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最喜欢什么?
我喜欢吃很多东西,其中最特别的应该是婴儿食品,是一种装在小罐头瓶子里,上面有可爱宝宝图片的婴儿食品。
当然,婴儿的时候就应该吃婴儿食品,但是以后要继续吃,一直吃到二十岁。那有点。
奇怪又罕见。我会在离开宝宝年龄的时候开始吃婴儿食品,因为我妹妹比我小七岁,所以当她在婴儿时期开始吃婴儿食品的时候,我大概是小学二年级。我一直觉得婴儿食品很好吃,她就跟着我抢,她又重拾了对婴儿食品的热情。
小学的周三是小周末,中午放学,但是因为妈妈不能回家照顾当老师的我,大部分都会给我钱买午饭,然后去同学家玩。当然,我会买婴儿食品!婴儿食品很贵。100元只能买两罐。我最喜欢的口味是牛肉、鸡蛋、面条、鸡肉和蔬菜。
婴儿食品真的很好吃,而且是根据年龄来区分的。比如装在红色大罐里,是专门给八个月以上的孩子吃的。还可以看到一些短小的蔬菜和面条,蓝色的小罐头是给八个月以下的宝宝吃的。当你打开它们时,你几乎看不到面条,这是婴儿食品的特点。
我感到很孤独,因为我没有遇到另一个可以和我分享婴儿食品的朋友。前男友看到我吃婴儿食品就恶心。我给了Hebe (Hebe皱起眉头: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却没味道……)也给了Ella (Ella皱起眉头:恶心!),而其他吃过的人大多说“凉了,不好吃,但如果能用微波炉加热应该不错……”可能他们是因为看到我这么喜欢才不好意思批评我吧!
除了罐装的婴儿食品,我还喜欢婴儿饼干,它一碰到水就又软又粘。真的希望能组建一个婴儿食品评价团队,帮助不会表达意见的宝宝们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口味。
另一方面,我是北方人,从小就吃很多面食。但是,进入初中后,突然开始喜欢上了鲁肉饭,一点美少女色彩都没有。白米饭,肉汁肉干,还有一点肥肉,真的很好吃,我爸不喜欢,我妈也不喜欢,但是不管是哪里的鲁肉饭我都爱。
所以我对未来生活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大柜子,一面墙都是罐装的婴儿食品,旁边还有一个随时可以吃到白饭红烧肉酱的电饭煲,这样一日三餐都能吃到婴儿食品红烧肉饭,很满足。
HEBE:
我害怕我吃的东西而不是我喜欢的东西,因为我妈从小就会强迫我吃我不喜欢的东西。她认为孩子吃了这些东西不会死。为什么不吃呢?所以我的饮食很均衡,几乎什么都愿意吃,但唯一最怕的就是馄饨。
我害怕馄饨的原因是吃了会头晕。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觉得很恶心,头晕。后来第二次吃了半块,头又开始晕了,再也没吃过这种让我莫名其妙的“馄饨”。
开始训练后搬到台北住宿舍,有一次和大家一起去面馆吃饭。说出来有点尴尬。反正我看到“红油炒家”这几个字,觉得一定是很辣的东西。我喜欢辛辣的食物,所以我想点它。没想到,发完之后,我往碗里看了看。哦,我的天啊!原来是馄饨,我点了一碗红馄饨!我差点当场晕倒,赶紧给了旁边的一个朋友,改点了牛肉面。
我对馄饨的恐惧是,不管是哪里来的,不管是温州的还是菜肉的,不管是白的还是红的,我都害怕。但是面对汤圆、锅贴这些用同样面包和肉馅的兄弟产品,我很喜欢,所以有朋友说我是故意“排挤”馄饨,可是我怎么敢!我看到馄饨只叫了一声“爷爷”“老板”,然后我就吓得松手了。饶了我吧!馄饨大叔!
美食方面,我最喜欢的三宝是“鳗鱼饭、面包、法式糕点”。
鳝鱼饭不用解释了。我过去许过愿要娶鳗鱼饭,所以我在日本受训时过得很愉快,但现在我后悔了,因为我发现鳗鱼饭唾手可得,所以我不应该嫁给它。
面包是因为小时候每周要上一次钢琴课。我妈下课来接我的时候,会先从新竹一家好吃的面包店买一袋面包,让我上车的时候先吃零食。在30分钟的旅程中,我可以吃掉四五条面包。后来我哥嘲笑我是个肥猪。一上我妈的车,就能看到车轮陷在地下。小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放学后从便利店买巧克力面包。面包上涂了一层厚厚的巧克力酱,真的又便宜又好吃。但是经过那段爱吃面包的日子,面包的魔力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大大降低了。
至于“法酥”,是撒了胡椒粉的好吃的方形饼干,小豆芽也可以买到。每次都选很多辣椒吃,真的是薯片之类的零食界最高。我还是喜欢。你没吃过吗?去买回来尝尝,但是不要把辣椒都摘了,不然你的牙齿会被我打碎的!
埃拉:
我最喜欢的食物是在可爱的家乡屏东夜市,那里的小吃很好吃。
屏东夜市虽然叫夜市,但也是白天营业。其中A哥的冰果店是50年老店,里面的果汁都是现做的。他的拿手好戏是把西红柿切成盘,浇上一勺全屏最好的酱料。现在我会流口水。
我也喜欢吃夜市的肉汤和超级好吃的鸡肉饭。我带Hebe去吃,她赞不绝口。一碗才20元。(Selina打断:我也吃过,要辣才好吃!)
那么,我要喝齐昊蜂蜜茶。大杯只要10块钱,老板也不会嫌麻烦。喝完之后,我可以把10块钱放在桌子上就走,就像给车站加水一样。(Selina打断:一点都不好!!)
我也喜欢吃肉丸。屏东丸子和彰化的炸丸子不一样。屏东是蒸的,所以还是吃不惯彰化的方法。屏东丸子的皮很软,里面的肉很实,还加了很多酱料,比如大蒜、番茄酱。吃的时候要先把皮吃了,然后让老板把剩下的肉加汤,就成了一碗肉汤。这种传统的吃法很有意思。
在客家话里,还有一种东西叫“绵帕”,是洗脸用的手帕。{和@子条一样是米制品,但是宽度和毛巾一样宽。所以有了“面帕”这个名字,我很喜欢吃屏东瑞光路的面帕。这个老板会用大火快速煎。我没有夸张。很香!
但我真正最喜欢的是屏东自己家里饿了的时候妈妈做的面条。我妈的面有干有湿,总会加红葱,香菇,白菜,肉干调味,都很好吃。那时候,我下班回来,有一碗妈妈煮的热腾腾的面条,是我最开心的事。
我还要披露一种很好吃的水果烹饪方法,就是“菠萝蜜”,而且这波菠萝蜜一定产自台湾省台东,国外的产品其实都没有台东的好吃。这个波罗蜜是有故事的,因为我前男友住在台东,男友的妈妈经常让他给我带一大包切好的波罗蜜,而且波罗蜜如果好吃的话,一定要先放在冰柜里冷冻,然后一点点剥下来吃,这样才是真的好吃。请记得多吃台东产的波罗蜜,也请爱用国货!台湾省是个宝岛!让大家用嘴去发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