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是爷爷和奶奶的故事。
那时候我和妈妈总是搬个凳子,坐在我们家门前的树下乘凉。
乡下的夜晚非常安静。我靠着妈妈,看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把我和妈妈拉长了很久。远处不时传来蟋蟀的叫声,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萤火虫在我和妈妈面前飞舞。
我妈妈总是给我讲关于我祖父母的故事。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徜徉在妈妈的故事里,很快就睡着了。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窗外已经是白天了。
当初不以为然的故事,很多年后在其他地方经常被想起。想想我母亲和父亲悲伤的脸,还有我祖父和祖母颤抖的身影。
爷爷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他是我曾祖父一个人带大的。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爷爷十二三岁就得学会自立。
我曾祖父是个小商人,东奔西跑。他经常需要离家出差,有时一去就是一个月,只留下爷爷和小他几岁的妹妹。
爷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直到有一年,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是关于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姑姑。我奶奶感染了水痘,一直发高烧。当时她只能靠喝中药来调理。顾老的水痘不是很严重,但是高烧不退。喝了一周中药,高烧退了,变成了低烧。
低烧的第二天,顾老感觉好多了,也没在意。于是她带了一盆衣服,和村里的朋友一起去河边洗衣服。谁也没想到,洗完衣服回家后,谷牧突然抱着盆栽倒在了地上,随后持续的高烧夺走了谷牧的生命。
医生介绍,高烧的孩子不能去河边玩水,很容易受到冷水的刺激,再次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奶奶就是这样被带走的。
那段时间,我不时听到同村的人在议论:“哎呀,多好的姑娘啊,就这样没了,真可惜。”
后来因为曾祖父做生意,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定居在了一个新的村子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爷爷和一个女孩结下了缘分,后来这个女孩成了我爷爷的妻子,我奶奶。
那时候我爷爷二十岁,跟我曾祖父在这个地方定居没多久,就遇到了我奶奶。那时候我奶奶还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
当时我爷爷卖完东西赶回家,路过村前的马路时,正好看到一个小女孩在陡坡上摘酸枣吃。爷爷只是看了一眼,就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听到小女孩在哭,于是爷爷回头看小女孩,发现小女孩捂着脚在哭。
看到这种情况,爷爷很热情的问怎么回事。原来,小女孩在摘酸枣吃的时候滑下陡坡,脚被石头砸伤了。
面对小女孩的哭喊,爷爷不知道该怎么办。没办法之后,他问了小女孩的家在哪里,打算送她回家。问了一下,没想到小女孩和她爷爷住在同一个村子。于是爷爷帮着小女孩送她回家。
从那以后,我爷爷跟着我曾祖父到处跑生意,很少再见到那个小女孩。只是偶尔路过小女孩家,跟她们家打个招呼。
大约一年后,我的祖父和曾祖父再次离开他们的村庄,在其他地方定居。我爷爷25岁的时候,我曾祖父就开始考虑给我爷爷找对象。我来来回回找了很久,相亲几次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更多的原因是爷爷家里穷,除了住的地方,连个像样的灶具都没有。
正当他们在经营他们的生意时,他们来到了他们之前呆过的地方,碰巧遇到了那个小女孩和她妈妈,他们曾经和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但是五年前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了。
小女孩的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她的爷爷和曾祖父,她热情地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坐坐。
就这样,在他们家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只是聊到了孩子的婚事。正好他们家也在担心女儿的婚事。这样一聊,他们就聊到了。他们在默契中达成协议,就是让两个孩子先接触一下,如果双方都觉得不错,再给孩子安排婚事。
终于,临近春节,外公带着两只鸡嫁到了外婆家。结婚后,我爷爷没有和我曾祖父一起出去做生意照顾家庭,而是去当了一个电工的学徒。
至于我的曾祖父,他仍然独自经营着一家企业。每当我爷爷劝我曾祖父做生意不要跑太远,我曾祖父总是回答:“不跑怎么行?我得给我孙子攒钱!”"
