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岛,如何进入另一个人的灵魂?
很多时候,大家看起来都很热闹。其实每个人都活得像个孤岛。如果你想与对方建立联系,你必须进行交流。
而什么是沟通?百度词条给出的定义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感情的有效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近日,43岁的西班牙女教师维罗妮卡(Veronica)穿着一件“人体器官紧身衣”走进了生物课,上面清晰完整地画出了人体器官的结构、血管、肠道甚至肌肉纹理。
只要韦罗妮卡转身,学生就能从360度了解人体结构和位置。
这种交流式的教学方式让生物课变得生动活泼,知识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韦罗妮卡一度成为网络名人,有网友惊呼:这太硬核了。为什么我上学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
这些信息之所以引起大量关注,教学效果令人惊讶,是因为智敬在《让沟通直达人心的六种方法》中说:“在沟通中,要想让沟通的天平向你倾斜,首先要把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一旦对方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你身上,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良好的沟通也就开始了。”
《传播直达人心的六条路径》这本书,没有大牌的背书,也没有名家的推荐,只有干净简洁的版面和满满的干货。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支菁从故事、情感、框架、逻辑、联想、注意六个维度,从形式、方法、技巧、效果三个层面,对如何有效沟通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让沟通直达人心,链接灵魂。
1.形式上:故事思维是有效沟通的开始。
每个人都说好的沟通始于好的故事。
什么是故事思维?安妮特·西蒙(Annett Simon)曾借助《故事思考》(Story Thinking)中的一个故事讨论过这个问题:
真相,直接而冷酷,被村里所有人拒绝,她的直接吓坏了人。
当真相被寓言发现时,她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寓言可怜她,送她回家。用故事装扮真相,给它温暖,然后再把她送出去。
当披着故事外衣的真相再次敲开村民的门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这个故事里,没有难懂的定义和说教,而是直接告诉我们:真相+故事,这就是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如何打动人心?
一位父亲得到了阿尔茨海默病,在家里,他忘记了冰箱在哪里,厕所在哪里。我从门口回来,走到门口。我甚至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更可悲的是,他会忘记自己刚刚吃过晚饭,忘记自己的儿子是谁。
有一次,儿子带他去吃饭。看到盘子里剩下的两个饺子,老人用颤抖的手拿起饺子,直接往口袋里塞。他儿子觉得很尴尬:爸爸,你在干什么?
老人:这是给我儿子的。我儿子喜欢这个。
这是央视一个公益广告《包装》里的画面,大家都不陌生。广告一经播出,就感动了亿万家庭:父爱常在,亲情永恒。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母可能会忘记很多事情和你是谁,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爱你。
其实广告也是和人最短的交流。
如果单纯的直接讲述故事,或者单纯的呼吁大众关爱家庭,关爱老人,我们的印象根本没有那么深刻,也不可能引起* * *声,但是广告中的故事很容易俘获我们的心。
因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更能给人温暖,更能打动人心,让人接受故事中传达的观点和想法。
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沟通,从一个好的故事开始,合理运用故事思维,通过讲故事影响他人,会让你事半功倍。
如何有效运用故事思维?智敬在《传播直达人心的六条路径》一书中给出了三点建议:
1,沟通前做足功课。
平时要积极积累故事素材,就像陆游写给儿子的“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也是如此。只有我们在和平时期有足够多的故事,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轻松获取。
2.在交流中找到故事的起点。
作者说,要想钓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善于利用受众的思维,观察和体会对方的心理,倾听和过滤传播信息,从而找到冲突点,适时切入。
3.讲故事的时候要善于营造画面感。
在日常交流中,交流者接受信息——识别信息——产生信任——达成交流意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然而,有冲突的细节和图片感的交流将使所有这些联系变得容易2。
二、方法技巧:运用吸引定律,讲究逻辑,会让沟通环节更加高效顺畅。
交流离不开说话,说话是有技巧的。《让沟通直达人心的六条路径》作者指出:声音、相应的肢体语言、真诚可信、情感饱满,加上有粘性的话题,会增加沟通者的注意力,让沟通变得有吸引力。其次,注重内容层面,合理整合逻辑,会让链接更加高效流畅。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如果你跟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农民谈爱因斯坦,他肯定没兴趣。另一方面,你告诉他:
你知道你的村庄国王埃尔波克马克吗?你认识隔壁的李寡妇吗?似乎他们昨天没有回家。......
