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运动练习一次只需要十分钟,却让你精力充沛。

一、起源

作为一个安静好动的人,我不想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出门,健身房也因为装修停了,我得找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

这半年来,我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总觉得肚子不舒服,容易失眠,精神萎靡,容易疲劳。如何让自己保持青春活力,一直是一个探索的问题。容颜易老,如何在这个时期或者更年轻的状态下保持自己的容颜,是每个女人都在做的事情。

中医认为,各种疾病,包括面部问题,如斑点、痤疮等,都会在停滞的地方表现出局部症状。反过来,局部的问题可能是你哪个经络有问题。这是我一直坚信的。

在今年的计划中,我为自己加入了一项运动——八段锦,这是我在学校学的,偶尔也会练习。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针灸、艾灸、推拿、引导、药物等。八段锦属于一种引导功能,能疏通经络,消瘀化瘀,护津益气,降脂降压,疏通气血,疏通软身。技法分八段,每段有一个动作,故名“八段锦”。这种做法简单易学,节省时间,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效果男女老少皆宜,能使瘦人强壮,胖子减肥。

只要对你有用,任何方法都是好方法。练八段锦不受场地限制,不用像冬天跑步一样跑到外面去。另外时间短,一次下来只需要12分钟,早上,晚上,或者上班时间都可以练习。这是最适合我的运动。

第二,行动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健身运动,问自己:

1,每天运动,早晚各一次,和刷牙洗脸吃饭一样重要。

2.练习完打卡进微博。

我现在已经坚持五天了,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天:有一次早上,微微出汗,但是很舒服;中午因为有事没有午休,下午赶着交材料。一直忙到下班,就打开视频又练了一遍。人瞬间神清气爽,疲劳感消失。

第二天:练完了,感觉人很有精神。

第三天:腿有点疼。中午能睡着,很快就睡着了。以前躺久了很难入睡。

第四天:腿有点疼,但全身都很放松。

第五天:今天早上练完感觉自己挺拔了。我稍微前耸了一下肩膀,对着镜子照了照,感觉身体里有一种气息,让你一直站得笔直,却不会累。突然想到,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练八段锦,会不会纠正很多不恰当的动作,长得挺拔?

第三,方法

八段锦的版本很多,流派各异,动作也略有不同。我跟着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视频教程,比较通俗,适合大多数人练习。

包含分解动作的详细教程:

?经常60分钟,建议在wifi下观看。

(以下信息供参考)

李氏八段锦

第一段,双手握三焦。

(1)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从左右两侧慢慢将手臂举过头顶,十指交叉,手掌翻转并尽量向上举,让手臂得到充分的伸展,不要紧张,就像伸展一样。同时慢慢抬头,一副擎天柱的神气,此时慢慢吸气。

(2)手掌向下翻,当你正下落至前方胸部高度时,随着下落再次向上翻掌,微微低头,眼睛便得心应手。一起进,慢慢呼出。

这样做,两个手掌向下,练习四到八次。另一种锻炼方法,不同的是每次引体向上时,手臂在自己一侧慢慢抬起,脚跟同时抬起。眼睛一定要直,头要抬高,但不要紧张。然后双手分开,压在身前,脚跟落下,气在腹部慢慢下沉。按这个4 ~ 8次。

此方主要调理三焦。对腰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血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方也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筋骨、缓解疲劳的绝佳方法。在用于治疗和预防脉管炎时,要采取抬起脚跟的做法,每次都要反复练习。

第二段,弓像雕刻。

(1)双脚平行打开,略宽于肩膀,呈马步姿势。上身直立,两臂弯曲平放在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2)握拳,食指和拇指呈八字形张开,左手慢慢平推,左臂伸直,同时右臂手肘弯曲向右回拉,右拳停在右肋前,拳心朝上,似弓。看你的左手。

动作(3)和(4)与动作(1)和(2)相同,但左右相反,所以左右弓开4 ~ 8次。

这个动作的重点是改善胸椎和颈部的血液循环。临床上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心肺功能增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锻炼和加强胸肋骨和肩部、手臂的骨骼肌,有助于保持正确的姿势,纠正肩部内缩、背部圆润等不良姿势。

