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紫荆花!

虽然先秦时期的古人并没有把“紫荆花”和“荆条”分开,汉代的古人有时也会把灌木的“紫荆花”和大树的“紫荆花”混为一谈,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对“紫荆花”这种植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很多作品都对紫荆花做了专业的描写,这些描写从现代人的角度看也非常准确贴切,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紫荆花”基本一致。

宋代沈括在《孟茜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紫荆花的叶子和果实作了准确的描述。紫荆花的叶子又大又圆,冬天果荚不落,广泛种植在庭院里。

孟茜笔谈不笔谈第三卷(节选)

作者沈括,宋朝

紫荆花,陈臧否曰:“一树如荆条,叶小无枝。夏秋熟圆如珠。”大错特错。羊蹄甲和荆条的叶子是簇生的,小木,叶子像麻叶,三枝小。紫荆花大一点,叶子圆圆的,美如雄鹰。它整个冬天都粘在树上,人们家里有很多种亭子。

沈括(1031-1095),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宦、科学家。沈括出身官宦之家,幼年随父四处游历。嘉祐八年(1063)进士,被封为扬州刺史参军。在宋神宗,他参与了熙宁变法,并受到王安石的高度重视。历任中云太子、刑房、天部监、史馆检讨、三部使。元丰三年(1080),出师兖州,任路演使,驻边抗西夏。后来因为参与永乐城之战被降职。晚年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孟茜公园。少生二年(1095),病死,享年65岁。

到了宋代,唐慎微在《史记本草》中总结了紫荆花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将其与紫珠相比较,并讲述紫荆花的紫色花朵非常可爱,多次提到在庭院中广泛种植,说明紫荆花是宋代必不可少的花木之一,深受大众喜爱。

经史证急救本草(节选)

第14卷紫荆花

作者唐慎微,宋代

(紫荆花_地图缺失)

味苦,性平,无毒。主夜破血,分五次淋,煮稠。今天人比园间种人多,花艳丽可爱。(今天附上)

臣玉玺等人欲按陈臧:紫珠,寒。主解各种毒,痈,喉炎,飞尸,肿,蛇螫,煮汁。还要煮汁洗疮消肿,去血长皮。一株紫荆花。树如荆条,叶小无枝,非田家之景。在秋子烹饪,它是紫色的,像珠子一样圆。

生于江东,林泽有之。日化紫云:紫荆花,通小肠经。皮和茎一起用。花也有同样的功能。

图为:从未在县城诞生的紫荆花,如今遍地都是,人比种在院子里的还多。木质似荆条,叶小,花深紫色,可爱。还是家的靖。至秋子熟,如珠,故名紫珠。江东和林泽之间有很多地方。

宜颜说:紫荆花,春天里紫色的花,很细碎,* * *如花,出无常。或生于木身,或附于根土,直出花朵;花开后紧,略圆。在花园里多种些植物。

本草备急经、史、证,简称《本草备证》,卷31。北宋《唐慎微》成书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 ~ 1108)。这本书是《家有本草》和《本草图经》的合集,是经过扩充和调整的。* * * 1748种药品。

本书集中收集了以往与毒品有关的资料,参考了经典史上240多种经典。古代的本草文章很多,如陈藏的《本草集》、计雷的《雷公焙论》、孟奇的《食疗本草》、李训的《本草》等,弥足珍贵。他还编著了许多医方,每一方都注明出处,是宋代的一部本草学巨著。其信息量丰富,内容广泛,体例严谨,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本草纲目》就是以此书为蓝本的。后人编《古本草》,率多以此为据。

唐慎微,字慎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师。他对药物学的发展和民间验方的收集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药物学验方比较的先河。而且在多年广泛搜集的基础上,于公元1082年左右编成《经史证急救本草》。

清代李煜在《漫恋》中特别提到紫荆花,将其比作一个穿紫衣的少年,他非常喜爱。不过也有人说紫荆花嫩枝的稀疏不够震撼。如果李玉看到紫荆花的新品种‘四季春1’,一定会有另一番感受。

休闲,种植业,木本优先

作者李瑜?清朝

中国紫荆

紫荆花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花。但春天多红少紫,所以偶尔种植,准备它的颜色。但是,树枝很少,没有叶子,花附在树上。一个穿紫衣的少年虽然苗条独立,但感觉袍服紧身,衣服又显瘦又显胖,忍不住代他磕磕绊绊。

李煜(1611-1680),南直隶罗高(今江苏如皋)人,后改名于,号李翁。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称,世人称之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