对方耳朵可能马上就竖起来了,“王二麻子”、“李寡妇”、“没回家”是吸引被沟通者注意的点。
还记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了一个关于注意力的实验,研究最后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是有选择性的。
在真实的交流中,我们要保持注意力,也就是激发被交流者的兴趣,如何激发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是让沟通直达人心最重要的一环——设置悬念,让对方顺着你的思路走。
此外,作者还强调,在交流时,一定要尽量整合信息逻辑,学会语言“瘦身”。毕竟沟通的时候,关键是信息能记住。
还记得上一次25周年同学聚会,有一个环节是要求学弟学妹依次做告别演讲。有的人一般是陈述毕业后的经历,拿着话筒几分钟,有的是轮式拜年,没什么新意。20多人讲完后,唯一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是徐贵德老师的演讲:
很高兴被邀请参加25周年同学会。今天,我只想表达三句话:
作为导游,想起当年你们稚嫩的脸庞,我深深感动。看到现在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很精彩,很欣慰。希望我们的师生情长久,也欢迎你有机会常回学校。
这三句话因为简短而不简单而被大家记住:分别对应着回顾过去,展望现在,展望未来。
简洁的陈述不仅意义完整、逻辑清晰,也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直达人心的六种沟通方式》一书中,作者总结为:不要大惊小怪,要学会把语言“瘦身”,不要害怕白话文。我们的沟通最重要的是被记住,而记住是沟通的关键。
三、效果:与沟通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沟通更有效率。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 * *情绪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其实简单来说,* * *爱就是看一个人的内心,感同身受。
一个人的情感能力一旦被唤起,就可以和别人产生情感联系,这也是和他交流的最佳时机。
相反,如果人在交流中不能被情绪所感动,就不能引起对方的感情,那么交流双方就不能产生情绪化的声音,最终会导致交流结果不尽如人意。
《七霸说》第六季,赛制更加残酷。黄致中PK邱晨关于消除婚水恐惧的第一期,黄致中在最后的论证之前其实是落后的,但是随着最后的论证,他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原因是他在论证中很好地利用了* * *这个词。
让观众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放下最初的预测,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进入交流关系,最终让这种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情感交流使黄的反击获得了成功。
那我们如何实现* * *爱情呢?作者在《直击人心的六种沟通方式》中给出以下建议:
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因为真实,所以生动,会引出真情实感,更容易感染传播者。
第三,确保你的内容与你交流的主题相关。我们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也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在讲故事、说话的过程中,生动地描述自己所陈述的观点。只有保证主题的关联性,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第四,让灵魂产生链接
“金星秀”这个节目已经播出好几年了。说实话,我一直没兴趣关注,因为我对金星这个人物有异议。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后,我被深深吸引了。
事后总结被吸引的原因,发现金星在这个节目中的谈话节奏,其实和《直达人心的六条路径》有很多共同之处。
首当其冲的就是“故事思维”。在脱口秀的开头,维纳斯总是融入一个她自己的故事。真实的体验不仅有很深的吸引力,还能缩短与交流者的距离。尤其是在采访过程中,金星总是控制着谈话的节奏,被采访者时而大笑,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感到愤怒,这说明沟通产生了良好的情绪。
这样,想要轻松、高效、直接地与人的心灵沟通,就不是用单一的技巧和方法,而是将故事思维、情感、框架、逻辑、联想、注意力六个维度,在形式、技巧、效果三个层面上有机整合,让灵魂之间有一个链接,每个人才不会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