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字体。

中文字体(一般中西混合)、外文字体(纯西文)、图形符号库;

.................外文字体可分为:英文字体、俄文字体、日文字体等;简体字体、繁体字体、GBK字体等。通过编码

GB2312,GBK,GB18030等等;舒体(舒通),瑶体(姚竹田),奇体(气功),康体(康有为),

.................兰亭(王羲之)、李湘(王祥之)、井磊(许井磊)、叶根友(手写)等等。GB2312或GB2312-80的编码全称是《简体中文字符集》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由国家标准总局发布,于5月1981日实施。GB2312的代码在中国大陆流行;新加坡等地也采用这种编码。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软件都支持GB2312。

GB2312标准* * *包含6763个汉字,GB2312对接收到的汉字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包含94个汉字/符号。这种表示也称为位置代码。01-09是一个特殊符号。16-55区为一级汉字* * * 3755个汉字,按拼音排序;56-87区为二级汉字* * * 3008个汉字,按部首/笔画排序;10-15和88-94未编码。GBK的全称是中文内码扩展规范,英文名称是中文内码规范。k是阔战的声母,对应阔战。1993年发布Unicode1.1,收录了中国大陆、台湾省、日韩常用字符集的汉字,共20912个字符。中国大陆制定了“GB13000.1-93”的版本,相当于Unicode 1.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和基本多语言平面》。

由于GB2312-80只收录了6763个汉字,所以汉字很多,比如GB2312-80出台后的一些简化字(如“罗”),一些人名(如中国前总理的“荣”),港台地区使用的繁体字,日韩汉字等。中国大陆利用GB2312-80未使用的编码空间,收集了Unicode 1.1和GB13000.1-93中出现的所有汉字,制定了GBK编码。在Windows 98中,微软采用了GBK编码。在微软系统里叫CP936字码表。

西方资料显示,GBK最初是微软对GB2312的扩展,即CP936,最早出现在Windows 95的简体中文版中。由于Windows产品在中国大陆的普及,国家有关部门将其作为一种技术规范。注意,GBK不是正式的国家标准,而是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和电子工业部科技质量监督司发布的“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虽然GBK包含了Unicode 1.1和GB13000.1-93中的所有汉字,但编码方式与Unicode 1.1-93中的不同。只是从GB2312到GB13000.1-93的过渡方案。

2000年,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引入GB18030-2000标准取代GBK标准。GB18030-2000不仅保留了全部GBK编码汉字,还增加了约100个汉字和4个字节的编码空间。请参考GB18030-2000 True Type (TT),这是苹果和微软联合提出的一种新的数字字体描述技术。TT是一套丰富的指令,用彩色数字功能描述字体的轮廓。这些指令包括字体构造、颜色填充、数字描述功能、过程条件控制、网格处理器(TT处理器)控制、附加提示信息控制等等。

TT用几何中的二次B样条曲线和直线来描述字体的轮廓,二次B样条曲线具有一阶连续性和切线连续性。抛物线可以用二次B样条曲线精确表示,更复杂的字体形状可以根据B样本长度曲线的数学特性用若干条相连的二次B样条曲线和直线表示。描述TT字体的文件(包括TT字体描述信息、指令集、各种标签表等。)可能常用于MAC和PC平台。在Mac平台上以“Sfnt”资源的形式存储,在Windows平台上以TTF文件的形式出现。为了保证TT的跨平台兼容性,字库文件的数据格式采用摩托罗拉式的数据结构(高位在前,低位在后)。英特尔平台上的所有TT解释器只需在执行前进行适当的预处理。Windows的TT解释器已经包含在其GDI(图形设备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输出设备都已经在其GDI(图形设备接口)中包含了TT解释器,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输出设备都可以用TT字体输出。

TT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真正的所见即所得。TT几乎支持所有的输出设备,所以对于目标输出设备,无论是系统的屏幕、激光打印机还是激光照排机,操作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带有TT的字体都可以在指定分辨率的输出设备上输出,所以大部分排版应用都可以根据当前目标输出设备的分辨率和其他参数准确地进行页面排版。

②支持字体嵌入技术,保证文件跨系统传输。TT技术嵌入技术解决了跨系统的文件和字体的一致性问题。在应用程序中,文件中使用的所有TT字体都可以嵌入到保存的文件中。以便整个文件及其字体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其他计算机上,在同一系统中使用。字体嵌入技术保证了即使接收文件的电脑没有安装传输文件所使用的字体,也可以通过加载嵌入文件的TT字体来保持文件的原始格式,并使用原始字体进行打印和修改。

③操作系统平台的兼容性。MAC和Windows平台都提供系统级TT支持。因此,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之间同名的应用程序文件具有跨平台兼容性。如果mac上的PageMaker在安装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文件中使用的所有TT字体,那么文件在Mac上的最终输出效果将与Windows下的输出高度一致。

④ABC字宽值。TT字体中的每个字符都有自己的字宽值。TT使用的字宽描述方法与PS的传统TT解释器相比,包含在它的GDI(图形设备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输出设备都可以用TT字体输出。

在Windows 98中*。TTF(True Type)轮廓字体文件是系统中最常用的文件。可以显示和打印,支持无限变焦,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锯齿问题。*。FOT是对应于*的字体资源文件。TTF文件,它是TTF字体文件的资源指针,指示系统使用的TTF文件的具体位置,而不必在FONTS文件夹中指定。*.FNT(矢量字体)和*。FON(显示字体)被广泛使用。另外,用过旧版WPS的用户可能对*还是有一定印象的。PS文件。*.PS其实是DOS下轮廓字体的一种形式,性能基本上和*.TTF差不多,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后,我们甚至可以使用这些*。Windows中直接PS字体(*.PS1和*.PS2都是PS字体)。PostScript也称为PostScript语言(PS),是Adobe公司在以前的一种面向三维图形的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页面描述语言。它是桌面系统输出到照排机的接口语言,是专门为描述图像和字符而设计的。功能是将页面上的图像和文字用数字公式记录下来并在电脑上运行,通过PostScript解码器翻译成所需的输出,如在屏幕上显示或打印,再通过PostScript解码器翻译成所需的输出,如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或激光照排机上输出。

PostScript语言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页面描述语言。它有大量的图形操作符,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它可以描述和处理文字、几何图形和外部输入的图形,理论上可以描述任何复杂的页面。在其设计中成功运用这种页面描述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厂商的选择。

其丰富的图形功能和对复杂页面的高效描述吸引了众多出版系统的排版软件和图形软件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印前输出设备都支持PS语言,PS语言的成功也使得开放式电子出版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它也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经过多年的经验和众多PS产品的反馈,1990引入了PS2,1990进一步引入了P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