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课程文案

1.解决问题

学生成绩不好,需要提高成绩;学生数学不好,想补;学生总是在一个知识点上丢分,想要巩固这个知识...简而言之,学生做得不好,想要弥补,这是他们报名参加课程的重要原因。

2.自我完善

学生成绩挺好,但他想更好;该生德、智、体多才多艺,却想再学一门艺术,全面发展;学生已经比周围的人优秀,名列前茅,但他还想更进一步...这是我们对成绩好,素质高,但对自己不满意的同学的“优训”。

3.缓解焦虑或压力

压力来自你身边的人。更多时候是学生自己不愿意主动学习,无论怎么补差,怎么培养最好。但有件事启发了他,让他报了班:“我们班30个学生,有28个在补习班!”“这时候这种‘人有我无’的压力也是他们报班的重要依据。

1.解决了什么问题?

刚才说了,学生和家长报班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文案中反映出我们“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说的我都懂,但我总是不小心失分?”或者“我语文数学学得很好,英语单词却记不住”。家长和孩子都认为,如果你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就会选择报班。

2.课程本身的优势

我们的课程本身有什么优势?师资更好,名气更大;教室更大更宽;多媒体设施更加先进...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可以在课程介绍中体现出来,让家长和学生知道我们更优秀。

3.课程的亮点或特点

这一点与前一点的区别在于,前一点往往是现有条件下的优势比较,而亮点或特色是独特的。换句话说,优点指的是“更好的方案”,而亮点或特色往往意味着“新的方案”。

对于家长来说,这两点的区别在于,第一个“更厉害”,第二个是“新的治疗方案”。

4.效果的外部化

谁都知道要把效果外化,谁都知道成功的案例是有说服力的。但是如何把效果的外化表达在课程介绍的材料上才会有好的效果呢?

这里只说一点:讲故事而不是枯燥的罗列。在很多校区的介绍里,都是简单的罗列数据,在这里学习后取得了哪些成绩。因为每个学校都是这样写的,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是很没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