第三段调理脾胃。

(1)左手竖掌向上握,然后翻转掌托,指尖向右,右手掌心向下压,指尖向前。

(2)左手在身前向下,同时向下牵引气血,然后全身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动作(3)和(4)与动作(1)和(2)相同,但左右相反。这样左右手交替举4到8次。

这个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要轻柔缓慢。由于双手交替举起一只手,按下另一只手,上下反方向牵拉,使内脏和两侧肌肉协调牵拉,特别是肝、胆、脾、胃等脏器牵拉,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熟练之后,还可以配合呼吸,上提吸气,下坠呼气。

第四段从五株七伤处回望

(1)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或叉腰。头颈带动脊柱慢慢向左扭转,看后面,同时吸气。

(2)头颈带动脊柱慢慢向右转,恢复平视。同时配合呼气放松全身。

动作(3)和(4)与动作(1)和(2)相同,但左右相反。这样四处看看,每次4 ~ 8次。

改善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该配方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疾、增强眼肌有很好的效果。练习的时候要开朗,微笑,发自内心的开心,发自内心的笑。这样才能配合动作防治五伤七伤。另外,这种类型不仅要扭转头颈,还要扭转整个脊柱,甚至是两条大腿。这样才能强化五脏,提高静脉血回流。

第五段摇头摆尾生气。

(1)双手叉腰站立,慢慢呼气,腰部向左扭转,弯腰,慢慢呼出残留的气息。继续移动,头从左下向右下,像小勺子舀水一样把脖子往前引,慢慢从右边抬起头,同时吸气;向左扭动腰部,恢复站姿,慢慢深呼气。同时全身放松,呼气末,双手同时做几次有节奏的捏腰动作。

(2)动作与(1)相同,但左右相反。

以这种方式,(1)和(2)动作被交替执行4到8次。

除了强调放松,这种类型的动作还必须强调安静,以缓解紧张情绪,使头脑清晰。动作要保持自如,延长呼气时间,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摆脱“心火”。同时对腰颈部关节、韧带、肌肉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任督冲脉的运行。

第六段双手爬脚,强肾壮腰。

(1)双脚平行与肩同宽,手掌按脐。

(2)手掌沿脉络分为后腰。

(3)上身慢慢前倾,保持双膝伸直,手掌沿尾骨按摩至脚跟。沿着脚的外侧向内侧按摩。

(4)上身伸直,双手沿两大腿内侧按摩至脐两侧。重复投球4 ~ 8次。

腰部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主要锻炼腰部,也加强腹部和各种内脏的活动。腰部也是腹神经节“腹脑”的所在地。由于腰部有节奏的运动(前后俯仰),还改善了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强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长期运动可以强腰、补肾、醒神明目,锻炼和增强腰腹肌。年老体弱者应逐渐增加弯腰动作,高血压、动脉硬化严重者不宜低头太低。

第七段省拳发光增加力量

准备姿势:双脚打开,形成马步just look pile,拳头放在腰间,拳头朝上,眼睛睁大。

(1)左拳慢慢向前打,既可以是定拳,也可以是俯卧拳。出拳时,腰部略向右扭转,左肩随前一拳变化,掌臂向外旋抓拳,拳仰卧于腰部。

(2)动作与(1)相同,但左右相反。如此从左到右交替击打4 ~ 8次。

这种类型的动作需要两个拳头紧握,两个拇指牢牢抓住地面,放松胸部和伸直脖子,集中注意力和瞪眼。这种主要锻炼四肢、腰部和眼部肌肉。其作用是放松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同时兴奋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有利于气血运行。还具有强健全身筋骨的作用。

第八段后面,事事不顺。

准备姿势:双脚相互平行,与肩同宽,或者双脚并拢。

将双臂举过自己一侧的头顶,抬起脚跟,同时吸气。两臂自行向前下落,脚跟也随之下落,配合呼气。全身放松。如此起落4~8次。

吸气的手臂在四肢的引导下,在自己的两侧抬起头,呼气下坠,同时全身放松,将“浊气”从头部引向涌泉,排出体外。由于脚后跟有弹性、有节奏地运动,可以锻炼椎骨和关节之间的韧带,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椎骨和扁平足的疾病。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从而加强对全身神经的调节。

密码练习版:经常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