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礼仪教育的体会
儿童礼仪教育经验1经过日常观察,孩子的习惯让我很头疼,我有儿童礼仪教育经验。如果不知道排队干什么,吃饭就像“大闹天宫”。吃完就不知道怎么送碗了。吃完了还跑来跑去尖叫。你上课吃零食,玩手帕。可以说很少有孩子听老师的话。后来才知道,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很多都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爷爷奶奶都是惯着孩子的,为所欲为,所以很多孩子都养成了坏习惯。上学期我们试着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发现他们的品行真的好了很多。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是这学期的必修课。因此,在校期间,我根据孩子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制定了“礼仪教育”计划,现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总结如下:
1.渗透教学,丰富礼仪认知。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所以我们注重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孩子时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比如在组织“谁做对了”的语言活动时,我先让孩子观察图片,说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然后让孩子说说“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通过讨论和辩论,孩子们学会了在公共场所做什么,并丰富了他们对公共场所礼仪的理解。然后通过欣赏歌曲,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小心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说“对不起”,请求别人原谅。可见,有计划地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以让孩子学到一点知识,明白一点道理,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2.开展实践活动,将礼仪素质内化。
教育家蔡元培说:“道德不是靠背几句格言警句就能做到的,而是要身体力行,要从幼儿教育礼仪的经验中学习。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礼仪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它具有非常鲜明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礼仪规范只是作为常识来教,“只说不练”是不行的。礼仪教育只有通过实践训练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孩子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是一个从“行为”到“情感”再从“情感”到“知识”的过程,然后知识、情感、行为合二为一。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礼仪行为的意义,内化礼仪品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所以我们可以安排适当的任务给他们做,或者创造一定的情境给孩子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体验乐趣,加深印象。
(1)游戏活动
在区域角,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礼貌语言,学习不同场合和角色的礼仪行为。比如,孩子们在“泡泡超市”里学习招待客人的礼仪。
(2)任务活动。
提前设置任务让孩子完成,让孩子的礼仪行为得到训练。比如送孩子去别的老师那里拿教学玩具,去接待室从爷爷那里拿活动室的钥匙等等。通过在这些活动中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幼儿的礼仪行为在真实情境中得到统一。从这个活动中不难看出,要把一种仪式行为变成孩子的内在品质,光靠说教是不够的。礼仪教育只有通过实践训练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家庭互动教育,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一方面,他们应该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内的学习和表演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园的作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和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督促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中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中得到巩固和发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礼仪教育的体会2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自然的习惯。家庭熏陶和老师引导在其形成过程中尤为重要。
唐唐现在4岁了,在金瑛幼儿园快乐的学习生活了1多年,成长的非常好,这与幼儿园老师们的辛勤教育和耐心培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感觉这一年多来,孩子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首先是生活,比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他们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老师、同学去公园时会打招呼,早上会主动检查,遇到长辈也会打招呼。我记得当唐唐第一次进入公园,他是一个恶霸,谁不理他。每天早上让他向老师问好,他都不理。现在,他会在早上用好听的声音礼貌地对老师说早上好。以前他从不配合晨检,现在会主动去做。这些都与平时老师在这方面的教育息息相关。只有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才能进步。
其次,学习活动,逐渐学会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阅读和识字活动;开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有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请教。现在,唐唐会以咨询的口吻征求父母的意见,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了等待。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孩子礼仪是他们的职责。但是现在,孩子们在幼儿园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老师会从最简单的站、坐、走、说的教学开始,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行为,经常提醒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爱塑造他言行的每一个细节。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孩子可以慢慢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渐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做起,重要的是坚持。对于上学的孩子,家长说一百遍也比老师说一百遍好。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
以上是我对幼儿礼仪教育的粗浅体会和理解。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懂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幼儿礼仪教育的体会3 X月X日,我去XX幼儿园观看并评价幼儿礼仪教育。虽然这个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不是很好,设施也不够完善,但是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礼仪教育,师资力量也是有充分准备的。少儿礼仪教育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值得称道,本次少儿礼仪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儿童礼仪教育活动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感受和新的启发,具体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
