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的副作用如何减少胰岛素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高发疾病。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药物,所以糖尿病患者经常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那么注射胰岛素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胰岛素注射的副作用体重增加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患者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服用胰岛素治疗,摄入过多热量,就会逐渐发胖。这在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因此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仍需控制饮食,避免体重逐渐增加。胰岛素注射引起的腹型肥胖是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以使用纯化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来减少胰岛素的剂量。

低血糖反应这是胰岛素最重要的副作用。一般来说,是由于胰岛素剂量比较大,不能按时进食,肝肾功能不全,有缺陷的低血糖反应引起的。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严密监测血糖,逐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使胰岛素的剂量逐渐达到能满意控制血糖而不发生低血糖的适当剂量。服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按时进食,进餐量和活动量要固定。如果他们注射胰岛素后不按时进食,或者注射胰岛素后做剧烈运动,就可能发生低血糖。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以便发生低血糖时能及时自我治疗。

当长期使用不纯的胰岛素或在一个部位长期注射时,皮下脂肪营养不良可导致皮下脂肪萎缩。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患者,如果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患者在一个部位注射,更容易出现。

胰岛素过敏可见于动物胰岛素和不纯胰岛素,可分为局部过敏和全身过敏。局部过敏只是注射部位周围出现斑丘疹和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麻疹和过敏性紫癜,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可见于初次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停用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使用。

胰岛素抵抗:体内产生抗胰岛素抗体,降低注射胰岛素的疗效。一般当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消耗量超过100单位时,就要考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如果我们改用人胰岛素,我们可以克服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剂量>:200μ持续48小时可诊断为胰岛素抵抗。

局部淤青有患者朋友发现,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淤青。事实上,这种现象不仅在注射胰岛素后会出现,在注射其他药物时也可能出现。原来,注射后的局部淤青不是药物或胰岛素造成的,而是注射造成的毛细血管损伤。一般这种淤青不需要特殊处理就能很快吸收。为防止局部擦伤,注射后可立即按压注射部位数秒。

屈光不正主要发生在使用胰岛素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的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了。这种副作用是暂时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稳定,副作用会逐渐消失。

胰岛素水肿糖尿病未控制前,体内有水分丢失、钠丢失、细胞外液减少。一旦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4~6天内水钠残留体内,出现面部和四肢水肿,几天内可自行吸收。

高胰岛素血症在2型肥胖者中尤为常见,胰岛素用量过大。

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的原因很多,但胰岛素注射绝不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首先,糖尿病组织中的高糖分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其次,注射时不注意皮肤卫生和无菌操作,细菌更容易侵入体内;另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差,容易使感染进一步扩大。可见,控制血糖是预防感染的根本,注射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和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必要手段。只要预防措施到位,注射胰岛素一般不会引起感染。

减少胰岛素危害的方法是旋转注射部位,注射到腹部(肚脐正上方),效果最快。其次是上臂注射,腿部注射较慢,臀部注射最慢。为了使胰岛素发挥最佳疗效,最好在饭前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比如早餐前注射在腹部,晚餐前注射在大腿。注射点不要过于集中,否则疤痕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注射时间影响吸收,饭前注射胰岛素一般起效更快。专家建议,最好在饭前或饭前20至30分钟注射胰岛素。

避免脱水饮用水短缺。当身体缺水时,血流不容易流向皮肤,胰岛素也不会很快被吸收。脱水还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和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注意饮食不会改变胰岛素进入血液的速度,但确实会影响整体血糖水平。脂肪类食物的吸收速度较慢,在食物被消化之前,胰岛素就可能开始耗尽。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白米饭和白面包,消化和吸收更快,影响血糖水平更快。糖友不仅要一日三餐正常进食,还要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零食。

保持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可以适当减少胰岛素的剂量。但专家表示,高强度运动后,血糖水平更高,但需要更多的胰岛素。

生病的时候不要停胰岛素。当你感到不舒服时,你的血糖水平会比平时高。有些人生病的时候不想吃东西或者吃得很少,所以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注射胰岛素。专家认为,其实生病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不要擅自停药。

减压专家表示,心理压力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胰岛素利用不足。此时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

体温影响吸收效果。洗热水澡或热敷酸痛的肌肉后,注射的胰岛素会更快地进入血液系统。有专家建议,必要时可先冷敷注射部位,再注射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的吸收率。

及时调整喷射量。医生经常会根据糖友的病情来微调胰岛素的剂量。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专家的说法,年龄、体重、饮食模式、锻炼和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胰岛素注射。胰岛素过多会增加风险,胰岛素过少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可以根据实时测量的血糖水平正确掌握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注射的关键点是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胰岛素注射,腹部是首选位置。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上外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髋部上外侧1/4处。这些部位的皮下脂肪组织有利于胰岛素吸收,神经末梢较少,注射不适感相对较少。腹部是注射胰岛素的首选部位。

注射部位应该旋转。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增生,出现硬结和脂肪肉瘤,从而导致吸收率下降。所以要经常旋转注射部位,采用对称部位旋转的方法进行注射。

胰岛素注射时间不同。常规胰岛素需要在饭前注射。速效胰岛素不需要提前注射,但注射后必须立即食用,以免低血糖。短效胰岛素可遵医嘱饭后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可以保持夜间血糖稳定,避免黎明前高血糖,所以睡前注射。

注射技巧胰岛素笔是一种先进的注射器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保证胰岛素的皮下注射,如果使用8 mm的针头,必须捏紧皮肤,不能过早的松开皮肤褶皱。注射过程中不捏住皮肤可能会导致肌肉注射的风险。注射时,45°快速进针,缓慢注射药物,然后拔出针头。如果患者使用5毫米针头,针头应该垂直插入,不要夹住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