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临床上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饮食调节、运动和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服药控制血糖,抑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同的糖尿病病因导致不同的药物。糖尿病用药的原则是什么?如何预防糖尿病?

1,血糖控制不好,心脏病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水平的波动,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并发心血管疾病,诱发心肌梗死而死亡!医生说,现行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降糖药物要兼顾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但应用对象不同。糖友在使用前可与医生详细沟通,以免误踩地雷,大大降低养生效果。

根据厚生省最近公布的65438+2004年十大死因,糖尿病* * *导致9530人死亡,排名第五。此外,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紊乱,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引起其他器官和功能的患病和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就是明显的例子。

台大医院本部主治医师吴卓表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从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到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心肌梗死,约占总数的2-50%。可见,降血糖药物需要兼顾心脏和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2、控制血糖保护心脏。

控制糖分同时保护心脏的概念源于2007年的罗格列酮事件。当时指出含有这类成分的降糖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引发争议。让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下令,2008年以来生产的所有糖尿病新药,都必须有以这一心血管事件为主要终点的研究,并进行3到5年的临床实验随访,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不损害心血管健康,才允许上市。

吴卓_博士表示,新一代糖尿病药物不仅使用安全,包括注射用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药物和口服用的SGLT-2(_-葡萄糖* * *转运蛋白)抑制剂,甚至有5年的随机临床试验报告证实对心脏和血管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硬化和闭塞的并发症。

由于各种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各不相同,美国临床分泌医生协会(AACE)公布的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建议,二甲双胍仍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如果患者血糖过高或单独使用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则建议可以替代或联合使用GLP-1药物或SGLT-2抑制剂。至于磺酰脲类药物(磺酰脲类),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所以是后期选择的控糖药物。

现行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降糖药物应考虑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3.谨慎选择护心降糖药物。

吴卓_医生解释,口服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糖的吸收机制,降低血糖,不仅不适合肾功能差的人,也不适合三高患者。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和女性阴部以外的女性私处感染。此外,虽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对心肌梗死、中风等急重症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

GLP-1药物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与人体自然分泌代谢相似,达到调节和稳定血糖的作用。不会出现低血糖导致的昏迷,适合大部分糖尿病朋友。特别是肠促胰岛素本身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105发表的跨国临床研究结果也发现GLP-1药物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长期使用可显著降低13%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降低22%,全因死亡也显著降低。

吴卓博士指出,此外,国外曾大剂量使用GLP-1药物减肥,身体质量指数30以上的肥胖者,连续使用56周后平均减重5至8公斤;经过三年的随访,继续使用的糖尿病患者平均体重也下降了3到5公斤,打破了普通人通过注射控糖容易发胖的刻板印象。

4.胰岛素没有依赖性。

终身注射?注射用新型控糖药不怕依赖。

吴卓医生说,中国糖尿病人爱吃药控制血糖,怕一旦打针就再也摆脱不了。其实注射治疗血糖的药物不止一种。传统的胰岛素一是直接补充人体缺乏的胰岛素,但随着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减弱,用量越来越大。

GLP-1药物促进人体自然稳定分泌肠促胰岛素,肠促胰岛素是人体原有的肠道激素,无需担心依赖性。吴医生还强调,控制血糖不能单纯依靠药物。爱吃糖的人也要注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多管齐下才是稳定血糖的无敌策略。

5.糖尿病的预防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摄入。有人担心多吃脂肪会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相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正好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调节。

2、增加活跃度。

运动可以改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肥,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

3.打起精神来。

心情好的时候,要冷静妥善的对待不如意的事情,避免急躁不安。

4.定期检查身体。

检测血糖、尿糖,发现糖耐量受损时积极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