人无礼不活,事无礼,国无礼不安。礼仪,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水平、道德风尚、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礼仪教育要常抓不懈,让全社会深刻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形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礼仪,养成学习、理解和运用礼仪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应重视儿童礼仪教育,做好儿童礼仪教育,促进儿童文明健康成长。
第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孩子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内心很幼稚很单纯。因此,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要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要采取特殊的方法与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相衔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教育。微妙的是讲故事和玩游戏的方式。没必要说这是礼仪教育,但是在礼仪教育中,让孩子明确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怎么和孩子沟通,怎么听父母老师的话。这样孩子自然就能懂礼貌,成为一个聪明活泼,备受宠爱的孩子。
第三,让孩子亲身感知和践行文明礼仪。
通过实践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孩子亲身感受和践行礼仪,做到有礼貌,行为规范。在儿童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成就语言文明。语言文明是礼仪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让孩子达到语言文明。第一,他们要说普通话,尽量不说方言或方言。二是用词优雅,举止语气得体,显得热情、亲切、亲切、友好、耐心。第三,语言礼貌,如“你好”、“请”、“谢谢”、“再见”。
2.交往要文明。要教育孩子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做父母的好孩子,做老师的好学生。在与孩子互动时,要团结友爱,互相推动,互相给予,有玩具玩,有图画看,成为孩子喜爱的好伙伴。
3、做行为规范。第一,要求孩子遵守幼儿园纪律,能够按时上下学,自觉排队,做遵守纪律的好孩子。二是请幼儿吃饭或选择食物吃,不要浪费食物;中学午睡,睡好,不要吵,不要影响其他孩子午睡。第三,要求孩子与其他孩子团结一致,说话有礼貌,遇事商量,促进班里孩子的团结。
儿童礼仪教育的体会4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自然的好习惯。家庭熏陶和老师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
我的两个孩子今年都快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了快一年,成长的非常好,这和二幼老师们的辛勤教育和耐心培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第二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对孩子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感觉这一年来孩子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首先是生活。比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习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能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去公园的时候,可以主动跟老师同学打招呼,早上主动检查。见到长辈也会主动打招呼。
其次是学习活动。学会逐渐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阅读和识字活动。开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有义务教会孩子礼仪和举止。从站、坐、走、说这些最简单的教导开始,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行为,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爱塑造他言行的每一个小的方面,让孩子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渐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渐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儿童礼仪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做起,重要的是要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支持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儿童礼仪教育的体会。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腾飞,超越自己。但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众说纷纭,各有道理。通过幼儿园开展“儿童家庭礼仪教育系列讲座”。我觉得只有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孩子习惯的养成与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他们成为父母,表现出良好的表现率,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家长,我有以下经历
作为监护人,我们通常会关注孩子吃不好、睡眠不足、生病等生活细节。其实养孩子的文章很多。听了陈主任的讲座,儿童教育没有什么大的细节。从点点滴滴做起,排队领水,挂毛巾,问候老师,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人沟通,学会倾听等等。,积累的指导和反复的示范是有效的。另外,没有完美的人,任何孩子都会有一些缺点,但我们不能经常骂,甚至暴跳如雷。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思路不清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的说服,体力,鼓励模仿,及时表扬。我们的好孩子不是在骂,而是在夸。但看到孩子做错了事,马上就生气,大声训斥,不仅没有任何纠正作用,反而让孩子心理恶化,对父母的话置之不理,产生了自卑心理。意识到问题很严重,我试着用老师说的鼓励教育法,找到孩子的闪光点,马上鼓励和表扬他,在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的同时,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第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正确引导孩子。他有坏习惯。第一个人要告诉他这种做法是错的,明白为什么是错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其次,不要简单粗暴地骂孩子,好好说话。第三,要求孩子下次不要这样。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给他标准。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父母只有用宽容和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成长的问题和困难,正确引导孩子的特点,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童心。
第二,转移话题,不要互相攀比,虚荣,攀比,我想每个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比如我们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玩的时候,如果我们给他买了新玩具,他会在孩子面前展示,别的孩子也不例外。此时,如果他没有玩具,他会说他有什么给你。这个时候,我们告诉孩子,你有自己的玩具。如果喜欢对方的玩具,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其实孩子觉得别人的玩具才是最好的。他们都想玩别人的玩具。我们社区的孩子换玩具玩。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孩子的攀比,避免了别人想要什么。
三、教育理念一致,消除黑与白父母的教育理念首先一致,思想统一。不要唱黑脸,也不要唱白脸。如果是这样,孩子会不适应,不会分离。比如孩子吃饭,我们严格要求他吃自己的食物。爷爷总说吃饱了就好。饱和度不够,只要孩子自己算,他就不吃饭,教育效果达不到。我们严格要求他吃完饭。我们家孩子从小身体虚弱,经常生病。通过输液吃药是很常见的。每次这个时候,我们都鼓励他勇敢一点,有点像被蚂蚁咬了一样疼。打了针,吃了药,好了。从此,孩子们勇于打针吃药。他们都伸出了手,互相积极配合,一点都没有哭。他们可以继续吃苦药,好好表现。所以只要教育思想统一,教学方法得当,耐心细心观察,孩子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故事的魅力,提高语言和逻辑能力,我们给孩子订了一些儿童画报纸。有故事,有走迷宫,有找差异,有玩游戏等等。我们教他怎么玩,给他讲故事,然后让他自己看,自己讲。孩子不累,新书来了他也很开心。我们提倡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讲故事,突然有一天,他们会慢慢讲我们的故事。在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真的很认真很投入,也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们经常鼓励孩子讲故事,说他在学校很开心,说他做过什么等等。,并且用故事来推理,孩子接受得快,提高了他们的评价和逻辑思维能力。
