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的湖泊有哪些?

中国最大的湖泊排名(前40,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青海高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青海7个,西藏15,新疆6个,江苏3个,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内蒙古呼伦湖,山东南四湖,安徽巢湖,黑龙江连环湖,吉林查干湖,湖北洪湖,河北白洋淀。

(1)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它辽阔、空灵、壮美,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2012青海湖面积4351平方公里,古称“西海”,又称“淡水”或“鲜海”。藏语称为“错温波”,意为“蓝湖”;蒙古语称之为“Ku库诺德”,即“蓝海”。因青海湖一带较早属于北河民族的牧场,故又称“北河羌海”,汉代有人称之为“海贤”。从北魏开始改名为“青海”。

(2)江西省鄱阳湖是世界七大重要湿地之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这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调蓄洪水和长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的结果。鄱阳湖位于北纬28° 22′至29° 45′,东经115° 47′至116° 45′。它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南北长173 km,东西宽74 km,平均宽度16.9 km,岸线长1200 km,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 m),平均水深8.4米,最深点25.400±500。

(3)湖南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北部,湘鄂两省之间,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现在已经退居第二位。湖泊面积1825年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约5400平方公里,1932年约4700平方公里,141960年减少到3141平方公里。目前,以海拔34.5米为基准,湖泊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原名“八百里洞庭”,被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洞庭湖有三个港口与长江相连,湖南,贵州,沅水和漓江在南部流入它。这是湖南的第三个地理特征。洞庭湖就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了湖南四条河流的水量,起到了处置长江洪水的作用。

(4)江苏省太湖古称震泽,又称五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南部;所有水域都在江苏省,湖的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第一大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中国环太湖著名风景区。古代说太湖是“一湖跨三州”,即东吴(苏州)、钟吾(常州)、西吴(湖州),实际上是环太湖城市群。面积2445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山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了“山外青山湖,戴锋丛洞泉”的自然画卷。在欣赏太湖美景的同时,你还可以游览江菜的名山和名园,探索历史。

(5)内蒙古呼伦湖,呼伦湖方圆长达800里,碧波如一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呼伦湖又名伦池、达赉湖,面积2339平方公里,海拔545.6米,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约8米,库容654.38+03.8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km,最大宽度41km,平均宽度32km,周长447km。

(6)江苏省洪泽湖,美丽富饶的洪泽湖是淮安四区(清河、青浦、滁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和宿迁两区(宿城、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的所在地。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以前是洼地,排水不畅,后来积水成了很多小湖泊。在中国的秦汉时期,它们被称为“涪陵”湖。其中洪泽湖最大,面积达2069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是浅水湖泊,水深不足4米,最大水深5.5米。

西藏纳木错位于西藏当雄县和班戈县之间,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

西藏色林湖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塞林库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湖泊,也是一个大型深水湖泊。湖中心水深30米以上,透明度7-8,盐度18.3-18.8g/L。

(9)山东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但由于面积比其他三湖大,所以习惯上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是淮河流域综合利用的第二大淡水湖。

(10)新疆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代称“鱼海”。清中叶命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部的博湖县,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努尔,蒙古语“屹立”之意,因湖中三座山巍然屹立于湖中而得名。

(11)西藏扎日纳木错(Zhari Namco),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藏北市措勤县,又名塔尔科(Tarco)和特里那木科(Trinamuco)。湖泊海拔4613m,面积1023km2。它是西藏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四大咸水湖。该湖东西长53.5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宽约18公里,周长183公里。

(12)西藏当让雍措,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 00 ',东经86 30 ',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距尼玛县城150公里。万里羌塘西部,是举世闻名的“无人区”。当拉雍措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面积840平方公里,海拔4600多米。它是中国第五大咸水湖,西藏第四大湖泊。

(13)高邮湖又名珠湖、琵琶湖,位于高邮市边界。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第八大淡水湖。因水位高于运河,故称悬湖,由几个小湖组成,其中较大的有珠湖、富舍湖、平安湖等36个湖泊,湖泊相连。

(14)安徽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与淮河之间,属于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是中国第九大淡水湖。其基本形状如鸟巢,故名巢湖。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是安徽第一大湖,沿海被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包围。

(15)新疆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湖、大海子(毗邻李记湖称为小海子,面积165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准噶尔盆地北部的一个断陷湖,北纬47度02分至47度25分,东经87度02分。

