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乐坛的“脸”:你知道哪些敢于“征服”红馆的歌手?

很大程度上,演唱会是衡量一个歌手实力的重要指标。红馆是中国歌手的“梦想之地”,也是演唱会的“圣地”。红馆全称香港红磡体育馆,12500个座位。红馆造型独特,不仅没有任何柱子,而且上宽下窄,像一个菱形或倒金字塔。大牌云集,票价亲民,舞台四面全开。无论是在山顶还是握手,红馆演唱会的现场体验都超级棒。在观众眼里,红馆也是衡量和检验一个歌手实力和地位的硬性标准——谁没有在红馆唱过,谁就不是一线歌手,充其量是个二流角色。上世纪90年代,香港乐坛巅峰时期,许冠杰、徐小凤、张学友、梅艳芳等顶级明星甚至可以在红馆开三四十场演唱会。这是巨星的实力,也是红馆的魅力。

所以,红馆作为演唱会场地,不言而喻。对于港台的天王来说,在红馆开演唱会可能是常事,但对于内地歌手来说,在红馆开演唱会就有些高不可攀了。如今,敢于“征服”红馆的内地歌手已经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了大陆乐坛的“脸面”。

1,魔岩三杰

大陆歌手“征服”红馆的壮举,要追溯到1994年的冬天。1994在红房子的“摇滚中国音乐力量”演唱会真是一个精彩的夜晚。当时,还在张炬活着的张楚、何勇、窦唯、唐人,代表着大陆乐坛的“脸面”,敲开了红馆的大门。魔岩三姐和嘉宾唐朝乐队* * *演唱14作品。窦唯的《高级动物》、张楚的《孤独的人是耻辱》、何勇的《钟鼓楼》、唐朝乐队的《飞鸟》都在列。

笛声、歌声、轰鸣声不断导致台下的骚动。虽然窦唯唱错了歌词,张楚的吉他手跑调了,但这些缺陷却成了观众的点睛之笔,他们给足了面子去跳舞,去尖叫。对于听惯了芭乐情歌的香港听众来说,谁也没想到内地流行音乐如此迷人,当晚的红磡成了狂欢的海洋。当然,这场红馆演唱会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幕后操盘手张培仁的巧妙包装。何勇在发布会上炮轰“四大天王除了张学友是歌手,其他三个都是小丑”。后来他们承认这是魔岩文化的包装方式和噱头。当时窦唯、张楚、何勇三个人抽签,谁抽签谁说话。结果,何勇倒霉了。

离开前,魔石三大高手生死陈述,香港明星撕得满场都是衣服,四大天王也在观众席观看...这些传说都被证明是假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张培仁魔岩文化的营销手段。时至今日,红馆演唱会依然留下了太多的传奇。某种程度上也是大陆摇滚史无前例的一幕。但有一种不同的声音,“如果没有滚石,那些人就只是街上的两条腿的人”。虽然1994年“魔岩三侠”和唐朝乐队创造了红磡演唱会的神话,但当时众人皆知的知名度和话题却没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帮助。有一部关于摇滚变迁的纪录片。摄影师跟随导演拍摄窦唯、张楚、何勇的生活状态。真正看到他们的困境后,他深受感动:“以前听过他们的歌,以为他们都戴着大金链子,开着跑车,身后跟着一群小弟。他们应该非常英俊和富有。但是当我实际了解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他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

2.那英

当鲸鱼坠落时,一切都诞生了。中国摇滚走下神坛后,内地流行乐坛迎来春天。那英作为内地乐坛重量级天后,在获得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后,举办了《我不是天使》巡回演唱会。作为巡演的第一站,红馆无疑备受关注。2001那英站在红馆的舞台上,代表内地乐坛的门面和脸面演唱。演唱会邀请了港台最火的歌手刘德华、斯蒂芬妮作为嘉宾歌手,并吸引了钟镇涛、张柏芝、张玉珊、李燕珊等各界朋友到场支持。王菲、黎明、郑秀文等未到场的好友也提前录制视频支持那英。以唱中文歌出名的那英,在红馆唱歌并不占优势,所以她的演唱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竭尽全力为大家呈现经典。其中包括那英早期翻唱的《朱莉的干酒如果不卖》,以及她个人的成名曲《山不转水转》、《雾里看花》。以及在台湾省内引起关注的《黑色无知夜》,以及销量超过50万册的《征服》、《清脆悲情浪漫》等经典作品。

作为内地歌坛第一位“征服”红馆的女歌手,那英在演唱会现场敞开心扉:“希望能把自己最努力的作品献给这场演唱会,让大家也能体会到内地艺人在演唱上的努力和执着。”那英红馆演唱会后,媒体也有意拿她和田震比较。众所周知,当年风头正劲的那英和田震也是内地歌坛的两位重量级天后,无论是粉丝还是媒体都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比较。当时两个“大姐姐”互相竞争,搭建了自己的舞台,但只专注于方向的选择。一个是主攻大陆市场,一个是墙外香。虽然市场不一样,但两个人的反应也是极其热烈和密不可分的。他们的比赛证明了当时的乐坛是充满活力的,而不是一潭死水。

3.刀郎

在香港红馆举办演唱会,获得金曲奖之后,那英无疑是内地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性人物。但她对另一位草根歌手的态度却为她招来了不少非议。2010《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上,那英断然拒绝了刀郎的提名:他的音乐没有审美标准,作品缺乏音乐性。作为颁奖典礼的评审团主席,那英的观点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主流音乐界对刀郎的态度。早在2004年,汪峰在发行专辑《笑与哭》时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大胆地说: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汪峰觉得刀郎的音乐和歌词都很一般,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粗犷豪爽的民族风格让大家觉得新鲜。无独有偶,和那英、汪峰一样,《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杨坤面对媒体时也毫不掩饰对刀郎的不屑。杨坤甚至拒绝称刀郎的歌曲为音乐。“他有音乐吗?”

尽管被主流歌手“排挤”,但红馆的大门是为他敞开的。2012,刀郎被那英颁奖典礼拒之门外两年后,刀郎南征北战,在红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他也是继那英之后又一位“征服”红馆的内地歌手。刀郎觉得一个成功的歌手必须在红馆演唱,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事实上,刀郎“征服”红馆的2012年,还远没有达到他的巅峰。当其他人都受欢迎的时候,刀郎只有在他趋于安静的时候才记得追求他的梦想,这是一种不同。刀郎在红馆的演唱会,在他选择音乐的时候特意结合了自己的音乐生涯。在现场,刀郎还展示了钢琴和铃鼓等乐器。他的小女儿只有13岁,上台用小提琴演奏了一曲《完整》,赢得了不少掌声。

“校长”谭咏麟担任演唱嘉宾,也为演唱会增色不少。刀郎唱了《深秋的爱》,然后和谭咏麟一起唱了《披着羊皮的狼》。校长还调侃刀郎:“他唱歌永远是一个调调,有好有坏,好的是唱的有味道,坏的是唱卡拉ok的时候别人不知道自己声音不足,高音尖叫像鬼一样,旁边的人都以为自己有鬼。”事实上,刀郎与红馆的缘分不止于此。早在2010,他就曾作为谭咏麟的配角出现在红馆舞台上。时至今日,刀郎仍被许多人视为“乡土气息”的象征。即使他迷失在歌坛,如果只考虑红馆演唱会,当时“窝在窝里”、看不上他的主流歌手,也没有几个有勇气“征服”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