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的人物经历

1968四川省万县中医学校中医专业毕业,学制三年。现任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中医科主任。曾任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药学会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中药学会万县分会主任,龙宝中药协会常务理事,万县市龙宝CPPCC委员,特邀监察员。万县市人民政府评为万县科技先进工作者。现兼任中国性学会中医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央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万州区中医药学会委员、重庆市政协万州区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代表出席民革一届、三届代表大会。曾任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门诊部主任、科教信息科科长、医务科副科长、职改考核办主任。现在是科教科科长。被《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中国临床研究杂志》、《中国医学丛书》编委会聘为编审,被《中国中医药报》聘为记者,被重庆市聘为中医实践技能考试考官,多次被万州区科委聘为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委,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研究员。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循“观察阴阳位置并加以调整,以期相等”的原则。并作为诊疗原则,以调和营卫,调整阴阳平衡,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达到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在医疗实践中,引导圣贤讨论,经方古方均有应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往往是经方和对方合二为一,结合个人经验,灵活实用,不拘泥于任何学派。在疾病的治疗上,一方面重要的是迅速祛邪,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增强机体抵抗力,以正制邪,才会得病而退。对于慢性病注重调理脾胃功能,认为维护脾胃运化机制是治疗慢性病的根本。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特色,擅长治疗肝病、心脏病、脾胃病、肺病等。多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台湾省)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他医学文章3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省级学术交流。其中《石忠益气汤妇科应用及机理探讨》被评为国际中医药青年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益气健脾治疗冠心病探讨》被评为中医药优秀论文并获三等奖,十余篇论文被评为地市级以上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