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饮食管理差,没有药能平稳控制血糖。餐后血糖与饮食关系最密切;除了大家熟知的主食定量、改变进食顺序、多吃粗粮蔬菜等方法外,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

1,普通醋

醋酸可以抑制淀粉酶的活性,减缓淀粉分解成糖的速度,所以主食加醋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醋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除了醋酸,醋中还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可以减缓葡萄糖的吸收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调节餐后血糖。

陈醋的醋酸含量较高,约为6%。如果一次吃30毫升左右的醋,可以控制糖分。

2、控制油脂摄入

油脂会减缓胃排空速度,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同时出现胃肠吸收的问题,最终会导致血糖峰值的延迟,即饭后2小时正常,饭后3小时异常高,导致血糖波动增大。

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食用油不超过25 ~ 30g,少吃油饼、油条、油条等油炸食品。

3、注意用餐时间

早餐和午餐间隔时间短、午餐和晚上间隔时间长、进餐不规律等问题是血糖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

科学的作息时间应该是:两餐间隔5 ~ 6小时。早餐最好不要晚于7点。如果早餐吃得太晚,还没代谢完就吃午饭,会导致体内热量过剩,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

晚餐时间应不晚于19:00。

4、控制吃饭的速度

吃得太快,一方面会使人不自觉地吃得比平时多,不利于总能量的控制,另一方面食物会迅速进入胃肠道,不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会引起血糖迅速升高。

慢慢吃,用餐时间保持在15 ~ 30分钟。

5.晚饭后30分钟内不要坐下

饭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坐着不动。可以在不影响消化功能的情况下,站立、行走或做一些轻微的家务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6、科学膳食

上午加一餐,下午加一餐,加的餐提供的能量要相应地从主餐中减去。

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每餐食物过多,增加胰岛负担而导致的高血糖,也可以避免因两餐间隔时间长而导致的餐前低血糖,从而获得更稳定的全天血糖。

7、规律饮食

饮食不规律更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比如有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都吃得比较多。这样一来,虽然一天的总能量没有增加,但餐后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波动较大,有时还会出现出汗、发抖、极度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8、在家多吃

餐馆里的食物油腻、咸、多糖。外出就餐容易导致饮食失控,血糖异常波动。为了更好的控制总能量和营养的均衡摄入,糖友们尽量在家吃。

我是阿尔法无糖食品,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