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澳新通用全球瘦身主力开拓中国市场
2月17日,连续70多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通用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将加速退出众多盈利能力有限的市场,计划在2021年底前逐步结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销售、设计、工程研发业务,并淘汰本土霍顿品牌。
据统计,通用汽车去年全球销量770万辆,同比下降近8%,净利润同比下降65,438+07.4%,至67亿美元。在计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造成的36亿美元损失后,调整后息税前收益为84亿美元,同比下降28.8%。为了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通用汽车不得不重组全球汽车业务,加速从一些不盈利的市场撤退。
其实这次撤离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关闭了两国不盈利的公司,但如果你对通用有所了解的话,不难发现,2017年,通用将欧宝和沃克斯豪尔卖给了标致雪铁龙集团,同时退出了南非和其他非洲市场。此前,通用汽车宣布退出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欧洲等几个市场,原因仅仅是这些市场没有占据显著的市场规模。
但值得一提的是,宣布退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澳洲市场遭到了澳大利亚当局的强烈反对。澳大利亚官员对通用汽车的决定感到失望,因为澳大利亚纳税人向这家跨国汽车公司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事实上,通用汽车在当地的业务规模并不大,取消“霍顿”品牌会导致600名员工失业,但有近200名员工暂时不会因为保修和通话业务而失业。
此外,通用汽车将在今年年底前从泰国撤出雪佛兰品牌,最终退出除美国和中国以外的所有市场。对此,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MaryBarra)表示:“公司希望专注于能够带来强劲回报的市场。在过渡期间,通用汽车将支持当地员工和客户。”
总结:
据通用汽车的一位内部人士早前透露,重组中国以外的国际业务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率。事实上,近年来,通用汽车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和美国。在去年全球770万辆的销量中,中国市场贡献了309万辆,占其营销份额的40%。采取“整体瘦身”策略,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提高企业产值。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提升,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像通用这样的传统汽车行业的老枪,必须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布局未来,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