(16)新疆艾比湖蒙古语称为“艾比湖”,意为“向阳”,“淖尔”意为“湖”,艾比湖称为“向阳湖”。位于新疆精河县以北35公里处,西邻北疆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北35公里即至阿拉山口,东临甘家湖梭梭自然保护区。

(17)西藏羊卓雍措,简称羊湖,与纳木错、马边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中国第十大淡水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拉萨西南70多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130公里,南北70公里,全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

(十八)青海的鄂陵湖是黄河上游的一个大型高原淡水湖,中国第11大淡水湖,又称鄂陵海,古称白海,藏语措郎,意为龙蓝色的湖。位于中国青海省玛多县西部凹地,西距扎陵湖15km,与扎陵湖并称“黄河源头姐妹湖”。二灵湖形似金铃,东西窄,南北长。它与扎陵湖被一条天然的堤坝隔开,看起来像一只蝴蝶。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长约32.3公里,东西宽约31.6公里,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北最深点30.7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黄河流经两湖之间的巴彦朗马山时,形成一条峡谷,长约300米。从峡谷的东面到湖边,是一片广阔的沼泽。黄河从西南流入,从东北流出。由于入湖泥沙较少,湖水呈蓝色。湖中盛产冷水无鳞鱼,湖中小岛候鸟聚集形成青藏高原的又一鸟岛。该湖周围是亚高山草甸,是青海重要的牧场。历史上,额仁湖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栖息在鄂陵湖中的鱼类有裸鲤、扁缘凤蝶、黄河鱼、厚唇重唇鱼和一些泥鳅等。深水层的鱼类为泥鳅类,上层的鱼类为鲤科鱼类,其中裸鲤斑和扁唇凤尾鱼为经济鱼类,产量约为22.5kg/hm2。历史上没有捕鱼,当地牧民有以鱼为神的习惯。60年代初开始捕捞生产,年鱼产量约300×104kg。然而,由于交通不便,鱼类产品很难运往国外,时断时续。湖中央的小岛,栖息着大雁、褐颈鸥、鱼鸥、绿鸭等多种候鸟,成为青藏高原上的又一鸟岛。

(十九)青海省乌兰乌拉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县和治多县境内,面积610平方公里,是羌塘盆地北缘的大型咸水湖和相邻的沼泽,是中国第八大咸水湖。该湖湖岸呈深锯齿状,有几个大岛,由北湖、西湖、东湖三个湖环形排列而成。北湖狭长,面积504平方公里,海拔4900-5300米。乌兰鲁拉湖周边供水系统的水源包括高山冰帽冰川融水和中新生代碎屑岩系泉水涌水,南部和西南部分布有Equima河。季节性补给对湖泊流量和湖泊更替周期有一定影响。乌兰鲁拉湖气温较低,冰封期为六个月。湖中鱼类丰富,裂腹鱼科是最常见的优势种。这些鱼不仅在漫长的冬天睡在洞穴里,而且在夏天的一些时段睡觉,以避免白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晚上的低温。

(20)新疆阿亚克库木湖,又名阿亚克库木库勒湖、阿亚格库木湖、阿亚湖等。,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祁文塔格乡,库尔勒东南550公里,若羌南190公里,青藏高原最北部,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内陆盆地中的一个大型不冻咸水湖及东面的一大片盐滩。水源来自祁漫塔格山和东昆仑山周围的许多间歇性河流。南方的明布拉克意为“千泉”。东部的伊沙克帕蒂淡水湖周围分布着大片沼泽。面积6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九大咸水湖,主要分布地表卤水,海拔3870米。气候干燥寒冷,一年四季没有夏天。年降水量100 ~ 200mm,85%集中在5 ~ 8月,以固体为主。年平均气温低于0℃。极端高温6℃,极端低温-37℃,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该湖属于1983建立的中国最大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万公顷。由新疆环保局管理,在若羌设有办公室,在鸭子泉和依克帕提设有站。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有蹄类: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藏原羚、盘羊、岩羊等。鸟类中,黑颈鹤、玉带海雕、藏雪鸡、藏腹雪鸡也在保护之列。主要植被已知植物250种,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豆科、毛茛科、莎草科为优势种。草甸高寒草地中,紫花针茅的盖度为40%,羊草的盖度为35%。沼泽盐化草甸主要有羊草、偃麦草和艾草。盐碱化洼地是席状驼绒藜属高原荒漠植被。在洼地的边缘,季节性河床和春季土地周围是寒冷低矮的灌木,长着匍匐的柏树枝条。湖中无鱼,但水生无脊椎动物资源丰富,生物量大,其中鱼类和昆虫作为高蛋白饵料,有待开发。大型沼泽草甸草原是若羌县重要的牧草基地之一。