直到后来,我的曾祖父再也不能用他的老腿到处挑重担时,他才停止做生意。有时候没事干的时候,曾祖父总会坐在院子里叹气,但看到叔叔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他就开心了,笑着说:“多几个孙子真好,人看着也舒服。”
我第一个舅舅出生满月的时候,我爷爷一大早就把他抱出来,在村子里走来走去,说谁先碰到谁就认米歇尔·普拉蒂尼。
爷爷这样做是因为村里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婴儿,会以这种方式认出米歇尔·普拉蒂尼。爷爷也不例外。按照当时的说法,亲戚越多越好,可以互相帮助。有人说米歇尔·普拉蒂尼在村里很受欢迎,大家都应该试一试。
后来二叔满月的时候,再也认不出米歇尔·普拉蒂尼了。具体原因是当时不流行,大家都一心想要过上好日子。
奶奶生了四个儿子。第五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爷爷和曾祖父一直守在门外,直到听到孩子的哭声,他们才松了口气。当接生婆从房间里出来说是个女孩的时候,我曾祖父开心的脸色瞬间变了,说:“死女孩!”。”说完后,他走出了房子。
爷爷表现得不一样。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好姑娘,好姑娘,不像男孩子那么调皮!”"
我奶奶生的第五个孩子是我妈。我妈出生后,对我爷爷伤害最大的就是她。我妈每次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总会骄傲地说:“你爷爷是我们兄弟姐妹中最疼的一个。”
当母亲开始记事时,家里的生活非常艰难。那时候粮食不够吃,吃的都是从地里挖的野菜。除了野菜,奶奶还会把自家羊挤的奶放在锅里煮,然后用开水拌到大锅里,煮点野菜,喝一整天。每次喝这些汤,羊奶味就没了。
因为家里孩子多,每次吃饭都吃不饱。偏偏舅舅和妈妈们从小吃不饱饭,导致营养不良,大家都瘦得跟猴子似的。
为此我被邻居嘲讽:“生活这么穷,还生了几个孩子。看看那些饥饿的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多吃点,奶奶从公社回来总是偷偷抓一把麦子,放在鞋子里带回来,晚上再回家偷偷煮。好几次差点被发现,幸好侥幸逃脱。
但并不总是那么幸运。有一次奶奶往鞋子里放了一把麦粒,被发现了。他们让奶奶脱下鞋子,把里面的麦子倒出来。而且他们用极其难听的话辱骂奶奶,奶奶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低着头一言不发。他们骂完,奶奶蹲下来,穿上鞋,慢慢走出人群,然后回到家,忍不住哭了。
自从奶奶被发现后,每次回家都要她脱鞋,看能不能把麦子倒出来。
奶奶怀上第六个孩子的时候,生活已经渐渐有了起色。可惜曾祖父去世,没能赶上好时代。
曾祖父去世前,他特意把奶奶叫到身边,说:“有个孙女真好。你要好好待她。”
奶奶生了第六个孩子后,生活轻松多了。那时候大公社已经散了,土地开始分到户。每当一年过去了,家里还会剩下一些食物。
就是在这个时候,爷爷开始了他的省钱计划。当时全家人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去离家很远的面粉厂打工。直到爷爷在面粉厂干了八年,他才说:“我的钱都攒得差不多了,以后不在面粉厂干了。”
爷爷看着奶奶不可思议的表情,说:“我要把我们村的井买下来。井赚钱了,未来就好办了。”
我奶奶还在恍惚的时候,我爷爷已经把村里的井买下来了。当时买那口井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是当我买下这口井的时候,我爷爷发现井里的一些设备和管道坏了,于是我爷爷不得不挨家挨户借钱来修理这些设备和管道。
设备和管道修好后,爷爷又有了一笔账。于是因为这笔账,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奶奶每次想起这笔账,都很担心。而爷爷则拍着胸脯说:“放心吧,天塌下来,我也要承受。不到两年,我就能还清我欠的所有债务。”
井所在的地方离家大概半个小时,不算太远。但水井周围没有人家,只有大片肥沃的黄土地和一条常年流水的小河。
为了方便开井浇地,爷爷奶奶决定搬到井房,让叔叔妈妈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