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告别冲动时代:部分银行员工降50%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信用卡井喷时代的结束,以及民营耗金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即使有很深的基础,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消费货币市场的影响。
比如信用卡前端的营销环节,很多传统银行和过去不一样了,他们平时的推送模式遇到了尴尬。
客户测试:商场过度开发,扫楼扫街难有收获。
7月,严峻的就业季,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丁宁不得不离职。才过了四个月,她就满怀信心地加入了光大银行,成为了一名信用卡业务员。
在吉林市,丁宁所在的光大银行主要依靠与人流量较大的商场合作,推出办卡赠送、刷卡优惠等促销手段,进行现场营销。
很快,商场的潜在客户逐渐被开发,她意识到了危机。试了几个月的“扫楼”“扫街”,很难维持业务量。她终于意识到了现实。“在三线城市吉林,信用卡市场接近饱和。”和很多同事一样,她离开信用卡中心是为了谋生。
成都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陈琴告诉刘清俱乐部,招商银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优惠活动和用户口碑,比其他银行更容易发展信用卡业务。但她也认为,信用卡市场几乎饱和,招商网上渠道的发卡量也在收紧。“目前的业绩主要靠成都新增的大学毕业生和外来人口。”
“线下能办的卡都办得差不多了”,生意不好,成了今年很多线下信用卡业务员的心病。
后台运营部门业绩压力倍增,分期业务成为唯一重要指标。
事实上,不仅是前端线下营销团队,一些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后台运营部门压力也越来越大。
杨志是某大型股份制银行X银行的后台客服。他对X银行信用卡中心这几年的变化深有体会。
首先,员工数量在减少。两年前X银行客服部1.300多人,现在不到900人。杨志的另一个困惑是,卡中心最近不正常地停止招新人了。“最近气氛很奇怪,感觉人都被赶走了。虽然这一年来我们疯狂加班,但每天的繁忙率指标都在90%以上。”杨志说,在与刘清俱乐部沟通的同时,他送走了几名已经离职的同事。
杨志还提到,最近X银行信用卡中心对员工的业务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杨志等人这样的信用卡客服人员来说,营销分期已经成为比服务更重要的任务。“现在我们不讲究服务效率,也不要求业务熟练。我们只看你做了多少分期付款业务。”杨智说,X银行设立了多项指标,严格考核客户服务的服务质量。“平均通话时长、重复通话率、客户满意度、在线入住率................................................................................................................................
另外,据X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一位信贷员介绍,现在越来越难获客了。“信用卡获取的趋势是线上申请。我们已经在减少线下营销的比例,增加线上客户的比例,但是微信、淘宝、JD.COM等渠道已经有了自己的信用产品,相当于直接把信用卡的用户分掉了。”
在信用卡业务同业竞争加剧、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和很多银行一样,X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成本压力和盈利压力一直在加大,内部氛围也变得有些浮躁。
信用卡难以转型,消灭金钱威胁只是“蚂蚁撼大象”?
“2008年之前,各大银行都是以信用卡的KPI为核心,一心一意追求卡量。当时工行为了快速获客,甚至预制了大量额度为10元的非实名信用卡发放给用户,再通过后期的信息补充和额度调整来挑选优质用户。”一位在传统银行信用卡中心深耕十余年的高管告诉刘清俱乐部,直到2008年,银行才逐渐从以卡为中心的冲动时代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对于目前消费金融影响下信用卡业务的变化,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信用卡业务向纯线上发展。比如目前中信银行线上获客比例超过70%,招商银行线上获客比例早在两年前就达到50%。”在他看来,未来无论是获客、发卡、风控、反欺诈、用户活动管理甚至整个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管理都将在线上完成。
其实这也解释了文章开头描述的现象。在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传统的获客手段不被依赖互联网的年轻新用户所接受,在成本和效率上也失去了优势。因此,相比投资激励线下销售人员,银行更倾向于在各大流量平台、相关论坛、网站等互联网渠道加大广告投入。
“第二,有息资产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年轻人提前消费的强烈需求,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培育了沃土,也为生息资产创造了巨大的盈利空间。就连传统银行也不得不大力推广现金贷、信用卡分期等业务。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北京一位银行人士对刘清俱乐部表示,目前中国的平均持卡数和家庭平均贷款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他非常看好信用卡。
“信用卡是征信的敲门砖,只有信用卡才能做预授权业务。”另一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内部人士表示,信用卡的优势在于支付渠道相当广泛,未来开展无卡分期业务很容易。共同基金、消费基金等机构很难在十年内对信用卡产生强大冲击,就像“蚂蚁摇大象”一样。
“虽然目前对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仍然很小,但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大。”上述高管对此看法不一。“微贷、借贷宝、花呗、JD.COM白条、招联好贷等纯线上消费金融产品,未来可能会与银行争夺信用卡的增量用户。”
此外,他还认为,未来改善信用数据的举措可能会有所改变。随着消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征信的人被金融企业大量开发,“信用卡作为征信敲门砖”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
(文中人物为化名)
竞争激烈!同期开盘的华融和尹航公布了上半年业绩。一家扭亏为盈,一家依然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