(21)青海哈拉湖是青藏高原内陆盆地的大型咸水湖,中国第十大咸水湖,青海省第二大咸水湖,又称黑海,湖面面积59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65米,容积6543.8+06亿立方米。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东北300公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天峻县与德令哈市之间,38° 18 ' N ' N,97° 35 ' E,海拔4078米。哈拉湖北侧海拔5826米的团结峰是祁连山脉的主峰,也是甘肃和青海两省边界的最高峰。当地人称之为“在乌姐勒”或“吴刚姐勒”。这片湿地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常年蓄水,属于浅水小湖泡,大面积是沼泽。哈拉湖有400多种高等植物和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无脊椎动物500多种,脊椎动物339种,其中鱼类53种(特别是大种群鳜鱼),两栖类6种,爬行类8种,鸟类242种,哺乳动物30种。鸟类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50种。它也是鹅、鸭、鹬和海鸥的重要繁殖地。在当时,这片湿地被认为是中国北方最完整、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和多样性于一体。

(22)西藏昂拉仁措是位于西藏仲巴县的一个内陆湖,属于半咸水湖泊。位于冈底斯山脉北麓,是一个构造坳陷湖。湖泊由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阿毛藏布、甲布里阿萨波、军藏藏布,汇水面积1281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89米,长56.6公里,平均宽度9.9公里,最大宽度17.9公里,面积5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3米,库容10.26亿立方米,湖水盐度16.2克/升,为中国第11大咸水湖。

位于黑龙江省周年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连环湖,面积55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二大淡水湖。连环湖的成因类型是在沙脊之间的低地形成的湖泊。该水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35-144米,最大水深5米,平均水深0.5米,体积12亿立方米。水域由18个湖泊、两条沟渠和三条人工引水渠组成。湖泊、沟渠、运河的名称从南到北依次为崖门溪泡、阿木塔泡、铁哈拉泡、火烧黑泡、那什代泡、崖门泡、敖包泡、尚笑泡、宏远泡、西葫芦泡、二巴沟泡、塔拉洪泡、崖门泡。湖泊被芦苇和岛屿隔开,水域在高水位处相连,形成链条,湿地类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由于连环湖的景观结构北高南低,南北长120里,东西宽61里,湖底平坦,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是松嫩平原上久负盛名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地势低平。连环湖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浮游植物有7门85属,硅藻等营养藻类有25属。日本沼虾、中国长臂猿和白虾是主要的底栖动物,可以直接捕获。水生植物有24科40多种,其中以芦苇最为丰富。丰富的水生植物为淡水鱼的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已知鱼类有65种,年捕捞能力超过1000吨。养鱼面积56万多亩,湖中有40多种淡水鱼,特别是鲤鱼、草鱼、鲢鱼、鲫鱼、黑鱼、狗鱼、泥鳅、黄鱼、鲢鱼、白漂、麦穗鱼、柳根塘等,经济价值极佳。连环湖边缘的浅部有茂盛优质的芦苇,是大庆地区优质芦苇产区之一。

(24)青海扎陵湖与鄂陵湖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茶陵海”,藏语意为长白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的构造洼地,位于额仁湖西侧,与额仁湖和一条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呈不对称菱形。面积526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三大淡水湖,库容4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8.9米。湖的东北部较深,最大水深13.1米。西部较浅,水深一般只有1 ~ 2米,最浅处只有几十厘米,底质为砾石。黄河是那卡日曲和悦古宗烈渠(藏名玛曲)的汇合处,从西南角流入,从东南角流出,湖中心以南是黄河的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起时湖水呈灰色,故称长白湖。湖中浮游植物多,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一起是青海的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的西边离黄河入湖的地方不远,有三个小岛。夏天,大群的候鸟聚集在一起,也被称为鸟岛。湖边多为亚高山草甸,是重要的牧场。

