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著名的三国演义。

曹操(155-03 15,220 [1])出生于沛国桥县(今安徽亳州)阿三吉利。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三国曹魏政权的创始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武帝的名义,征服四面八方,在国内消灭了尔渊、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在国外降服了南方匈奴、乌桓、鲜卑,统一了中国北方,实施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政策,为曹魏开国奠定了基础。曹操生前为东汉宰相,后为王维,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被尊为武帝,庙号毛。

曹操擅长作诗,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百姓的悲惨生活,气魄宏大,慷慨悲凉。散文也工整,开启和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上称之为建安体,鲁迅评价为“改造文章的奠基人”。同时,曹操还擅长书法,唐代的张怀瓘在《述端》中将曹操的《曹彰》评为“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