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S-2独立号濒海战舰
开发背景和规划?
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海军的作战环境和作战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海军逐渐意识到“今天的战场是在近海,在五大洲的陆海交界处”。海湾战争后,美国海军开始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先后提出了“由海向陆”、“前沿存在”等战略构想。2002年,美国海军提出了“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的概念,标志着“近海战略”正式取代了“海洋战略”。
为适应这一军事战略的重要变化,美国海军于今年3月下旬向国会提交了《未来30年部队结构发展计划》文件。根据这份包括两种不同方案的计划,美国海军将在2035年前进一步缩减大型战舰的规模,其中航母数量将从目前的12艘缩减至10艘或11艘,攻击核潜艇数量将从58艘缩减至40艘或43艘(3艘海狼和37艘或40艘弗吉尼亚)。美国海军的“瘦身”计划是落实五角大楼新国防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的实质性行动,凸显了美国海军作战理念从冷战时期的“远洋”向反恐时期的“近海”的重大转变。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的作战区域主要集中在近海,面临的威胁大多来自近海。最近30年,美国海军有5艘舰艇在战斗中受损,都发生在近海海域。其中3艘被水雷损坏,1被反舰导弹击中,1被自杀船炸弹损坏。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派往海湾地区的舰队55%停泊在沿海地区,后续部队80% ~ 90%也来自海上。上述事实表明,在未来的作战中,美军对沿海地区的安全干预有着强烈的需求。
有鉴于此,美国海军认为,虽然其现有舰艇有能力对抗沿海地区的反介入威胁,但如果以放弃主要作战任务为代价,将得不偿失。而且,美国海军没有足够多的多任务舰艇来控制所有需要控制的沿海地区或战场空间。?
未来,“LCS”号的服役将弥补航母和潜艇的“短板”,既能保证美国海军在沿海地区的安全介入,又能保证其他战舰从事其主要作战任务,从而保证美国海军将主要作战力量用于执行“陆地突击”这一中心任务。
美国海军LCS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挪威、瑞典和英国建造的三种不同类型的LCS。分别是:挪威海军260吨级“盾牌星座”级气垫双体船快速巡逻艇、瑞典海军600吨级“维斯比”级传统轻型护卫舰和英国海军800吨级“海神”三体试验舰。这三种类型的舰艇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船体结构,它们具有完全隐形、速度快、适航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相同的特点,从而成为美国LCS发展的最佳参考原型。
“海神”三体结构船体线,美国和英国达成协议,在“海神”海试期间进行18个月的合作。2002-2003年,美国海军还租用了挪威“盾牌星座”级导弹快速巡逻艇进行了13个月的一系列测试,包括参加对抗演练等。,研究分析其设计技术理念。当然,它离挪威和瑞典很近。
“海防”的作战思路不同。美国海军要求LCS必须具备远航越洋的能力,因此其排水量也较大,至少在800 ~ 3000吨左右。
同时,美国发展LCS的目的不仅仅是像英国一样具备远洋近海作战能力,还要使其成为美国军事力量网络化、全球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网络作战力量。所以美国海军的LCS起点更高,要求更高,性能更全面。
设计要求
根据美国海军提出的设计要求,LCS将主要用于全球沿海水域。它是一种快速、机动、浅吃水的水面舰艇,自动化设计程度高,船员编制将控制在100人以内。该舰船体将采用模块化结构,选用先进的船体材料和动力装置,使航速至少达到40节,航程超过6900公里。
LCS的舰载传感器、作战系统、C4ISR系统的设计也将突破传统理念,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组装匹配不同的武器模块系统,从而在反潜、反水雷、反水面作战中定性提升其技/战术性能。可以应对各种威胁:可以攻击和规避水面舰艇,尤其是高速密集艇;可以切断潜艇的接近;避开地雷,冷静进行反雷行动。
此外,LCS还具有良好的雷达探测规避能力和通信指挥能力,可以秘密开到敌方海岸线附近,协助特种部队执行秘密任务。因此,LCS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作战模式,还具有应对敌人“不对称作战”的能力,将是未来的“全能战舰”。
任务模块?
LCS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其作战系统采用“可配置任务模块”,可以在岸上或其他设施上方便地进行重新配置,因此可以承担各种任务。LCS的反潜战、水雷战和反水面战都将通过不同的“任务模块”来完成。?
反潜作战模块
包括配备声纳、声纳浮标和鱼雷的MH-60R反潜直升机,配备改进型鱼雷系统的反潜无人机,能够携带传感器和发射武器的RQ-8“火力侦察兵”无人机,以及回声测距系统。
水雷战模块
包括一架海鹰直升机、无人水面艇、WLD-1远程猎雷系统、用于战区准备的自动水下运载器和REMUS无人水下运载器。水雷战LCS还将装备垂直起降无人机,以支持反地雷爆炸处理小组。
反水面作战模块?
该舰将配备一门舰炮,并可携带一架配备光电/红外传感器和地狱火导弹、机枪和火箭的MH-60R直升机。此外,该舰还计划使用垂直起降无人机和配备光电/红外传感器和机载武器的无人水面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