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瘦就是美?
为什么瘦就是美?对美的终极追求。
你还记得吗?可能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身材瘦才是理想的。研究发现,5岁的女孩都想变瘦。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从未逃脱过对瘦的追求,不仅减肥节食,还会采取呕吐抽脂等极端行动,甚至患上厌食症或暴食症。
以瘦为美的社会标准,自古以来就没有。事实上,在物质资源不富裕,底层人民吃不饱饭的时候,肥胖象征着更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上流社会通过丰满的形象来显示他们的财富。太胖,行动不便,意味着他们不用工作。相反,瘦代表了这个时期的贫穷和疾病。
进入19世纪后,随着食物的匮乏,西方社会的理想体型开始发生变化。地位低的阶层也开始发胖,丰满不再是财富的象征,但地位高的阶层希望并有精力保持苗条的身材。瘦的价值被颠倒了:瘦不仅代表健康,还代表自制力,寓意成功和美德。
值得注意的是,瘦的标准男女不一样。在大多数社会文化中,男性的理想身材是不要太瘦,肌肉发达,而对女性的要求是越瘦越好。
在影视作品、广告、杂志等媒体中,总有身材最“完美”的女性。一方面是社会审美标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商业的运作逻辑驱动——营销焦虑。只有当女性认为自己的外貌需要改变和改善时,才会购买相关产品来追求被严格框定的理想美,所以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现象。