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基金是诈骗平台吗?

是诈骗公司,以骗取会员费为由行骗。

如何应对欺诈:

1.及时报警。如遇微信诈骗,当事人应保留相关聊天记录和对方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2.如果你有对方的详细信息,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诉维权。当你起诉时,你需要有一定的被告信息。个人需要对方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单位需要企业名称、所在地、组织机构代码。

3.立案并报警。有些当事人可能被骗的金额相对较小。不管是否能达到立案标准,只要遇到诈骗,都要第一时间报警。

诈骗数额的量刑标准是3000元以上。具体来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特别巨大”,定罪处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此外:

诈骗者被判刑后,受害人的钱还是要还的。

承担刑事责任后,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除非原告主动退出,否则债务依然存在。所以,诈骗罪判刑后还这笔钱是必须的。但是刑法并没有要求偿还。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的,根据诈骗数额,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等附加刑,没有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判决前仅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依据,判决后可能作为悔罪的依据,结合其他情况对是否减刑产生影响。

简单来说,如果已经判决,不还款就不会有不良后果。最多不会减轻处罚,也绝不会在判决的基础上加重处罚。

如果还没判决,不还款会让法官量刑有偏差,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当然是在法律允许的量刑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