(25)西藏太鲁阁,位于西藏喀则地区仲巴县北部,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66米,面积486.6平方公里,长38.1公里,最大宽度17.2公里,平均宽度12.77公里。湖泊主要由冰雪融化径流补给,有19条河流入湖,如布多藏布,为内陆河。湖区属于高寒草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0 ~ 2℃。湖水属碳酸盐亚型淡水湖,盐度770.m/,为中国第十四大淡水湖。

(二十六)西藏班公错又名措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的天鹅”,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鸟岛,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西北12km处,是西藏日土县与中国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处的国际湖泊。其长度和面积的80%在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其余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意思的是,虽然同属一个湖,但是我们国家的淡水是印度的咸水,苦的不能吃,也没有鱼生长。它是一个构造湖,海拔4242米。西边是咸水湖,东边是淡水湖。它占地604平方公里,覆盖中国480平方公里。该湖狭长,呈东西走向,南北长约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只有五米,最深处41.3米,流域面积2871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度可达3-4米。冰河期每年持续6个月。日土县的湖水以淡水为主,有少量半淡水。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岛上大约有20种鸟,最多的可达数万只。主要鸟类有:斑头雁、褐头鸥、鱼鸥、冠鸭、红头鸭等。其中斑头雁和褐头鸥数量最多(27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湖的形状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形。湖水主要由东南岸的申扎藏布和西南岸的巴鲁藏布补给,湖水通过西北岸的夏佳藏布注入秭归错。湖区属高寒草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200 ~ 300mm,年平均气温0℃。

(28)西藏昂子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位于拉萨西北460公里的尼玛县南部,昂子山北麓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及相邻的半咸水沼泽,海拔4683米,面积4665438±0.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三大咸水湖。湖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有22条河流入湖,如达扎藏布。湖区年平均降水量约200 ~ 300毫米,年平均气温-2 ~ 0℃。

(29)新疆赛里木湖,古称“静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西南90多公里处天山西段的一个高山盆地中。丝绸之路北道乌鲁木齐至伊犁公路沿湖南岸,毗邻伊犁州霍城县。这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2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点106米,库容2100亿立方米。它是中国第十四大咸水湖,也是新疆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外,主要由地下水补给。由于位置高,蒸发量大,湖水盐度约为3克/升,微咸,属于半咸水湖泊。

(30)吉林查干湖,蒙古语意为“查干淖尔”,是一个洁白圣洁的湖。它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原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在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1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128公里。查干湖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盛产鲤鱼、鲢鱼、鳙鱼。查干湖是河流形成的湖泊,历史上曾是嫩江主航道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河流摆动、淤积等原因,嫩江改道东移至大安地台以东,留下大安古河道。另一方面,支流霍林河来水逐渐减少,河道逐渐淤积,出水口堵塞,形成盲尾河。另外,这里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因此,在吉林省西部形成了这个湖,称为“八百海”。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干河,1983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

1976年,中国* * *郭谦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10各族群众徒手扛。经过两期艰苦奋斗,历时八年,终于在1984建成了一条长53.85公里,底宽50米的人工运河。引水渠不仅为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而且明显改变了自治县的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渔业生产、芦苇生产和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20世纪初,查干湖水域面积由工程开建前的5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42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达到514.2平方公里,年鱼类产量稳定在3500吨左右。

(三一)湖北洪湖是中国第16大淡水湖,也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行政区划隶属荆州市,横跨洪湖市和监利县。湖面海拔25米,面积41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5m,最大深度6.5m,体积7.5亿立方米。这里水域辽阔,水生植物丰富,水质清澈,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人间天堂”的美誉。东西两侧与长江相连,是养鱼的好地方。每年冬季湖区南部黑鱼湾至罗山一带都有雁鸭聚集,水禽资源丰富。用野鸭羽毛制作的羽扇是洪湖地区的传统工艺品。