孩子不是温室里的幼苗,我们要精心呵护他,让他平安健康地成长。这孩子不是烈日下的花朵。我们给他浇水,给他晒太阳,让他经历小挫折小困难,勇敢坚强。
我觉得作为幼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礼仪,还要让孩子学会做文明人。我要求孩子每天入园都要积极向上,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他们养成见面打招呼的好习惯。在花园里,我让我的孩子只要别人送你东西就说谢谢。在花园里,孩子们做得很好,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家里做什么。直到有一天他们和一位家长聊天,才知道我们的孩子把这些好习惯带回家了。原来,有一次孩子周日在家吃饭,妈妈帮孩子盛了饭,孩子主动跟妈妈说谢谢。当时母亲特别感动。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总是不求回报,只求孩子的付出,但孩子的一句谢谢真的触动了她心里的那根弦,让她激动不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不小心碰到别人后总是会及时说对不起,在别人帮助他们的时候会说谢谢。看到自己带的孩子能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就特别开心。尤其是和父母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父母说“我家孩子经常帮我收拾东西,说老师说我的东西要收拾好,不要影响别人。”还有人说:“有时候我不小心把垃圾扔在地上,孩子们会及时告诉我不能把垃圾扔在地上。”听到父母的这些话,我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也很高兴成为这群孩子的老师。
儿童礼仪教育的体会7在童年的记忆中,只要季节的脚步踏进腊月的门槛,那一年的旧与鲜的味道就会越来越浓。孩子们总是把春节当成一种享受,他们早就掰着手指头算着,盼着春节早日到来。因为春节期间,你可以抛开平时做不完的草和家务,轻松地玩几天;平时吃的穿的奢望也会在春节得到一点点满足。如果能讨好长辈,甚至可能会得到几笔珍贵的压岁钱。所以大人说:过年其实是给娃娃过的。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越来越淡了。论吃,节假日不吃大鱼大肉;说白了,新衣服、漂亮衬衫不是节日的隆重妆容;我这个年纪的人,再也不会在意那些压岁钱了。此外,一些原本良好的节日习俗,如腊月二十四(传说中灶王爷和菩萨升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打扫“太阳尘”的习俗,也因为现在家里装修豪华如宫殿而变得无尘,就连最重要的节日仪式——吃年夜饭——也被贪小便宜的人简化为在酒馆和餐厅吃一顿饭。“忙年,忙年,忙过年。”其实,忙碌也是一种心情,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的心情。忙有意思,忙有意思。但如今,你需要的所有业务都为你准备好了,你不必担心或烦恼。就算你想忙,恐怕也忙不过来。“忙年”变成了“闲年”,年味更加淡了。我怕过去过年的感觉会成为永久的记忆!
然而,春节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想起来,春节并不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必然,而是人自身的需求:单调的日子难免让人厌烦,日复一日的奔波和工作难免让人不知所措。如果能换一种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找一个理由放松自己的神经,让热闹的氛围为平淡的生活营造出别样的味道和美好,岂不是很好?于是,就有了春节,像老人们一样亲切、温暖、抚慰。
春节是一种凝聚力,它体现了和平,宁静和幸福。
春节是净化心灵的清泉。遍地开花的烟火和鼓点,振奋了人类向善的声音。平时受困于世俗纷扰的人们,在缤纷的节日里,像孩子一样露出天真无邪的笑脸。
现在是春节!现在是春节!在辞旧迎新的更替中,我们的生命之舟有了一个小港湾。醉在元旦的怀抱里,让我们用歌声尽情欢乐。短暂的停留之后,一定是又一次艰辛而壮阔的航行!
幼儿礼仪教育的体会8今天下午,孩子们所在的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家长参加了一场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于航的“如何为孩子开启幸福生活”讲座。听完之后,我很感动。
于老师的讲座以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为核心,强调以“习惯养成”为基础的礼仪教育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和“尊重”,才能真正开始幸福的生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文明、道德、生活习惯的体现。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仪,寸步难行”的说法。文人以“传承诗礼”为荣,老百姓也把“知书达礼”作为知识教育的标准,要求女性努力去做。一个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必然有良好的文明。这样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所有人高度接受,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当一个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他人所接受,受到大家的欢迎,他就会有很多朋友,而这些朋友会间接或直接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做事的能力。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表明,懂得礼貌和举止的孩子,身心会更健康,更关心他人,更有同情心,有更多的朋友,学习成绩也会更好。可见,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丧失了一些传统美德,忽视了对孩子的礼仪、规则的教育和培养。我也是搞教育的,很清楚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知识技能的培养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略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和薄弱,我也极其担心我们的教育方法。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创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承“成人重于天赋”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养成高于一切”的教育方法。所以,我赞同于老师的观点。
学龄前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此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也是养成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此时有助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大,很容易形成各种习惯。如果大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孩子会受益终身。如果这个时期忽视了孩子的礼仪教育,长大后就很难改变了。俗话说:“少成自然,习惯成自然。”因此,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对孩子成为文明礼貌的人,对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于对父母和大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父母必须开始培养孩子的礼貌,家庭是孩子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头脑就像一张白纸。"孩子画这张白纸是好是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言谈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时可以突袭的,而是需要长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引导的。父母要严于律己,尊敬老人,每天早上起来要给老人问好。孩子自然会尊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平日父母在家,不管喜不喜欢读书,最好是把书拿在手里,养成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话,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就像余老师说的:从知到行,从行到好,从好到好,久久为功,相信礼仪教育一定会为孩子开启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