和脚的表现力。同时,伸脚运动可以增加踝关节的力量和柔韧性。比如跳跃动作,双脚离地时要绷得很直很尖,让整条腿的线条看起来很美很流畅。这和体操运动员、跳水运动员对脚的要求是一样的。
直男。意思是主腿(支撑腿)和伸腿(力量腿)的膝盖要直。换句话说,最大限度地拉伸双腿的肌肉。以最常见的芭蕾舞蹈《第一阿拉贝斯克》为例。尽量向外翻,膝盖伸直,左腿向后抬起90°。尽量向外翻,膝盖伸直,如图3。伸直膝盖主要是为了让芭蕾中的很多舞蹈达到舒展,线条长,视觉造型完美。这里说的直,在第二、三、四支阿拉贝斯克舞的插画中也可以找到。
站起来。意思是身体要挺拔,身体重心要准确地放在两条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要求演员收腹扩胸,绝对不能撅屁股,绝对不能弯腰驼背。演员不正确的体形或重心会影响各种舞蹈动作和技术的准确完成。
光。它意味着轻盈自由地舞蹈。比如跳跃的时候,推地落地的时候最好不要听到任何声音。同时,你要轻松地跳舞。即使演员很辛苦很累,也尽量不让观众看到,感受到。
准。是指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和舞蹈的规范要求。例如,在芭蕾舞中,手臂的运动有严格的规则。即使在做高难度的技巧时,也要求演员的手臂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绝不能精神错乱,胡乱挥舞。再比如芭蕾舞演员经常在空中做两圈的技术,要求演员在空中完成720圈后,从准确的五个地方起跳,然后落到准确的五个地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净准确的动作。
稳住。意思是要稳,要卖。比如芭蕾中有很多旋转动作,要求演员在旋转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结束旋转时要稳稳地停在一个舞蹈姿势。如果演员转的时候东倒西歪,停的时候又不停,那么这种旋转不仅不美,也是失败的。再比如一个女演员经常需要一腿一脚的停下来跳舞,所以如果她在停下来之前摔倒了,也会毁了观众的好印象。
美女。意思是舞蹈要美,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舞蹈风格,每一个动作过程都要美。芭蕾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它既像时间艺术-音乐一样受到时间的制约,也像空间艺术-雕塑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它又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芭蕾是对美的要求最高的艺术,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最美的艺术。在最美的艺术中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芭蕾也是一门非常残酷的艺术,人们普遍认为跳舞很有趣,跳跃,放松,其实不然。芭蕾舞对演员的身材要求很高,所以选材非常严格。中国的芭蕾学校一般都是招生的。
9 ~ 11岁的孩子要求身材匀称,身材修长,头小,脖子长,柔软度好,开放性好,脚高,四肢长,腿美,臀部小,长相可爱等等。甚至需要了解父母的高矮胖瘦,作为预测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考。即使每年全国招生,也很难找到20个理想苗。
学生入学后,要经过数年的严格训练,才能成才。其中,最优秀的要经过2-4年的大学或本科学习,才能成为独奏者。在这10年里,他们不知道要流下多少汗水和泪水,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他们常常磨破脚趾头,流血不止),磨破了多少双训练鞋,他们要把同样的基本动作重复上千遍、上万遍才能展翅飞翔,把芭蕾的美奉献给观众。因此,芭蕾艺术是重体力劳动和高脑力劳动的结晶。
芭蕾舞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技法和技巧,但芭蕾的技法和技巧是世界公认的最难也是最难练的。比如芭蕾女主角经常结束的地方。
32次鞭打。她要用一条腿的脚尖连续转32圈,另一条腿要做32个鞭子一样的动作。在转的过程中,脚尖着地面积只比一枚5分硬币略大,而且完全不能动,还得非常标准漂亮。这个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
芭蕾舞的技术和技巧包括旋转技术、跳跃技术、脚尖技术、控制技术、二重奏托举技术等。一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必须全面掌握这些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很高的艺术素养,比如乐感、舞蹈感、表演感等。他不能只关注技术而忘记艺术,也不能强调没有技术的艺术。完成高难度技术时,真的很难留下紧张的痕迹。我们在欣赏芭蕾舞的时候,也可以关注演员的技术和技巧的熟练程度和水平,并据此评价他们的技术和艺术素质。很明显,如果一个演员失误很多,那么他的技术水平不算太硬,或者一个演员表演得很好,但是他不会表演,那么他的艺术素质很差,缺乏艺术细胞。这些问题很容易让观众在欣赏中发现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芭蕾是一门多媒体综合艺术。
芭蕾艺术是一门集舞蹈、音乐、文学、戏剧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欣赏和理解它。很多芭蕾都是根据文学名著或者童话传说改编的,这些文学名著或者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所以观众更容易理解这些舞剧的戏剧性情节。即使是我们不熟悉的舞剧,一般也可以在演出前在剧场买节目或者说明书。我们只需要花三到五分钟阅读说明书,就可以大致了解舞剧的内容。此外,舞剧的布景和灯光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剧情的环境和时间。比如剧情是发生在茂密的森林还是美丽的花园,是发生在舒适的家中还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是发生在凌晨还是深夜,是现代还是古代,等等。演员的服饰和妆容也能提醒我们,人物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王子还是农民,是黛玉还是鸣凤,等等。舞剧音乐中各种人物的主题旋律和情感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启发我们理解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情感起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天鹅湖》中的王子有自己的音乐主题旋律,白天鹅奥格塔也有自己的音乐主题旋律。当我们听到这些旋律的时候,我们会知道它们正在出现。而这些主题旋律,时而温柔抒情,时而焦虑,时而高亢悲壮。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捕捉到大师们内心情感的变化,把握戏剧情节的脉络。再比如《天鹅湖》第四幕里叫风暴的那一幕。作曲家通过音乐的快速起伏营造出一种暴风雨的氛围,舞台上的布景和灯光更是增添了这种批判的氛围,就像我们在天鹅湖上的暴风雨中,与王子和奥格塔一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各种感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悲惨的场景。
因为芭蕾是一门多媒体、综合性的艺术,某种程度上比音乐和艺术更容易理解和欣赏。所以,我们年轻的朋友们,不必把芭蕾视为一门深不可测、神秘莫测的艺术。
4.芭蕾是一门擅长抒情,不擅长叙事的艺术。
任何事物,包括艺术,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芭蕾(包括其他舞蹈)最具表现力和抒情性,但它是不能直接表达某种思想或直接讲述一个故事的艺术。比如,我们不能用舞蹈直接说出“我爱我的祖国”这个非常简单的想法,而只能通过舞蹈间接表达我们对故乡土地的眷恋,对祖国山河一草一木的深情。这可能就是人们欣赏的时候觉得有点吃力的原因吧。当我们欣赏芭蕾舞时,我们都可以像听音乐、看戏剧和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参与它的创作过程。一部芭蕾作品首先要经过导演的创作,也就是曾经的创作。舞者要在通过排练和表演实现编导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当导演和演员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观众时,我们就进入了第三个创作阶段,即在接受舞台传递来的信息的同时,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想象。重要的是参与,重要的是你得到了一种艺术享受,一种美好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满足。我们不必强迫自己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芭蕾迷,但我们也相信,只要你能多看几遍芭蕾,你就会被它迷住,因为芭蕾是最美丽、最崇高、最迷人、最放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