(32)西藏马边雍错,又名玛法木错,曾被称为马忠错,中国最透明的淡水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17。藏语意为“不败、胜利”,被称为“神狐”。它位于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冯祺和喜马拉雅山的那木那尼峰之间。它曾与拉昂措(鬼湖)相连,后被洪水和冰水沉积堵塞,演变成内湖。湖泊呈梨形,北宽南窄,长轴26公里,短轴21公里。这个湖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14m。湖水盐度400 mg/L,属于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主要由融水和雨水补给,也有部分泉水补给。该湖海岸线平直,周长83公里,海岸线开发系数为1.15。东海岸和东南海岸阶地发育。这个湖周围有许多温泉。在山脚下的冲积平原和冲积扇上,是以沙生针茅为主,混生羽状针茅和紫花针茅的荒漠草原。湖滨阶地上发育沼泽草甸,由侧柏、西伯利亚蓼、藜蒿和藏苔草组成。湖区以畜牧业为主,湖产马法木鱼和裸鲤。

西藏多格错仁,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中部,温扎日与强仁东布勒山之间,海拔4921米,面积393.3平方公里。湖区气候恶劣,年平均降水量150 ~ 200mm,年平均气温低于-6℃。湖水狭长,呈东西走向。湖岸线曲折,半岛湖泊众多。湖水主要由冰雪融水径流和泉水补给。属于氯化物盐湖,是中国最大的15盐湖。

西藏乌茹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面积362.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18。

(35)新疆阿旗凯库勒湖位于青藏高原最北端,若羌南210公里,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它由南部和西部发源于昆仑山的几条小河和众多断续的河流补给,海拔4250米,面积360平方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高原盆地气候,年降水量150 mm。莎草和根茎杂草是主要的植被沼泽,狭叶赖草、小叶赖草和高山偃麦草是盐化草甸的优势种。此外还有珠芽蓼、蒿、苔草、委陵菜,植被高度10 ~ 50 cm。属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无人居住,处于原始状态。湖边有淡水,是高原旅游、狩猎、登山、科考的理想营地。

(36)西藏多尔索的洞断层,又称凉洞措施。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海拔4749米,面积35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17。周围是天然牧场。

(37)青海西金乌兰湖,蒙古语称为西金乌兰努尔,藏语称为强错,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北鲁河乡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0° 05′—90° 38′,北纬35° 09′—35° 17′。湖区周围是沼泽草原和沙漠沙丘。西津乌兰湖东西长53公里,宽6公里,最宽16公里,深4.7米,湖区面积346平方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该湖海拔4769米。湖南岸直,北岸不平,湖湾发育。近期湖盆萎缩明显,湖周围残留20多个1km2的小盐湖或干盐湖。西津乌兰湖盐度为356.7g/L,相对密度为1.164。pH值为7.13,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硫酸镁亚型。固体盐类矿床包括石盐、石膏、芒硝、无水芒硝等。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沉积在碎屑层中。

(38)青海东达布逊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县城北60公里处,面积342.8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19,钾镁盐储量高达500亿吨。东达布逊湖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湖泊。如果说昆仑山和祁连山是两个对立的屏障,柴达木盆地是屏障之间的平地,那么东达布逊湖就是平地之间的一个大坑。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被称为“盐湖之王”,又称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的格尔木市和都兰县,包括东达布逊湖和南北霍鲁逊湖,面积约5856平方公里。大多数盐湖都覆盖着坚硬的盐壳。盐壳下面是盐层和晶间卤水。盐层厚达60米,储量达530亿吨。粒间卤水属氯化物型,富含光卤石,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液体矿床。青海钾肥厂氯化钾年产量将达到65438万吨。钾盐储量仅次于死海,居世界第二。敦(黄)格(尔木)公路跨越一段盐湖,全长约32公里,由盐铺成,被称为“张莞盐桥”。青藏铁路还有一条长约32公里的路基建在盐湖上,这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河北省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原名白洋淀,又名西电,因电影《私人张嘎》而闻名中外。它是在太行山前永定河与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集水形成的。大小湖泊143个,其中白洋淀、烧车湖、杨娇湖、赤鱼湖、后塘湖较大,统称为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19个。上游从北、西、南接受蒲河、汤河、漕河、朱龙河等河流,平均库容6543.8+0.32亿立方米,下游由大清河排泄。

(40)西藏鲁马江东措,又名“查洛尔措”、“查洛勒湖”、“措佐错”,意为“泉北空地湖”。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位于县城东北部,海拔4810米。面积306平方公里,是中国第20大咸水湖,出产裸鲤,周围是天然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