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咖啡?

中国是茶的故乡,其茶文化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另一方面,咖啡从中国发展到今天,不过200年左右的历史,与全球市场相比,咖啡产品在中国一直有很大的空白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迎来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为15%,远高于全球市场2%的增速。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217655。

德勤今年发布的《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一二线城市67%的白领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城市人均年咖啡消费量分别达到326杯和261杯,接近每天一杯的频率。这一数字接近日本、美国、韩国等成熟咖啡市场的水平。

对我来说,对中国不断扩大的咖啡市场最直观的洞察,不仅仅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沾染”咖啡并“上瘾”,更是每次打开美团搜索“甜品饮料”都能看到咖啡店里的新面孔。

根据上海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上海有近7000家咖啡馆,居世界第一。虽然这两年上海的咖啡馆数量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但是上海的咖啡馆总量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少,反而一路蓬勃增长。

从现有的消费模式来看,咖啡产品主要分为三类:速溶咖啡、即饮咖啡和现磨咖啡。其中,速溶咖啡的市场份额一直很大。以三墩半为例,虽然成立仅七年,但已经成为网络名人中的热门品牌,在咖啡评价/推荐中也经常能看到。

当然,速溶咖啡之所以能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因为性价比高,方便。对于昏昏欲睡的上班族和学生党来说,既能节省外出或点外卖的时间,又能满足高频需求,起到节流作用,无疑是最佳选择。

即饮咖啡的优点与速溶咖啡相似,但相比较而言,体积更大,保质期更短,不便于消费者在购物节囤积商品,所以是三大品类中份额最小的一种,形成了雀巢咖啡的垄断局面。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如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等。也开始布局即饮咖啡产品线,应该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至于现磨咖啡,虽然占比不及速溶咖啡,但无疑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一种。随着咖啡消费群体的增多,也对咖啡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线下现磨咖啡店的诞生。

目前国内咖啡市场最受欢迎的两家咖啡店无疑是“Luckin Coffee”和“Starbucks”。星巴克这个从国外舶来的品牌就不用说了,曾经一度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对象,这两年也因为“星巴克氛围团”而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的第一线。

但是星巴克在国外只是一个普通的连锁咖啡店品牌,对于普通上班族或者学生来说定价略高。因此,成立于2017的Luckin Coffee,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赢得了众多消费者,并创下了“每10天新开一家店”的纪录。虽然经历了“财务报告造假”的丑闻,但目前仍在稳步发展。

以前我觉得喜欢喝咖啡的人应该是已经有了成功事业的中青年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DATA100《咖啡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无论是现有的咖啡消费者,还是潜在的咖啡消费者,90后当之无愧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消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喝咖啡?这与咖啡本身的“提神”优势是分不开的。

“压力山大”这个词在2021听起来有点年代感,但不影响它成为当今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996”“大周”成为很多年轻人职业生涯的关键词。虽然今年下半年一些大厂宣布取消这两项政策,但为了完成KPI,加班工人仍然在加班,只是把办公室从公司搬到了家里,甚至可能演变成无薪加班,工作压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解。

对于学生党来说,可以说“升学”压力一直是求学路上绕不过去的坎。虽然今年有“双减政策”,但大部分00后青年学生还是需要牺牲睡眠时间来换取更多的知识。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性是因为熬夜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没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一天的任务,不得不选择咖啡来“延续生命”。

这部分因为前一天晚上熬夜而需要咖啡提神的年轻人,和每晚泡茶泡脚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当下年轻个体的两个“极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